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在家里的阳台上种出粗壮鲜嫩的莴笋吗?其实没那么难,只要掌握几个关键技巧,即便是种植新手也能享受到丰收的喜悦。
想在家里的阳台上种出粗壮鲜嫩的莴笋吗?其实没那么难,只要掌握几个关键技巧,即便是种植新手也能享受到丰收的喜悦。
莴笋这种蔬菜,不仅好吃,还很有营养,它能刺激消化酶分泌,促进食欲和肠道蠕动,对防止便秘有好处。而且好消息是,它并不需要大片土地,在阳台上用花盆就能种出来。
莴笋比较耐阴耐寒,不喜欢酷热的天气,所以春秋两季是种植的黄金时间。但只要你方法得当,其实一年四季都能有所收获。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这个“2晚2早”法则,帮你实现莴笋自由!
准备环节,打好基础
想在阳台种莴笋,你得先准备些基本工具:种植箱、水壶、铲子这些自然是少不了。选个深度达到三十厘米的容器就比较合适。
土壤是关键,不能随便挖点土就用。莴笋喜欢肥沃疏松透气的土壤。有位种植者的经验是,在种植袋下面埋一些甘蔗叶子和核桃壳、花生壳之类的东西,最后在土壤的表层部分埋上腐熟的羊粪做底肥。
如果图方便,也可以直接购买蔬菜营养土来进行育苗。播种前,记得把土壤放在太阳底下晒三天,消毒灭菌,这一步很重要。
“2晚”法则,把握时机
“晚”播种指的是不盲目抢早,要选择合适的播种窗口。 莴笋的生长周期较长,需要一定的耐心。一般来说,7月到11月都可以播种。
夏季播种的话,就需要一些遮阴措施了。可以选择在6月底、7月初播种,播后最好用草帘搭棚遮阴,晴天早盖晚揭,阴天全天揭开,这样可以降温保湿。
“晚”移栽则是要等待苗壮后再定植,不栽弱苗。 播种后要充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等小苗生长一个月后再进行移栽。一定要选择那些有4片粗叶并且没有病虫害的壮苗来移栽。
对于那些“高脚苗”和有病虫害的莴笋苗要果断淘汰掉。高脚莴笋苗后期即使施肥再多,它的茎杆也长不粗。
“2早”法则,管理有道
“早”施肥是促进生长的关键。 移栽前,土壤中要混合足够的有机肥。移栽成活后要立即施肥,不能等。
肥料施晚了,莴笋就容易“窜杆”,光长高不长胖,变得瘦弱纤细。要遵循“勤施薄肥”的原则,可以半个月左右追施一次水溶肥。有位种植者分享道,他在莴笋苗成活后追施了三次发酵好的菜粉饼肥。
“早”采叶是保证茎杆粗壮的秘密武器。 在莴笋生长旺盛期,需要及时采摘底部的莴笋叶,这样可以避免养分过度消耗在叶片上,同时也能促进通风和光照。
摘叶后可以适量追肥,让莴笋长得更加粗壮。等到莴笋长到25-30厘米时,就可以收获了。
水份管理,恰到好处
莴笋对水份的要求比较严格。既不能长期缺水,也不能浇水过多。缺水会导致长势差,水多则容易引起根茎底部腐烂。
所以要随时注意泥土的干湿情况,及时补充水分。发芽后的小苗不能浇水太多,更不能有积水,否则容易徒长。有条件的话,可以采用滴灌方式补水,这样更能保持土壤湿润度的稳定。
享受收获,乐在其中
当莴笋茎部膨大,茎顶端与外叶尖端等高时,就是采收的适宜时机。采收太早会影响产量,太晚则可能导致肉质茎形成花蕾,消耗养分,形成空心。
自己种出来的莴笋,味道特别好。不仅可以吃莴笋茎,它的叶子也很好吃,千万别浪费了。
在阳台上种上几盆莴笋,既能享受到种植的乐趣,又能收获健康美味的食材,看着它们一天天成长,那种成就感是无可替代的。
看看这位种植者在阳台上种的莴笋,长得多么喜人!正因为肥水充足,叶片翠绿,茎杆也很粗壮。
无论是阳光充足的南阳台,还是光线稍弱的北阳台,只要掌握了正确的种植方法,莴笋都能茁壮成长。
来源:稻香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