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改能源〔2025〕262号,以下简称《意见》)。这份政策文件与产品碳足迹核算有何关联?绿证在产品碳足迹核算中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改能源〔2025〕262号,以下简称《意见》)。这份政策文件与产品碳足迹核算有何关联?绿证在产品碳足迹核算中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一
政策与碳足迹核算的关联
"推动绿证与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和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有效衔接"(第五条第(十一)项)
"加强绿证与碳排放核算衔接,强化绿证在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和产品碳标识中的应用"(第五条第(十四)项)
这两项规定清晰地表明了政策导向:要将绿证机制深度融入产品碳足迹核算体系。因此,我们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在当前的产品碳足迹核算中,绿证能发挥什么作用?未来又将承担怎样的角色?在之前的系列文章中(如《使用绿电、绿证,产品碳足迹怎么算?》《绿电绿证同权?碳足迹核算中的绿电处理方式》),我们已经讨论过相关话题,并引起了读者们的广泛讨论,在此不再赘述。本文重点聚焦《意见》带来的新变化。
二
政策带来的改变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意见》的发布意味着在产品碳足迹核算与验证中,绿证对应的电力消耗量将逐步变得不可忽视。目前大多数企业在核算外购电力的间接排放时,采用的方法是:直接统计净购入电力,再乘以对应的排放因子(区域电网、省级因子或全国因子),得到外购电力的碳足迹。这种做法存在明显缺陷:
未区分具体发电方式(火电、水电、风电等);
受限于企业核算能力和数据基础;
缺乏精细化的核算标准支持,因子库、标准指南也不完善。
要求区分不同发电方式的用电比例
建立更精确的核算方法
强化绿证的验证作用
例如,某企业2024年外购电力中,燃煤发电占70%、水力发电占30%(水力发电的电力消费即为绿证对应的用电量),那么企业核算时需分别计算不同电源的排放量。
三
绿证的核心作用:验证机制
笔者认为,绿证在产品碳足迹核算中最关键的作用是"验证"。其逻辑类似于:企业自主核算碳足迹数据后,通过第三方机构验证数据可信度,这个验证过的数值即认为是可信的。笔者认为,绿证扮演的角色类似于“验证声明”,它能反应企业实际的耗电情况。结合刚才的例子,企业声称其耗电量中,有30%来自水力发电,如何证明?绿证就是验证该声明的凭证。
四
关键问题探讨:绿证的可信度
这引出另一个核心问题:如何确保绿证上对应的用电量真实反映企业实际用电情况?是否可信?例如,某企业声称购买了一定数量的水电,然而在实际生产时使用的却是100%的火电。这种情况下,绿证电量与实际用电不匹配,产品碳足迹核算又该怎么做?
结合上述讨论,解决方案有:
1.必须以实际用电记录为准
需提供用电票据、调度记录等材料,以佐证其用电方式、用电量数据的准确性;
无论绿证显示的发电方式是什么、用电量是多少,在核算时都要以企业实际消耗为准。绿证只有和实际用电相匹配时,才有意义、才会影响到产品碳足迹核算。
2.建立严格的追溯机制
绿证信息与用电数据双向验证
杜绝"纸上减排"现象
五
总结
笔者认为,单纯的绿证购买行为并不能成为降低碳足迹的手段,也不能作为企业节能降碳的依据。碳足迹核算一定要以实际消耗为准,如果企业仅是购买绿证,厂区内没有采用对应的用电方式,这就相当于绿证所对应的用电行为并不是在厂区内产生的,自然也不该计入该企业的碳足迹核算中。
以上仅为作者本人观点,欢迎广大读者参与讨论,也欢迎大家分享绿证在实际应用时的具体案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改能源〔2025〕262号)[EB/OL].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tz/202503/t20250318_1396627.html,2025-03-06.
Jiang S, Li Y, Lu Q, et al. Policy assessments for the carbon emission flows and sustainability of Bitcoin blockchain operation in China[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 12(1): 1938.
Rennert K, Errickson F, Prest B C, et al. Comprehensive evidence implies a higher social cost of CO2[J]. Nature, 2022, 610(7933): 687-692.将绿证定位为"验证声明",这其实是作者对证电合一的延续,但具体实际怎么操作,还需要政策文件的官方解读,但从现在看,这个理解有非常积极价值,本质上符合国际碳核算趋势。解答中提及的“绿证不可单独作为减排依据”观点值得肯定,但未必是该政策文件的意图,作者能及时、认真地学习国家最新政策文件且提出自己的思考、能抛出自己观点,供大家讨论,非常值得肯定。
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问题:CPCD用户
解答:
宁志远(上海禾邦认证有限公司)
点评:CPCD平台
来源:蔚蓝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