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22日,《法治日报》头版刊发题为《“伊码解纷”又快又好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构建全渠道解纷网络》的文章,报道了伊金霍洛旗锚定“群众矛盾纠纷‘马上解’”目标,通过机制创新、科技赋能、资源整合,将综治中心打造成矛盾化解的“终点站”、为民服务的“暖心港”,
2025年9月22日,《法治日报》头版刊发题为《“伊码解纷”又快又好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构建全渠道解纷网络》的文章,报道了伊金霍洛旗锚定“群众矛盾纠纷‘马上解’”目标,通过机制创新、科技赋能、资源整合,将综治中心打造成矛盾化解的“终点站”、为民服务的“暖心港”,为“伊旗是个好地方”筑牢法治根基。
报道如下:
《法治日报》(2025年9月22日01版)
“没想到扫码反映问题后,不到两个月就拿到了被拖欠的工程款。”不久前,某建设公司负责人赵某将锦旗送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综治中心,言语之中难掩感激之情。这起历时许久的工程款项纠纷,通过“伊码解纷”平台高效化解,正是伊金霍洛旗综治中心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法治建设、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伊金霍洛旗锚定“群众矛盾纠纷‘马上解’”目标,通过机制创新、科技赋能、资源整合,将综治中心打造成矛盾化解的“终点站”、为民服务的“暖心港”,为“伊旗是个好地方”筑牢法治根基。
走进伊金霍洛旗综治中心,“县级领导轮班接访+当日楼长”公示牌格外醒目。今年以来,该旗每日安排1名县级领导到“解纷大楼”担任“当日楼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和信访局五部门班子成员轮值,在受理大厅直面群众诉求。
通过“现场研判、精准分流、即时调解”,实现“责任上提、工作下沉”,大幅缩短群众等待时间。
伊金霍洛旗综治中心副主任倪博宇对两起调解仍记忆深:不久前,王先生父子因担保纠纷引发的赡养矛盾找到综治中心,中心迅速联动调解员、律师、心理咨询师组建专班,3小时便促成双方和解;面对王某与凌某的邻里漏水纠纷,住建专业调委会通过“背靠背”沟通、“面对面”协商,成功化解僵局。这种“领导带头、部门协同”的机制,让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面对辖区地广人稀、外来人口多的实际情况,伊金霍洛旗稳步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建设。今年,由伊金霍洛旗委政法委牵头,与伊金霍洛旗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联合打造“伊码解纷”平台,构建“线上+线下”全渠道解纷网络。群众扫码即可填报诉求,同时配备录音转文字功能简化输入流程,短短几分钟就能完成以往半天的业务;老年人等特殊群体通过线下窗口由工作人员协助登记,实现服务全覆盖。
案件诉求提交后,系统依据属地自动推送至旗镇两级综治中心,受理人员按类型、复杂度精准分派调解员,当事人可实时查看办理进度。在处理某建设公司与交通集团的工程款项纠纷中,工人代表赵某通过平台上传证据后,中心15分钟内完成派单,调解员全程跟进、督促履约,不到两个月便推动工程款全额结清。
“截至目前,平台注册用户已突破1.3万人,累计受理群众诉求500余件。通过全流程线上化、透明化办理,中心将诉求响应时间压缩了60%以上,响应速度与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伊金霍洛旗综治中心副主任黄跃谈及“伊码解纷”平台运行情况时说。
针对劳动争议纠纷攀升的态势,伊金霍洛旗构建“调解先行、仲裁衔接、法院终局”全链条机制,在综治中心成立“市旗人社+法院”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中心,通过统一裁审标准、整合部门资源,为劳动者提供“一站式”维权服务,截至今年9月初,已受理案件933件,为劳动者挽回损失3400多万元。
同时,该旗综治中心推动12个部门常驻、多部门轮驻,引入婚姻家庭、环境保护等13类专业调委会,吸纳法律咨询、心理服务等社会力量,形成“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联动格局。
伊金霍洛旗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李自成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说,从“多头跑”到“一扇门”,从“面对面”到“键对键”,伊金霍洛旗综治中心以机制、科技、资源的深度融合,破解了基层治理的“碎片化”难题。如今,这里不仅是集纠纷调解、信访接待、法律援助于一体的“全科式”服务枢纽,更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阵地。伊金霍洛旗将持续深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实战化建设,让更多“民愿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为平安伊金霍洛建设注入更强动力。(本报记者 刘玉璟 常煜)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