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甘肃一位艾滋病人的“痊愈”,竟揭开了疾控中心的遮丑布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17:01 1

摘要: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热点新闻】、【中国青年网】、【中国新闻网】、【大众网】(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热点新闻】、【中国青年网】、【中国新闻网】、【大众网】(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 | 茜茜

编辑 | 茜茜

“艾滋病痊愈了不是好事吗?”

“你说我痊愈,我就痊愈了?世上谁人不知艾滋是治不好的?我怎么就痊愈了?

况且你一句痊愈了就可以当做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吗?你知道这些年我是怎么过得吗?你知道大家是怎么看我的吗?你感受过艾滋病人的世界吗?

我告诉你,你必须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而不是把我当成挥之即去的傻瓜!”

男子情绪激动的对着眼前身穿白大褂的人控诉个不停,甚至一纸传票让其与之对簿公堂。

这件事引起不少人关注,大家都和男子一样困惑,身为绝症的艾滋究竟是如何痊愈的呢?在男子身上发生了怎样光怪陆离的故事呢?

2003年,担惊受怕了一整晚的甘肃农民李建平着急的查看第二天疾控中心传来的报告。

看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刻,李建平觉得天旋地转,整个人像是掉入无尽的旋涡。

周围有一些嘈杂的声音此起彼伏,有哀嚎声,有呼喊他名字的声音,还有质疑声。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得这种病呢?我这下该怎么活啊?啊!老天爷啊!”

“艾滋,他有艾滋,艾滋是会传染的,快离他远一点!”

“建平,建平,你怎么啦?”

李建平很想回应这些声音,但他没有力气睁开眼,很快就坠入无声无息的黑暗之中。

等到他再睁眼的时候,妻子在一旁痛哭,鼻腔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李建平才知道,发生的一切都不是幻觉。

他患上了艾滋病毒!

众所周知,艾滋病毒主要依靠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体传播。

作为已经健康成年的李建平很显然不是后者,那么李建平是怎么患上艾滋病毒的呢?

事情的经过要从李建平的好友开始说起,李建平记得好友李卫东不知道从哪天起变得越来越瘦,整个人状态十分不好。

他经常生病,最开始好友不以为意,只觉得自己可能是身体状态不佳,多休息,多吃点营养品就能增强免疫力。

但没想到越到后面,他非但没健康,反而连呼吸都成困难,整个人的状态如苟延残喘一般。

李建平是个富有爱心的实在人,他考虑到好友身边没有妻儿照顾,病会痊愈的更慢。

他更担心,哪天好友不小心咽了气,恐怕都没有人知道。

于是李建平主动请缨,到好友身边照顾他,帮他洗衣做饭,帮他擦洗身体,帮他解决人的三急。

只是无论李建平怎么努力,好友终究还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彻底离开人世。

原本只是出于好心的李建平万万不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善举竟然会让他得了艾滋!

当疾控中心的人在小镇上发布公告,称许多人曾在黑血站上卖过血,而那个黑血站查出了多名艾滋病患者,让全镇人配合血液筛查的时候,李建平还不以为意。

直到他得知好友就是在黑血站卖血的一员时,李建平才觉得天有点塌了。

好友之所以病入膏肓,正是因为艾滋病病毒的侵袭。

尽管李建平担心不已,但他还是抱有一丝侥幸心理。

毕竟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并没有在黑血站卖过血,也没有和好友有血液互换的经历,他有可能没有中招。

当他看到疾控中心公布了中招9人的名字里赫然写着他的名字时,李建平觉得天真的塌了…

“我怎么会得艾滋呢?”李建平还是不愿意相信这件事,尤其是在听到医生说他只有两年的寿命时,他更是哭的泣不成声。

一旁的妻子一边哭泣,一边带有怀疑的嗓音质问他:

“对啊,你怎么会得艾滋呢?其余公布的艾滋患者都是曾经在黑血站献过血的,咱家又不缺钱,你肯定没去献血,那你是不是做了什么对不起我的事?”

“是啊,其余的都是献过血的,而我就是照顾了卫东几次,怎么会这样?我还年轻,我还不想死!”

“事情已经发生,说再多都没有意义,艾滋病毒目前还没有可以治愈的手段。

艾滋病患者通常最多只能活两年,如果身体状况不好,可能就是几个月的时日。

我给你开一些药,可以暂时缓解你身体上的痛苦,但并没有办法治愈你体内的病毒。

你目前要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要把握当下才好,在仅有的时光里,想做什么就做点什么吧。”

听到医生言之凿凿的诊断,李建平想要怀疑事情的真相,似乎都无从下手。

就这样,心灰意冷的李建平决定听从医生的建议,过好自己人生最后的时段。

二、天晴了

正如医生所说,李建平很快就出现了艾滋病的一些反应。

比如高烧不退,严重腹泻,身体消瘦等等。

看着自己日益枯槁的脸,李建平决定珍惜人生的最后时光。

李建平有什么想做的事情呢?

一直以来,他本本分分的生活,从长大成人再到结婚生子,再到通过土鸡生意赚钱撑起家里的一片天。

李建平似乎从来没有给自己的人生列什么愿望清单,他想过的就是普通人的一生。

一下让他去想在最后的时日里干些什么,他一时还真想不起来。

直到周围的亲戚因为他的疾病对他避而远之,周围的邻居在他的背后指指点点,李建平才有了想法。

他不能封住大家议论的嘴,不能一个个的解释他的疾病从何而来,他能做的只有远离这里的一切。

刚巧妻子也希望他能在最后的时光里用心的看看这个世界,于是非常贴心的拿出这些年李建平赚的钱给他,让他出去散散心。

只是妻子需要在家照顾家庭,照顾孩子,李建平只能自己踏上旅游享乐的道路。

让李建平没有想到的是,他并没有像医生所说的那样只有两年寿命,他反而活了一天又一天。

曾经确诊的阴霾离他的生活越来越远,更让他无法预料的是,在四年后的一天,他竟然会“痊愈”?

2007年,李建平作为艾滋“痊愈”的病人引发全国讨论,这究竟是生物学的奇迹还是道德的沦丧?

前半生赚来的钱是有限的,李建平没多久就刮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

没办法继续畅游世界的他只能在家绝望等死,而疾控中心每隔3个月就会来李建平家中进行采血化验。

李建平非常讨厌化验,不仅是因为要抽血,还因为整个疾控中心会兴师动众的把车围在自己家门口。

这让李建平持续不断的陷入周围舆论的漩涡,更重要的是,疾控中心的抽血一点用都没有。

李建平从没有收到过一张化验单,他不知道自己到底还有多少时日。

直到2007年的一天,李建平收到疾控中心送来的一床被子和200元,对方负责人告诉他,他的艾滋病竟然痊愈了。

在很多人看来,李建平的人生似乎是天晴了,但未经他人苦,永远不会知道他人有多苦。

正如李建平对疾控中心的质问:“你知道我是怎么过得吗!”

李建平的生活被艾滋病打扰的一团糟,他怎么能接受疾控中心一句轻描淡写的痊愈?

于是李建平以一己之力揭开了疾控中心的遮丑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三、天明了

确诊艾滋的四年时间里,李建平害怕妻儿像自己一样,在日常接触中感染艾滋病,他在家都不敢出门,整日把自己关在狭小的房间里。

在暗无天日的时光里,李建平多次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毕竟害怕传染亲人的他甚至都不能和妻儿接触,整整四年,他只能远远看看妻儿,却无法触摸他们的脸庞。

更让他难受的是,曾经他是家里的顶梁柱,现在却成为家里的废物,家里的经济都因为他落入万劫不复之地。

先是因为医生劝他要珍惜最后的时光,李建平就开始胡吃海喝,肆意消费。

山珍海味,游历天南海北,李建平开启了点单从不看价格的潇洒之路。

李建平想着,自己最后的日子里享受人生,这样去世才能瞑目。

却没想到等来的不是死亡,而是痊愈。

可悲的是家里的钱都花光了,原本土鸡生意的客户,还因为得知他的病情,与他断绝合作往来。

不仅如此,周围的所有人都对李建平避之不及,连同他的孩子在学校里都要遭受歧视。

儿子在遭受流言蜚雨和家徒四壁后,只能被迫辍学打工。

在听到大家劝妻子改嫁的时候,李建平更是心如刀绞。

他不希望妻子离开,但又不愿意永远拖着病躯成为妻子的束缚。

毕竟当初确诊艾滋的人一个个离世,李建平自然不希望妻子忍受这种悲痛。

同时,李建平会在绝望里继续恐慌,害怕自己哪天突然就不省人事。

他过够这种被别人当成茶余饭后谈资的日子,过够成为家人拖累的日子,过够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

李建平多次想要自尽,想让自己彻底解脱。

“如果你要死,那就是逼着我也去死,你走了,我绝不独活。”

听着妻子决绝的口吻,李建平又幸福又难过,如果不是丧失对生活的希望,李建平怎么可能会想要离妻子而去?

“建平,既然上天迟迟没有带走你,就说明你必有后福,别自己放弃自己。”

是妻子一次次的鼓励和支持,让李建平选择苟延残喘。

因为该死的艾滋,李建平身心都遭受重创,家里还穷的揭不开锅。

所以李建平在听到他痊愈的消息时,不是开心而是愤怒。

他直接将疾控中心告上法庭,经过调查才得知,原来疾控中心当时在抽血检验的时候,可能因为操作不当导致误诊了李建平的病情。

当疾控中心发现这件事后,他们害怕自己的名誉受到影响,就没有告诉李建平实情。

但他们没有考虑过,李建平受到影响的名誉谁来补救呢?

至于李建平在确诊之后,曾一度迎来发烧,暴瘦的症状,其实是因为心理作用和药物导致。

心理作用很好理解,自从确诊艾滋之后,李建平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着,又急火攻心,当然会瘦。

而药物则是疾控中心某位想要利用职位赚钱的医生,将一些对身体没有特别大危害的药物伪装成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去卖给艾滋病患者。

不少病人病急乱投医的心理,让医生赚的盆满钵满。

尽管李建平在法院的判决下得到一些补偿,但曾经的伤痛却不能轻易抹去。

结语

可悲的是,李建平原本是村里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家,因为疾控中心的误诊,经济一落千丈。

他原本是大家眼中勤劳能干,善良和善的人,因为误诊,受尽白眼和嘲讽。

就算是名誉得到澄清,但依旧有人误解他。

在网友得知李建平的事件后,有些人会指责是李建平自己挥霍无度,把家里的钱花光,而不能埋怨疾控中心。

还有人压根不相信他艾滋痊愈的事实,认为其中必定有猫腻。

所以这件事就像被摔碎的玻璃,尽管拼拼补补,却再难回到最初的样貌。

你认为误诊的医院该如何去弥补患者呢?

参考信源:

【1】回顾:男子确诊艾滋病,散尽家财旅游等死,4年后得知真相哭笑不得

【2】建议给“被艾滋”村民的疾控中心颁诺贝尔奖——中国青年网

【3】京华时报:"被艾滋""被痊愈"不能再"被愚弄"——中新网

【4】农民“被艾滋”案开审-农村大众数字报

来源:厉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