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 此时秋色平分矣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3 17:01 1

摘要:《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有云:“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里“秋分”的意思有两个:一是,日夜时间均等,并由日长夜短逐步日短夜长。二是,气候由热转凉。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

节气

秋分

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六个节气

也是秋季第四个节气

太阳黄经达180°[1]

于每年公历9月22-24日交节

此时

昼夜均分,寒暑相平

丹桂沁香,枫林如火

恰是秋色平分的好时节

秋分·历史渊源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有云:“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里“秋分”的意思有两个:一是,日夜时间均等,并由日长夜短逐步日短夜长。二是,气候由热转凉。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1]

秋分同时也是重要的农耕节气,农谚有云“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此时正是秋收、秋耕、秋种“三秋”大忙时节。[2]

秋分·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鲍氏曰: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入地则万物随入也。”[1]

古人认为,雷声是阳气旺盛时会发出的声音。而秋分后,阴气渐增阳气弱因此雷声消失。

二候蛰虫坯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淘瓦之泥曰坏,细泥也。按《礼记》注曰坏益其蛰穴之户,使通明处稍小,至寒甚乃墐塞之也。”[1]秋分时节,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用细土封住洞口以抵御寒气。

三候水始涸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礼记》注曰: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国语》曰: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辰角者,角宿也。天根者,氐房之间也。见者,旦见于东方也。辰角见九月本,天根见九月末,本末相去二十一余。”[1]秋分时节,水汽开始减少,空气变得干燥。

秋分·农事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节气养生”大忙显得格外紧张。秋分正是收获的大好时机。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晚稻的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油菜播种。秋分时节的干旱少雨或连绵阴雨是影响“三秋”正常进行的主要不利因素,特别是连阴雨会使即将到手的作物倒伏、霉烂或发芽。[1]

秋分·文化习俗

祭月

《明史·礼志三》认为:“盖天地至尊,故用其始而祭以二至。日月次天地,春分阳气方永,秋分阴气向长,故祭以二分,为得阴阳之义。”古人认为秋分时节最适合祭月,各地在这一天都具有不同的祭月习俗,人们会在秋分这一天祭拜月亮,向月亮祈求丰收和平安。如今的中秋节正是由传统秋分时节的“祭月节”演变而来的。[1][2]

吃秋菜

岭南地区有个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2]

送秋牛

送秋牛是秋分时的古老习俗。送秋牛其实就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便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3]

秋分·古诗

《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

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

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译文:

雨后初晴,夕阳的余晖斜照而来,几片薄云还留在澄澈的天空,不愿离去。一道彩虹在江上架起,仿佛巨龙在饮水,峡谷中还有两三点雨滴纷落。秋意渐浓,南归的大雁在高空中渐渐远去,野熊们觉得自己愈发笨重了。今日是秋分,而我这个异乡客依然在四处飘零。夕阳又下坠了一些,竹子上的雨露在阳光下泛着微弱的光。[4]

《咏廿四气诗·秋分八月中》

(唐)元稹

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

云散飘飖影,雷收振怒声。

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

忽见新来雁,人心敢不惊?

赏析:

诗的首联点出秋风清爽,预示着季节的更迭;颔联通过云散雷收的描绘,写天气由夏末的雷雨频繁转为秋日的宁静;颈联传达出一种天地间的和谐与平衡;尾联通过新雁南飞的景象,触发对时光流逝、季节更替的感慨。全诗展现了秋季特有的景色与氛围,写出季节变换与人心感受的微妙关联。[5]

节气

昼|夜|均|而|寒|暑|平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秋分节气

你将会怎样度过?

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

你的家乡有没有不一样的习俗?

欢迎留言分享

参考文献:

[1]陈鹏飞,张圣亚,许梦蕊.二十四节气之白露秋分[J].绿化与生活,2023,(09):34-38.

[2]中国气象局.二十四节气·秋分[EB/OL]. [2025.03.18].https://www.cma.gov.cn/ztbd/2023zt/24jq/qf/index.html.

[5]咏廿四气诗·秋分八月中.古诗文网.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2e1b7fac41c3.aspx

文案整理、编辑\阮文韵 图片\Pixabay、Google 责编\王雨芳

©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馆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