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9日,印度古吉拉特纳尔默达谷化肥及化学品有限公司(GNFC)递交给交易所的监管文件中显示,在检测到装置突发气体泄漏后,该公司已关闭位于印度古吉拉特邦达赫(Dahej)的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生产工厂。
9月19日,印度古吉拉特纳尔默达谷化肥及化学品有限公司(GNFC)递交给交易所的监管文件中显示,在检测到装置突发气体泄漏后,该公司已关闭位于印度古吉拉特邦达赫(Dahej)的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生产工厂。
GNFC强调,事故被控制在厂区范围内,未泄漏到厂区边界以外,且未造成财产损失,也没有出现人员伤亡。据悉,在“完成必要的检查和补救措施后”,该TDI工厂才会重新启动。
GNFC是印度唯一的一家大型TDI厂商,由古吉拉特邦政府和古吉拉特邦化肥及化学品有限公司(GSFC)合资创办的政府控股企业,创建于1976年。
其生产技术来源于美国杜邦,其在印度拥有两套TDI生产装置共计6.7万吨/年的产能,其中TDI一期装置产能1.7万吨/年,TDI二期装置产能5万吨/年。此次发生气体泄漏的是TDI二期装置。
作为印度唯一的一家大型TDI厂商,GNFC的TDI生产之路却并不顺利:
2014年1月9日,GNFC的TDI生产工厂发生光气泄漏,造成21名员工健康受到影响并送医就诊。年产5万吨的TDI二期装置在一年内断断续续停车,于2014年底重新正常运行。2014年10月24日,因技术问题,年产1.7万吨的TDI一期装置停产两周。2015年5月29日,因小型技术故障,年产5万吨的TDI二期装置停产一周。2016年11月3日凌晨,年产5万吨的TDI二期装置发生光气泄漏,造成4人死亡,8人重伤。事故导致TDI一期、二期装置停产,年产1.7万吨的TDI一期装置于2017年1月下旬恢复生产,年产5万吨的TDI二期装置于2017年二月中旬恢复正常生产。2017年8月7日,年产5万吨的TDI二期装置因装置故障停车近一个月。2018年1月15日,年产5万吨的TDI二期装置发生气体泄漏,未造成人员伤亡。2018年5月30日,年产5万吨的TDI二期装置吸收塔循环泵发生气体泄漏,导致附近村庄35位居民受影响就医。虽然印度本土有一定规模的大型TDI生产商仅有GNFC一家,且装置运行并不稳定,但印度依旧从2016年开始对进口的TDI多次发起反倾销调查,其中也包括中国。
2016年10月5日,应印度TDI厂商GNFC的申请,印度商工部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的TDI进行反倾销调查。2018年1月23日,印度财政部发布通报第3/2018-Customs(ADD) 号,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的TDI征收反倾销税,其中中国为0.26美元/千克、日本为0.15美元/千克、韩国为0.22~0.44美元/千克,有效期为5年。2021年8月27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称,应印度TDI厂商GNFC的申请,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异构体比例为80:20的TDI启动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印度对涉华TDI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结果如下:来源:中国化工信息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