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公立医院改革创新推动医疗服务全面升级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3 10:11 1

摘要:近日,记者从哈尔滨市卫健委医政处获悉,今年哈市以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契机,紧紧围绕“大健康”服务理念与“让市民满意”宗旨,通过“一院一策”强专科、数字赋能优服务、机制创新固根基,推动全市公立医院改革向纵深突破,为全市百姓健康织起更优质、更便捷

近日,记者从哈尔滨市卫健委医政处获悉,今年哈市以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契机,紧紧围绕“大健康”服务理念与“让市民满意”宗旨,通过“一院一策”强专科、数字赋能优服务、机制创新固根基,推动全市公立医院改革向纵深突破,为全市百姓健康织起更优质、更便捷、更温暖的保障网。截至目前,哈市属各公立医院门诊平均候诊时间下降43.4%。调查问卷显示,患者满意度突破94%,全市医疗年服务群众超500万人次。

AI赋能 构建智慧诊疗新格局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市卫健委聚焦群众“看好病”需求,积极推动市属公立医院构建智慧诊疗新格局。哈市各公立医院以数字技术重构服务流程,推动多学科协作高效化、诊疗场景智能化,实现“数据跑路”替代“患者跑腿”,让诊疗更高效、更精准。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打造患者资料线上预审与专家线下讨论同步、影像大数据整合与病理基因分析同步、多学科方案制定与疗效追踪同步的“三同步”MDT(多学科会诊)数字化平台,副高职以上专家团队为就诊患者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门诊患者当日会诊、疑难病例48小时完成闭环诊断。开展神经MDT查房机制,为疑难重症患者制定优化治疗方案,会诊效率提升40%。

市第二医院坚持搭建“互联网分级诊疗网络”,实现“远程专家协同会诊”“指尖上的病房巡查”“互联网+护理”的贴心服务,覆盖道里、道外等5个区,提供上门采血、鼻饲管护理等11项服务,累计服务846人次。门诊诊室配置扫码墩,方便医保患者支付宝小程序直接缴费,“日结算率”达99.85%。

为了方便患者就医,提高医生日接诊量,市第五医院上线AI智能语音病历生成系统,单份病历耗时下降75.2%,医生日均接诊量提升40%。首创支付宝刷脸支付,患者“一脸付”完成医保结算,告别患者以往流程上的等待。检查报告自动推送至手机,医生可直接调阅,无需现场取片。

市急救中心开发听障人士无障碍报警小程序,实现“文字—语音”双向实时转换,保障听障患者急救响应时间不超过3分钟;推行电子票据,患者用车后3日内收到手机发票,解决纸质票据易丢失问题,满意度提升至98%。

专科筑基 打造特色诊疗新高地

市属各医院立足专科优势深耕细作,通过技术创新、学术引领、区域协同,形成“院有特色、科有专长”的发展格局,让诊疗更专业、更精准聚焦。

市第一医院减重与代谢病中心牵头组建“市体重管理专科联盟”,吸纳43家机构,年均手术500例,通过“远程会诊+巡诊”实现“防—治—管”一体化诊疗体系。今年3月慢病管理中心(北院区)开诊,设置体重门诊、糖尿病代谢门诊等,整合多学科团队提供“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全流程服务,动态调配15个科室78名医师轮值,患者平均候诊时间缩短至15分钟内。

市第五医院脊柱侧弯门诊累计筛查20余万人次,参与编写《中国青少年脊柱侧凸筛查临床实践指南及路径指引》,一年入校筛查35万人次,治疗患儿596人。骨质疏松门诊接诊3810人次,通过筛查干预,骨折风险率下降35%。

市胸科医院呼吸介入科为市级重点专科,开展经支气管镜高频电烧蚀术、冷冻切除术等三、四级手术12项,年培训省内医师300余人,疑难结核病诊断准确率提升30%,成为全国呼吸介入培训基地。

市中医医院开设中医护理门诊,提供艾灸、穴位贴敷等服务,日均接诊30人。“互联网+中医护理”上门服务覆盖哈市5个区,为行动不便患者提供拔罐、推拿等服务,开设中医肿瘤门诊、认知障碍门诊等6个专病门诊,实现“诊断—治疗—康复”全周期管理。

流程再造 构建便捷就医新生态

以患者体验为核心优化流程。记者采访中看到,市属各医院通过布局调整、环节精简、支付创新,减少“跑腿次数、等待时间、经济负担”,让就医更省心、更经济。

市第四医院推行提前10分钟开诊,门诊预约率达51%,平均候诊时间缩至9分钟。采血室从急诊楼迁至外科楼,患者步行距离缩短200米。

市红十字中心医院一站式服务中心实现“挂号—开方—缴费—取药”全流程办理,已服务94299人次。陪送岗专人引导住院患者,找科室时间从15分钟缩至5分钟。产科专家分三级出诊,周末及节假日保证专家接诊,超声科每天开放8个诊室,孕产妇检查等待时间缩短至30分钟。

市眼科医院在退费环节实行“坐等服务”,工作人员代办流程,等待时间从1小时缩至10分钟。

据了解,今年全市各公立医院在改善就医体验上,一系列“暖心举措”精准落地。二、三级医院全面实现“一次挂号管三天”,住院押金按单病种平均个人支付水平调整,397项检查检验结果跨院互认,切实为患者便捷就医“减负”。

市卫健委主任杜平告诉记者,下一步,哈市公立医院将继续加大深化远程医疗网络建设,扩大免陪照护、慢病管理服务覆盖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让公立医院改革的“红利”更多,让贴心的医疗健康服务惠及每一位市民。

哈尔滨日报记者董彤

本文来自【冰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