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果子”的出山路——“丰收里的红河故事”系列报道(一)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3 16:23 1

摘要:9月,又是一年秋收时。农机轰鸣穿梭田间,金色稻浪随风翻滚,硕果压弯枝条,瓜果香气四溢……一幅幅忙碌又鲜活的丰收图景次第展开,将希望的气息洒满红河沃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农人辛勤的劳作背后,是新机械、新模式在田野上扎根生长,是新合力、新动能在沃土中不断

9月,又是一年秋收时。农机轰鸣穿梭田间,金色稻浪随风翻滚,硕果压弯枝条,瓜果香气四溢……一幅幅忙碌又鲜活的丰收图景次第展开,将希望的气息洒满红河沃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农人辛勤的劳作背后,是新机械、新模式在田野上扎根生长,是新合力、新动能在沃土中不断积蓄,更是新产业、新业态在乡村蓬勃兴起。这丰收的喜悦里,藏着农人日子富足的踏实感,也浸透着劳动带来的满满获得感。即日起,推出“丰收里的红河故事”系列报道。让我们循着丰收的足迹,见证这片土地在四季轮回中的日新月异;也共同期待,这片充满生机的热土孕育出更多惊喜与希望。

时下,蒙自市的蓝莓园里,连片大棚整齐排列,果农们穿梭其间,为即将成熟的蓝莓做采收前的最后管护。望着枝头日渐饱满的蓝莓,果农们脸上满是喜悦。如今,这颗小小的“蓝果子”已成为“致富招牌”,不仅让农户亩均年增收超3万元,还远销11个国家,以全链条发展串联起多地产业,书写出乡村振兴的鲜活篇章。

“这批果子要发往上海,新鲜度是关键。”蒙自市草坝镇果农许泽的话语里满是底气。自加入红河“家庭农场622”联农带农机制后,他家的蓝莓种植规模从最初的4.5亩扩展到30多亩,去年收入达118万元。今年,他计划进一步扩种至80亩,预计收入将突破200万元。许泽的增收故事,是蒙自蓝莓产业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一个缩影。截至今年1月,蒙自蓝莓种植面积已达3.5万亩,产量达7.4万吨,产值突破30亿元,带动32个行政村的2万余农户共享产业红利。

红河州能成为蓝莓产业的沃土,离不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作为全球最适宜种植蓝莓的区域之一,这里的低纬度高原地貌造就了立体气候,充足的日照与肥沃的酸性土壤相得益彰,孕育出从蒙自延伸至弥勒、建水等地的“天然种植带”。如今,100余家国内外蓝莓种植企业在此扎根,全州蓝莓种植面积超10万亩,总产值突破120亿元,实现了从零星试种到全域布局的跨越式发展,致富果的名号愈发响亮。

丰收的背后,是科技与机制的双重赋能。在蒙自云科创公司的控制中心,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各种植基地的温湿度、光照数据。“农户用手机就能远程调温、浇水,还能在线学习修剪技术,智慧系统让蓝莓亩产量提升了40%。”公司董事长赵崇军介绍道。今年,红河州首个千亩级高山蓝莓基地建成,推动蓝莓种植链条从坝区延伸至山区,进一步拓宽了产业发展空间。

蒙自市草坝镇蓝莓基地实现自动化控制 黄兴能 摄

机制创新同样为产业注入活力。红河“家庭农场622”模式通过农户、村集体与企业的三方协作,实现了多方共赢;蒙自草坝镇新建9条标准化机耕道,打通鲜果运输“最后一公里”,还成功孵化121个蓝莓家庭农场,带动农场户均年增收超10万元;2025云南蓝莓大会暨红河蓝莓品牌战略发布会在弥勒市举行,明确了打造“全球小浆果冠军”“中国南方优质蓝莓带”的目标,“红河蓝莓”区域公用品牌同步发布,为全州蓝莓产业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

随着产业壮大,红河州构建的全链条体系让“蓝果子”的价值层层递增。在红河安美农业科技公司的分选车间,新鲜采摘的蓝莓经清水喷淋后,光学检测仪会从大小、色泽、糖度等维度对果子进行筛选,只有符合标准的果子才能进入包装环节。“从采摘到包装,全程不超过2小时,就是为了让每一颗流向市场的蓝莓都保持最佳品质。”销售经理陈灿灵说。

从田间到餐桌,电商与冷链物流搭建起“快车道”。借助电商平台,蒙自、建水等地的主播同步推广“红河蓝莓”区域品牌,仅红河安美农业一家企业,今年电商销售额就预计增长50%。“经过预冷处理的蓝莓,会装入恒温2至4摄氏度的冷链车,最快2天就能出现在上海的超市货架上。”云南顺丰项目负责人饶文强介绍,目前红河蓝莓从采摘到送达全国大部分城市最长不超过72小时,损耗率控制在5%以内,有效保障了鲜果品质。

产业链的延伸,更让“鲜果”变身“干货”,实现附加值升级。今年3月,红河州首个采用非浓缩还原(NFC)技术生产软糖的工厂在蒙自市期路白乡投产。新鲜蓝莓经熬煮、搅拌、浇筑等工序,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糖果产品。“生产过程不添加任何香精、色素和防腐剂,最大程度保留蓝莓的天然风味与营养。”云南归于自然绿色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国梁表示,公司依托“蒙自蓝莓”品牌,结合当地蓝莓、枇杷等资源,开发出蓝莓NFC果膏软糖、润喉糖等产品,现已与多家经销商签订合同,预计年总产值可达200万元以上。

在国内市场热销的同时,红河蓝莓还成功敲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2024年,蒙自海关监管出口蓝莓1425吨,同比增长25倍,占全国出口量的五成以上,位居全国第一。今年,红河安美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3.2吨蓝莓首次出口马来西亚;翔悦进出口有限公司的产品更是覆盖越南、印尼、新加坡等11个国家和地区,每天出货量稳定在20吨左右,国际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为助力蓝莓出口,蒙自海关建立“质量提升”“首次帮扶”“通关提速”机制,推动企业通过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实施检验检疫证书“云签发”等便利举措,确保蓝莓72小时内送达海外消费者手中。

如今,红河蓝莓早已不是田间的一颗颗果实,而是科技赋能下的“智慧果”、全链条支撑的“产业果”、连接全球的“品牌果”。待到丰收季,这颗“蓝果子”将继续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轨迹,让更多农户的钱袋子鼓起来,让“红河蓝莓”的招牌越擦越亮,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书写新的惊喜与希望。

来源:蒙自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