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次去的时候,她特意带上了家里的小弹簧秤,还把手机的录音功能开着揣在兜里。到了店里,还是上次那个店员,热情地招呼她:“姐,又来买牛肉啊?今天刚卤好的,还热乎着呢。”她笑着点头:“对,家里人爱吃,再称一斤。”
女子花76元,买了一斤熟牛肉,到家一称,发现只有356克,女子不吵不闹,像没事人一样,又去该店,买了一斤牛肉。
第二次去的时候,她特意带上了家里的小弹簧秤,还把手机的录音功能开着揣在兜里。到了店里,还是上次那个店员,热情地招呼她:“姐,又来买牛肉啊?今天刚卤好的,还热乎着呢。”她笑着点头:“对,家里人爱吃,再称一斤。”
店员拿起夹子夹了块牛肉放秤上,屏幕上跳出来“500克”,然后麻利地装袋、收钱,76块钱一分不少。她接过袋子没走,从包里掏出自己的弹簧秤,说:“麻烦等一下,我自己称称看,心里有数。”店员脸上的笑僵了一下,赶紧说:“姐,咱这秤都是校准过的,肯定够称,不用这么麻烦。”
她没听,把牛肉放自己秤上,指针一下指到了362克,比上次多了几克,可离一斤还差远了。她举着秤问店员:“你这一斤是按500克算的吧?怎么我称出来才三百多克?”店员脸色变了,支支吾吾说:“可能是你这秤不准,要不就是牛肉刚卤好带水,放凉了就轻了。”
“我昨天买的也是这样,回家称就差一百多克,今天又这样,总不能两次都是我的秤不准吧?”她一边说,一边把手机拿出来,按下了播放键,刚才店员称秤、收钱的对话清清楚楚。店员这下慌了,赶紧喊老板出来。
老板从里屋跑出来,一看这架势,立马堆起笑:“这位大姐,误会,都是误会!可能是店员刚才称的时候手滑了,没称够。这样,我再给您补点牛肉,您别往心里去。”她摇摇头:“补牛肉就算了,我昨天和今天买的,加起来差了快三百克,按76元一斤算,你得退我差不多90块钱。”
老板脸色沉了下来,说:“大姐,您这就有点过分了,做生意哪有不亏不赚的,差个几十克很正常,您这么较真,以后谁还敢做您生意?”她冷笑一声:“做生意得讲诚信,你这不是差几十克,是差了快一半!我要是不较真,你们就得骗更多人。”
说着,她拿出手机,点开了市场监管局的举报页面:“我已经把两次的购买记录、称重视频都拍下来了,要是你今天不退款,我现在就提交举报,让监管部门来查你这秤准不准,看看你是不是一直这么坑顾客。”
老板一看她来真的,赶紧改口:“退,我退!您别举报,我这就给您退钱。”说着,从收银台里拿出90块钱递给她,还一个劲道歉。她接过钱,说:“不是我故意找事,是你们太黑心。一斤牛肉挣不了几个钱,靠缺斤短两坑人,早晚得把生意做黄。”
旁边几个正在买东西的顾客听见了,也都拿出手机称自己买的东西,有两个人发现自己买的卤味也不够称,纷纷让老板退钱。老板没办法,只能一个个给退,脸都快绿了。
她走出店门的时候,听见老板在里面骂店员,可她没回头。回家路上,她把这事跟邻居说了,邻居说她做得对,这种黑心商家就该治治。后来没过多久,听说那家卤味店被市场监管局查了,秤确实不准,还被罚了款,生意一落千丈,没几个月就关门了。
来源:梅姐爱分享一点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