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7日至21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在广西南宁举办。本届东博会以“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新机遇助建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现场签约项目155个,包括产业项目94个、“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项目44个、国
9月17日至21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在广西南宁举办。本届东博会以“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新机遇助建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现场签约项目155个,包括产业项目94个、“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项目44个、国际经贸类项目17个。
作为“人工智能+”项目签约企业之一,传神语联将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求,依托自身技术积淀,全面构建多语言智能服务体系,持续深化中国与东盟在数字经济、跨境经贸等领域的合作,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新动力。
展会同期举办的“2025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南宁大会”上,传神语联副总裁石鑫受邀发表题为“跨越语言鸿沟:AI赋能下的跨文化沟通与产业合作新机遇”的主题演讲,系统阐释了AI赋能双边合作的核心逻辑。
石鑫表示,“全球化背景下,语言差异、文化隔阂仍是中国与东盟跨区域协作的‘隐形高墙’,从传统医药智慧发展到智能技术落地,均面临沟通效率与文化理解的双重挑战。”
他结合传神语联的实践经验,系统总结了AI赋能双边合作的三大路径。第一步,基础层筑底,以AI打破语言工具性障碍。传神语联以完全自主构建的“根原创”任度大模型构筑语言服务底座,为跨文化沟通筑牢技术根基;第二步,行业层深耕,通用技术适配经贸、医疗等细分场景,这是合作的价值转化。传神语联的传神素问中医大模型,通过孪生医生技术复刻专家诊疗思维,展现在中医领域的深耕能力;第三步,价值层共生,通过技术传递文化内涵,实现需求共振,这是合作的终极目标。传神语联以多语言AI能力助力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沟通,实现价值共生。
博览会期间,传神语联在越南展区设置的互动展台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传神小尾巴AI翻译机”和“传神素问中医大模型”等创新产品受到专业观众与媒体的高度关注。
传神语联广西公司副总经理陈文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东博会为企业提供了极佳的交流平台,我们的AI翻译机能有效帮助中外企业实现无障碍沟通,促进更多务实合作”。据介绍,该翻译机支持140多种语言实时互译,涵盖对话翻译、同声传译、拍照翻译等八大功能,全面满足东南亚地区的语言使用需求。
传神素问中医大模型也成为展会亮点,吸引众多观众现场体验智慧中医服务。该产品包含“灵枢”与“素问”两大系统,前者针对东南亚气候定制养生方案,助力中医药文化区域传播;后者通过复刻名老中医思维辅助诊疗,辅助应对东盟地区常见湿热证候,推动中医诊疗经验精准落地。
当前,中国与东盟正携手进入自贸区3.0版的深化阶段,合作内容从制度协同进一步走向场景融合与民生互联。人工智能作为数智赋能的核心动力,正成为串联经贸往来、文化互鉴与技术协作的重要纽带。传神语联方面表示,将继续打造先进的AI解决方案,深耕应用场景,强化实践赋能,积极助推中国与东盟在医疗、文化等多领域的深度合作,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持续注入数字活力。(战钊)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