海尔泰国春武里空调工业园投产,东南亚最大家电制造基地崛起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3 18:54 1

摘要:9月23日,位于泰国春武里府的海尔空调工业园正式宣告投产。这一总占地面积约32.4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制造基地,年产能达600万套空调,成为中国品牌在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空调生产基地。

9月23日,位于泰国春武里府的海尔空调工业园正式宣告投产。这一总占地面积约32.4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制造基地,年产能达600万套空调,成为中国品牌在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空调生产基地。

作为海尔深耕东南亚市场 22 年后的战略升级之作,该工业园的投产不仅是海尔全球化战略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也标志着中国家电企业在海外产业链布局进入 “生态化” 新阶段,同时,更将成为重塑东南亚家电产业格局、链接全球市场的关键枢纽,为东南亚制造业注入了新的科技动能。

Part 1

四大亮点,多维影响,铸就东南亚家电制造新标杆

海尔泰国春武里空调工业园并非简单的 “生产工厂”,而是集 “规模优势、智能突破、绿色标杆、本土深度” 于一体的产业生态载体。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在工业园开业典礼上表示:“这个园区不仅是一座先进的智能工厂,更是全球领先的家电产业集群。我们携手110家供应商在此布局,就是要打造东南亚家电产业链的‘灯塔’。”

●规模领先:东南亚最大全链条空调制造体

工业园总占地约 32.4 万平方米,地处泰国东部经济走廊黄金区位 —— 这一区域是泰国政府重点打造的 “工业枢纽”,毗邻港口与物流干线,为全球供应链协同提供天然优势。园内规划建设多条智能化生产线及超大型仓储物流中心,形成从零部件采购、产品研发、智能制造到仓储配送的 “全链条闭环”,是目前中国品牌在东南亚最完整的空调制造体系。

在产品覆盖上,工业园打破传统空调工厂的 “单一品类局限”,产品线涵盖 14 大类、上千款机型:从家用场景的柜机、挂机、窗机,到商用场景的水机、热泵,再到特种场景的车用空调、集装箱恒温空调,全面适配家庭、商场、酒店、冷链物流等多元需求。这种 “全场景覆盖” 能力,使其成为东南亚地区首个能同时满足民用与工业级空调需求的制造基地,填补了区域内高端特种空调产能的空白。

●智能顶尖:泰国首个 “数字孪生” 互联工厂

作为泰国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工业园,该基地实现了两大 “突破性创新”。

一是首次在海外落地海尔 OPSI(订单、生产、供应链)端到端全流程数字化体系,规划上线 13 个业务场景、23 个协同系统,彻底打破传统工厂的 “数据孤岛”—— 例如,订单系统可直接对接东南亚各国经销商需求,实时将用户定制化要求传输至生产线,供应链系统则同步联动 110 家本地及全球供应商,实现 “需求 - 生产 - 配送” 的无缝衔接。

二是融合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与 5G 技术,构建 “数字孪生” 运营能力 —— 通过虚拟场景模拟生产线运行状态,提前预判设备故障、优化生产节奏,甚至可远程监控每一台空调的生产进度与质量数据。

智能化升级带来的效益立竿见影:工厂生产效率较传统基地提升 20%,运营成本降低 15%,订单响应速度更是提升 50%,这一速度在东南亚家电制造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绿色标杆:获泰国 BOI 最高级别环保认证

在全球 “双碳” 趋势下,该工业园将 “绿色运营” 贯穿全流程,成为东南亚家电制造的 “零碳典范”。园内大面积铺设光伏发电系统,覆盖工厂主要用电需求,实现生产环节的 “零碳排放”;同时引入智慧能源管理方案,通过 AI 算法优化空调、照明等设备的能耗,进一步降低能源浪费。

这一系列举措使其成功获得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BOI)最高级别 A2 + 认证 —— 该认证仅授予在环保、节能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企业,海尔是目前东南亚家电行业少数获此殊荣的中国品牌。

这种绿色理念不仅契合泰国社会对自然环境的敬畏,更让海尔产品在东南亚 “环保意识崛起” 的市场中获得差异化优势 —— 例如,针对当地高温高湿气候研发的自清洁空调,不仅能减少细菌滋生,其能耗较传统机型降低 18%,上市后迅速成为泰国市场的 “爆款”。

●本土化深耕:从 “产品适配” 到 “人才培育”

海尔对东南亚市场的理解,早已超越 “简单出口产品” 的阶段,而是深入到 “需求洞察 - 产品创新 - 人才共生” 的全维度本土化。

自 2002 年以自主品牌进入泰国市场以来,海尔始终以用户需求为核心:针对泰国人 “夏日爱喝冰沙” 的生活习惯,研发超大冷冻空间的冰箱;针对雨季潮湿易滋生细菌的问题,推出具备自清洁、紫外线杀菌功能的空调;考虑到多人口家庭的洗衣需求,设计大筒径洗衣机。今年首发的 AI 智慧语音空调更堪称 “本土化创新典范”—— 无需联网即可通过泰语语音控制,完美适配当地老年用户、农村用户的使用习惯。

如今,海尔在泰国已成长为白色家电第一品牌,空调连续 4 年销量位居榜首。而新工业园的投产,进一步将本土化从 “产品端” 延伸至 “人才端”:未来 3 年,园区将为当地创造超 3000 个就业岗位,其中技术岗位占比超 40%,并计划与泰国高校合作开设 “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培养掌握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技术的本地人才,助力 “泰国智造” 从 “组装加工” 向 “技术创新” 升级。

Part 2

以 “本土化” 锚定 “全球化”,构建家电产业新生态

泰国春武里空调工业园的投产,是海尔全球布局的 “缩影”,却也折射出其深耕全球市场 20 余年的核心逻辑 ——“全球化战略,本土化执行”。

作为中国最早 “走出去” 自主创牌的家电企业,海尔的全球布局并非 “盲目扩张”,而是基于 “贴近市场、适配需求” 的精准规划。早在 2002 年,海尔便以自主品牌进入泰国市场,成为首批放弃 “代工贴牌”、坚持 “创牌” 的中国家电企业;此后,其全球布局逐步展开,截至目前,已在全球建成 35 个工业园、163 个制造中心,覆盖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主要市场,产品进入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尔全球工厂的布局有两大核心特点:一是 “因地制宜”,每个区域的工厂都深度适配本地需求 —— 例如,欧洲工厂聚焦 “节能与高端定制”,推出符合欧盟 ERP 能效标准的嵌入式家电;北美工厂侧重 “大尺寸与智能互联”,适配当地大户型家庭需求;而泰国工厂则针对东南亚 “高温高湿、多场景需求”,研发全品类空调与本土化家电。这种 “一地一策” 的布局,让海尔在全球市场实现 “精准卡位”。

二是 “全球协同”,各区域工厂并非 “孤立运作”,而是通过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 “数据互通、产能互补”。例如,当欧洲市场突发空调需求激增时,泰国工厂可通过平台调配产能,快速支援;而中国本土工厂的核心技术,也可通过平台快速复制到海外工厂,实现 “全球技术共享”。这种协同能力,让海尔在全球供应链波动频繁的当下,始终保持稳定的交付能力。

如今,海尔的全球布局已收获显著成果:来自欧睿国际的数据显示,海尔已连续 16 年位居全球大型家电品牌零售量第一,在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空调等多个核心品类上,均实现连续多年全球销量第一。而泰国春武里空调工业园的投产,将进一步强化这一优势 —— 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空调制造基地,它不仅能满足区域市场需求,更能成为连接 “东南亚 - 全球” 的产能枢纽,为海尔全球增长提供新的 “引擎”。

结语

海尔泰国春武里空调工业园的投产,不仅是一座工厂的 “开业”,更是中国家电企业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的 “新起点”。它以 600 万套的年产能、“数字孪生” 的智能突破、零碳运营的绿色实践、深度共生的本土化模式,成为东南亚家电制造的 “新标杆”;其对产业链的带动、对当地经济的赋能、对中国家电出海的示范,更彰显了中国品牌的 “全球价值”。

站在全球视角看,海尔的实践正在重新定义 “全球制造”—— 不再是 “将工厂建在海外”,而是 “将生态扎根海外”;不再是 “输出产品”,而是 “输出标准、技术与模式”。

未来,随着海尔全球布局的进一步深化,其 35 个工业园、163 个制造中心将形成更紧密的 “全球网络”,而泰国春武里空调工业园,也将成为这座网络中 “连接东南亚、辐射全球” 的关键节点,持续为全球用户带来 “本土舒适” 与 “中国科技” 融合的智慧生活体验,推动全球家电产业向 “更智能、更绿色、更共生” 的方向升级。


(本文为《新电时代》原创,版权独家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文中图片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新电时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