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矢志传播大唐文明种子,深受臧族人民爱戴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1 16:47 1

摘要:文成公主是唐朝宗室女,文成公主不仅知书达理,且不畏艰难险阻,远嫁至吐蕃,在那里被尊称为甲木萨,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

文成公主是唐朝宗室女,文成公主不仅知书达理,且不畏艰难险阻,远嫁至吐蕃,在那里被尊称为甲木萨,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

01、自幼聪慧,才华横溢

625年文成公主生于任城,李唐宗室之女,汉族,其父史书未记载,多猜测为江夏郡王李道宗。

李道宗作为唐高祖李渊之堂侄,因赫赫战功获封任城王。

文成公主成公主自幼聪慧,熟读诗书。她自小入宫,很受长孙皇后的疼爱,经常陪伴皇后读书,参加外事活动,表现出很高的才情和谋略。

02、松赞干布求婚,一波三折

松赞干布,藏族历史上的杰出英雄,于藏河中游的雅砻河谷地区崛起,统一藏区,成为藏族赞普,并建立了吐蕃王朝。

吐蕃松赞干布对中原文化崇拜已久,634,赞普松赞干布遣使大唐,提出要娶一位唐朝公主,可以增进唐蕃双方的友好关系。

遭到唐太宗的拒绝,松赞干布对此非常失望和愤怒。

638年,他出兵击败了吐谷浑和党项等族,进逼唐朝边境,扬言若不和亲,便率兵大举入侵唐朝。

牛进达率领唐军先锋部队击败了吐蕃军,松赞干布大惧,退出吐退出吐谷浑、党项、白兰羌,遣使谢罪,再次请婚。

640年,松赞干布再遣大相禄东赞,携黄金5000两及诸多珠宝,率求婚使团至长安。

此时,天竺、格萨、大食、霍尔的国王也遣使求婚。唐太宗决定通过智慧比试来选定驸马。

比试项目有辨百匹母子马:饿马驹寻母吃奶自证,凭仪态从2500女子中识真身等。

在比试中,有一道题目是要求将一根细丝线穿过一颗拥有九曲孔道的明珠。这道难题让各国使者束手无策,然而吐蕃的使者禄东赞却灵机一动。

他巧妙地将丝线系在一只蚂蚁的腰部,利用蚂蚁爬行时的自然动作,成功穿过了明珠的九曲孔道,完成了这一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禄东赞凭借聪明才智,成功破解五道难题,留下了吐蕃史上著名的“五试婚使”佳话。

03、文成公主历尽艰辛入藏

640年,唐太宗选中宗室李道宗之女。封为文成公主,641年正月十五,唐太宗将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诏令江夏王李道宗持节护送。

文成公主的婚礼队伍浩浩荡荡,从长安出发,穿越崇山峻岭,跋涉千里来到吐蕃。

文成公主携带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金像、佛经、农具种子、医药典籍、丝绸织物,以及工匠、乐师、文士等600余人。

文成公主一行从长安出发,历尽艰辛,来到青海日月山的时候,这里完全没有了家乡的景象,过了日月山就是广袤的草原了。

文成公主想起母亲说的话:“你怀念亲人时,可从宝镜里看到长安。”于是文成公主急忙取出"日月宝镜",双手捧着宝镜,她看到了长安的景象。

她再看看眼前的茫茫的草原,不由得潸然泪下。和亲队伍浩浩荡荡,走了三年,文成公主终于见到了水草茂盛、牛羊成群的河源。

松赞干布率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迎接文成公主,他谒见李道宗,行子婿之礼,

当文成公主出现在松赞干布的面前时,驰骋高原的吐蕃王松赞干布惊奇地以为神仙出现在眼前了。

来自中原的文成公主神态端庄,气质高雅,松赞干布倾心不已。

松赞干布那高大健壮的身材和眉宇间流露出来的豪爽之气,显得分外英武。

文成公主看着松赞干布对自己的深情的目光时,惶恐的心终于安定了下来,并在心底默然许下以吐蕃为家的终生不渝的誓言。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在那里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婚礼特别隆重,他们受到了人们虔诚的祝福。

婚礼之后,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各骑一匹马,并排前行返回拉萨,松赞干布非常兴奋,一路说说笑笑,文成公主也感到特别幸福。

到达吐蕃后,文成公主受到热烈欢迎,松赞干布非常喜欢贤淑多才的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专门为公主修筑的布达拉宫,共有1000间宫室,富丽壮观。文成公主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

04、传播大唐文化,承载两国友谊

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中原与吐蕃之间关系极为友好,使臣和商人频繁往来。

松赞干布十分倾慕中原文化,他脱掉毡裘,改穿绢绮,并派吐蕃贵族子弟到长安国学读书,以学习《诗》《书》。

文成公主努力学习吐蕃的语言、宗教和文化,她凭着自己的知识和见地,细心体察吐蕃的民情,提出各种合情合理的建议。

她劝松赞干布办学堂,长安请老师,吐蕃派贵族子弟去大唐“游学留学”。

文成公主教会了吐蕃人民更加精细的织布技艺,使得高原上的人们能够穿上更加温暖舒适的衣物。

在文成公主的推动下,这些工匠们开始向吐蕃人民传授中原的生产技术。他们改良了青稞的种植方法,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成公主还带来了中原的医疗知识。她积极推广中原的文化艺术。她带来了大量的书籍、乐器和艺术品,为吐蕃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她在西藏推动佛教传播,主持建造小昭寺供奉佛像,资助僧人并捐赠寺院土地。

649年,唐太宗李世民逝世,新君高宗李治继位后,遣使入蕃告哀,并授松赞干布“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

松赞干布派专使往长安吊祭太宗,献金十五种供于昭陵,并上书唐高宗,表示对唐朝新君的祝贺和支持 。

05、寡居三十年,继续推广文化

松赞干布是在公元650年去世,王位由其孙子芒松芒赞继承,因芒松芒赞年仅13岁,故由禄东赞辅政。

留下来的文成公主继续推广中原的文化和技术,努力改善吐蕃人民的生活。

她引入的农具、纺织、酿酒、造纸等技术,极大提升了吐蕃生产力。

文成公主还大力推广汉文化。她鼓励吐蕃贵族学习汉字,翻译汉文典籍。

在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吐蕃人开始接触和学习中原的文化知识,这为日后吐蕃文字的创制打下了基础。

虽然文成公主没有生育子女,但她的善良和慈悲使她赢得了吐蕃人民的爱戴。

680年,文成公主因患天花去世,享年56岁。吐蕃王朝为她举行隆重的葬礼,唐遣使臣赴吐蕃吊祭。

文成公主历尽艰辛入藏和亲,努力传播大唐生产技术,和文化艺术,寡居三十年仍矢志不渝,深受藏族人民爱戴,真了不起!

来源:达达讲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