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水淹开封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15:24 1

摘要:李自成鉴于前两次围攻开封的失利,因而在制定第三次进取开封的战略时,打算围而不攻,等城中粮尽援绝,然后一举而下。开封被围达四月之久,城中百姓无粮可食,死的、被杀的很多,极为凄惨;官兵甚至以人肉充饥,明朝官员束手无策。开封府理刑厅推官黄澍,暗中策划河北官军,使在黄

水淹开封

【简介】李自成鉴于前两次围攻开封的失利,因而在制定第三次进取开封的战略时,打算围而不攻,等城中粮尽援绝,然后一举而下。开封被围达四月之久,城中百姓无粮可食,死的、被杀的很多,极为凄惨;官兵甚至以人肉充饥,明朝官员束手无策。开封府理刑厅推官黄澍,暗中策划河北官军,使在黄河南岸决口,阴谋淹没围城义军,从而保住开封,并把决河的罪责栽到义军头上。

李自成未能及时攻城,又对敌人的阴谋缺少警惕。官军决河以后,义军被淹死一万多人,但开封城及以东大片地区亦被黄水淹没。河北官军派船援救了城中周王及重要官员北去。李自成亦派李岩驶出大批船只,救出城中百姓二万多人。这样,李自成第三次围攻开封亦未成功,不得不挥军西去,徐图进取。

严云京在五月中旬来到黄河北岸

李自成起义军第二次围攻开封未下,在二月间解围。开封巡按和巡高名衡争功,发生不和任浚通过贿赂朝中权臣和得势太监,升转别处做官。明朝廷新任的巡按严云京在五月中旬来到黄河北岸。

睿、杨文岳和左良玉,就要开始围城况已经不妙,义军在朱仙镇大获全胜,击败明军丁启

严云京不敢过河,驻节封丘城内。那时开封情

开封城里的巡高名衡听说新任巡按严云京已到封丘,忙找理刑厅推官黄前来,想趁义军对开封还来合围,派他去封丘,催严云泉能够早日来到开

这黄在抵御义军第二次围攻开封时,表现得精明强悍,并善于周旋于周王府、各上宪和陈永福等武将之间,而变为一个红人。他宫虽不大,实权却不小,带着少数亲随出了开封北门。

这时,开封北城与黄河之间可以畅通无阻。黄澍在南岸柳园渡渡河,来到封丘。

见严云京之后,黄转述了高名衡之意。严云京借口说:北岸只有总兵个从善三千人马,过河无济于事,不如留在封丘,可以调集援军,从北岸救援开封;也容易征集粮草,接济城中。

黄在封丘住了三天,同严云京研究了形势。他们认为:闯、曹大军有几十万。能战的精兵约有十万。朝延要想救援,也是力不从心。而开封人口众多,粮食都靠外边运来,一旦被围日久,很难固守。

黄建议:万一城中危急,便请严云京派兵从南岸朱家寨附近开河堤,用黄水去淹死闯、曹大军,至少使他们不能顺利围城。为着不张扬出去,他们用了一个代号,称这个办法为「王癸之计」。

此后不久,义军便从四面包围了开封。五月二十四日晚上,李自成召集少数亲信文武开会,研究围攻开封的战略,以及今后如何搞好同曹营的关系。

会议到三更才结束。李自成等大家散后,拉着李岩问道:「林泉,你今晚很少说话,不知有何妙策?」李岩答道:「只有一件事情,大家刚才都忘了。」

自成问他什么事情。李岩道:「应该向开封城内射进告示,劝谕官绅及早投降。就说大帅体上天好生之德,围而不攻,以待开门投降。如敢顾抗,破城之后,寸草不留。」自他代「晓谕」。

李岩回到驻地,提笔写道:「奉天倡义文武大帅李示,仰在城文武军民人等知悉。照得丁启睿、杨文岳、左良玉已被本营杀败,黄河本营发兵把守,一切援兵俱绝。尔辈如在签中,待死须臾。」

「如即献城投降,除周王一家罪在不赦外,文武照旧录用。如敢顾抗,不一鼓破城,寸草不留。本大帅体上天好生之德,不忍攻:先此剀切晓谕,以待开门来降。慎执述,此谕。」

第二天上午,李岩来到大帅驻地阎李寨,把「晓谕」交给自成过目,自成频频点头,要中军吴汝义派人抄写二十份,用响筋射进城中。

「晓谕」是用白绵纸写的,义军在傍晚时候射进开封。官兵中有人捡得后,立即送交黄。

黄看了李自成的「晓谕」,吃惊不小,忙找幕宾刘文商量。这刘文在刀笔吏中是个人才,黄为心腹,问他射进城中的响箭齐没有,刘文说:「能够找到的都找到了,共二十支。」

黄叮嘱道:「万不能漏掉一支。这是闯贼要的诡计,用以煽感军民,倘有一支流到军民手中,人心乱了。」刘文说:「我已经以抚台大人名义传谕全城:凡拾得响箭者立即上交,不许私看私藏。」

黄这才放心,重新把「晓谕」再读一遍,仍然感到每一句话都震撼着他的心。开封确实成了一座孤城,粮紧援绝。朱仙镇官军大败,又在传说李白成广行仁义,使民心十分不稳。

黄澍早已想出一条毒计,等开封围紧时,掘开黄河淹死义军,并把据河的责任裁在李自成身上。他要刘文篡改晓谕。刘文起先怕掘开黄河,开封及以东大片土地尽成泽国,但最后还是被黄说服了。

他将晓谕中提到周王的那一句话去,怕是会引起姓同感。又将「如敢顾抗,不日一鼓破城,寸草不留」改为「不日决黄河之水,使尔等尽葬鱼腹」,并添上「本大元帅恐伤天和,不忍决」的话。

两人正密谈

两人正密谈着,一个仆人匆匆进来向黄澍察报:「抚台衙门派人来请老爷去,陈将军和各上宪已经都在那里了」。黄点了一下头,盼咐准备轿。

然后将李自成的「晓谕」和伪造的「晓谕」都带在身上,由仆人提着亮纱灯笼在前引路,上轿而去。

到了抚台衙门,黄见高名衡和陈永福,把当前的困难提出来,问两人有何妙计应付李自成的围攻,并上真假「晓谕」。高名衡忧心如焚,屏退左右。

陈永福和黄相对无言,一则因为局势确实严重,并无善策可筹;二则他们都希望先听听别人的主意。高名衡叹了口气,望着陈永福说:「陈将军前两次守开封,深得朝廷褒美。不知今日有何善策?」

陈永福心中十分焦急,觉得固守开封实在没有把握,但他不能明说,冷静地答道:「只要军中有粮,军心就不会变,就可以使开封稳如泰山。」高名衡说:「怕的是围困日久,外无接济,粮食断绝。」

陈永福说:「万不得已,宁可多饿死一些百姓,不能使将土饿着。一旦军心不稳,散镇也无能为力。」黄不满意他的话带要,但也不露于辞色,主张由官府发银买粮,先筹措五千石,以救眉急。

正在谈话,陈永福的中军忽然来:「据南门、宋门守将来报,禹王台与大堤外火把流动,似有大股贼兵正在调遣,准备攻城。」

这消息使高名衡、黄樹、陈永福都感到吃惊。黄澍脱口而出:「没想到闯贼这么快就准备攻城。」陈永福马上起身告辞,赶往城头察看。

高名衡又同黄密谈了一阵,把买粮食和处理粮价的大事交给黄经管。黄离开巡抚衙门,在家人和衙役的簇拥下赶回理刑厅。

黄决定严办几个粮商,压住风。六月初的一天,他很快查明南门坊粮行的掌柜李遇春是全城粮商中的一个头儿,便亲自带领兵丁,突然包围了李家粮行,把李遇春捉走。

李遇春被绑在十字路口,见黄左右有好些人,只得向黄磕头哀求,表示愿意献出几百石粮,只求饶他一死。

黄大声呵斥道:「我今天不罚你粮食,就罚你一颗人头,以平民。还要你做样子,看哪家粮商再闭门停售,哄粮价。」当场,他下令将李遇春砍头。

杀鸡训猴,果然各家粮行暂时不敢关门停售,但每日出粮食不多,稍售一些就不了。家家粮行前拥挤不堪,每天都有人被踩伤,甚至打架斗殴,也有被打死的。

这天晚上,黄回到家中。姨太太柳氏向他撒娇,请释放门大街源昌粮行的柜赵万金。黄澍说:「他闭门停售粮食,我没有杀他就算不错了。」

柳氏说:「还不是因为粮食少,流贼围了城,他停售,你给我一点情面,把他释了吧。」黄做了个手势:「至少得罚他八百两银子。」

柳氏替赵万金说情,要求减到五百两,自己还得拿一半。黄笑道:「你是不是另外拿了他的银子?」柳氏也笑了一下:「对老爷不说假话,他送了点小人情。」

黄澍第二天便释放了赵万金。城里粮食越来越紧张,老百姓每日仅能一餐,各处野草也被挖。他们听说闯王人马军纪很好,天天盼望闯王进城。

官府看到这一点,便想了个假仁假义的办法,从六月七日起在东岳庙施粥三天。初七天不明,东岳庙东西长街上已挤满了人。那躺在地上和靠着墙而坐的都是已经饿得没有力气的饥民。

东岳庙的粥棚附近,一片哭声、骂声、惨叫声、厮打声。初七这一天,老弱和儿童被践踏死的有几十人,伤踏伤的有几百人;很多人等了一整天,领不到一碗粥,倒卧路旁,呻吟哀呼。

第二天,黄派出一名典史,带着许多衙役和丁男维持秩序。但情况仍然很乱,倒伤的人还是不少。初九又施了一天粥,以后就停止了。

李自成又派人写了几十张晓谕射进城中。大意是说:自明日起,每日日出后放妇孺老弱出五门采青,日落之前回城;义军巡逻游骑不再到大堤以内,对走近大堤者妥为保护。

一批妇女、儿童出来采青

隔了两天,城里果然放出一批妇女、儿童出来采青。李自成和宋献策在一群骑兵的簇拥下来到大堤上巡视。宋献策遇到一位名叫霍婆子的妇女,问她家住哪里。霍婆子说:「在南土街的西边不远。」

宋献策问:「你为什么不出宋门、曹门,也不出南门,非要穿过大半个开封城,出新郑门来采青?」霍婆子说:「我怕出宋门、曹门或南门会遇见别的人马,不像你们闯王部下怜悯百姓。」

宋献策和李自成互相望了一眼,明白了她的意思,笑了一笑。

宋献策对霍婆子说:「你放心吧。现在五门外驻军的军纪都很好。闯王有严令,不许一兵一卒进入大堤之内,违令者罚。倘若调戏采青妇女,立即斩首。」霍婆子感动地走了。

黄怕百姓们受义军影响,放了几天,又关闭城门,派人去河北通知严云京,请他派兵掘河。过了两天,全城哄传昨夜李自成掘了黄河,要将开封全城军民淹死。

中午过后,一道黄水过了大堤缺口,向东南方流来。水势不大,分明大河水枯,不能为害,百姓们纷纷议论:「李闯王到底为何要灌城?他要抢夺财物,把城淹了有什么好处?」

下午,黄带着几名亲信,登上西北城角,观看水势。这水流缀而小,既不能淹没城外军,也不能使李自成在阎李寨的军粮受损。相反,大堤内外有不少义军到水边观看,饮马。

直到六月二十日,水才停止流来。黄澍派人出城打探,说是李自成派人将决口堵死了。为了安定城中的民心,六月二十三日上午,在曹门坊开始廉价售粮。黄骑了马前去察看。

到了曹门坊,只见人群正在拥挤吵嚷,黄呼喝着大家不要闹,可是谁也不理会。他看到一些年轻有力气的人跳到别人肩上,才买到一点粮食。没有力气的就只好被人挤倒,一点粮食也买不到。

他又看见一群官兵乱打百姓,冲到前边,强行买粮。百姓不服,不肯让路。官兵动手乱打,不少百姓被打伤,吵闹更加厉害。一时民情酒,几乎要发生兵民互斗。

黄平时官气足,容易。他现在知道人心浮动,军心不稳,如果处稍有不慎,容易成大祸。他不敢随便弹压,只喝了句,就赶退回,打算绕道进入发粮食的后院,找人商量。

这时,巡抚衙门王巡捕前来找他,说抚台大人请他立刻前去,有要事立等面商,黄只得随着王巡捕,策马向巡抚衙门奔去。

进了巡抚门的内书房,黄向高名衡、总兵陈永福、布政使梁炳见过礼后,高名衡传达了周王殿下的「钩谕」,要文武臣工,矢明,打退贼进攻,并要他们「安抚百姓,安抚军心」。

高名衡调转话锋:「目前闯、曹两贼不和,曹操常有投降朝廷之意,倘若令其互相猜疑,他们的攻城力量就会减去一半。如果说动曹贼投降,则闯贼将不战自败。」

陈永福觉得仓卒间也很难使离间成功。高名衡又说:「我们粮食然困难,但流贼人马众多,粮食也有很大困难。这时如有援军前来,或设法断绝流贼运粮之道,流贼也就不能长围开封。」

陈永福说:「今日并无援军前来,没人去断流贼运粮之道,奈何?」经他一问,大家都觉束手无策,有的摇头,有的叹气。高名衡说:「朝廷将派侯恂为督师大臣,不侯大人会到封丘。」

这个希望又被陈永福否定了。他说侯大人手中无兵无将,很难指望,接着说:「目前唯一可靠的还是我们守城的军民。只有守城军心民心不散,有粮食吃,才能保开封不落人流贼之手。」

话题又转到粮食,高名衡问黄有何善策。黄说:「请大人明文规定,三、六、九日散兵粮,余日让百姓籴。兵丁平日不准下城,下城立斩。」大家一致称好。

转眼之间,到了七月中旬。城中开始天天有人饿死,而且死亡率来愈高。有钱人家买中药吃,穷人提老鼠吃,老鼠吃光了,吃虫,吃婧,发展到人吃人,开封城已变成一座地狱了。

城中兵丁有几次在夜间从城上绑下来,窜到附近村子里杀戮一些百姓,割下首级带回城内,一方面作杀了「流贼」向上官报功,另方面又可将人头卖钱,供人煮吃。

有的兵丁被义军捉到

有的兵丁被义军捉到。李自成从他们的口中知道城中的各种实情。估计这样下去,要不了很久,城内就会发生兵变,民,开门投降。但是前义粮草也很紧张。

高一功在附近几个州县打到了二三千石粮食、豆料,尚未运到。李岩出去征集粮草,也很困难,老百姓都逃光了。最使李日成担心的是,曹营将士因为粮草日渐困难,军心有点不稳。

正在谈论间,只听见一阵马蹄声来到大帐外面,随即看见李过神色严重,匆匆地走了进来。李自成问他有什么急事,李过说:「现有重要军情,我不得不亲自跑来。」

高一功问:「什么重要军情?」李过挥退帐外将士,然后小声说:「曹操已经归顺朝廷,跟开封城里的高名衡有了协议。我们近来常常担心此事,不想果然拿到了把柄。」

李自成问他拿到什么把柄,李过正要说明,忽然一个亲兵进来禀报:「曹帅驾到。」

大家赶快起身,出去迎接曹操。宋献策拉了一下李自成,小声说:「一定要如同平日一样,不可露出丝毫形迹。」

曹操已经下马,面带微笑,昂然向大帐走来。众将领见他一人前来,也都明白他要同闯王说体己话,所以寒暄之后,都退出大帐。

曹操偏偏把宋献策拉住,说:「你既是我们大元帅的军师,也是我的军师。你可不要见外,我有时也要向你问计。」献策哈哈大笑:「只要曹帅相信我,定当竭诚代筹。」

李自成问他有何要事商谈,曹操表示为难说:「这话我想了两天,看来非亲自说不行。将士们因近日粮食困难,私下里纷纷议论,军心有点动。我那里二十万人马,请大帅设法补足粮草。」

闯王说:「给你想办法,不用你在将土面前弯腰作揖。」曹操大喜道:「好我的李哥呀,你的确是非凡人物,这两天把我忧愁坏了,可在你眼里竟然不像一回事儿。粮草什么时候可以给我。」

自成说:「暂时先给你两千石粮食,三百石豆料,供你急需,随后就会源源接。草是困难的,你自己也想想办法。」曹操喜出望外:「我知道你不会待将,有两石粮食可以救急。」

自成笑了一笑,问他为什么不带军师来。曹操说:「我是准备来挨骂的。吉子玉不来,你骂我几我回去装在箱子里。如他一道来,万一传出去,我的面子不好看,还会引起将们许多言。」

宋献策笑起来,一面称赞他精明过人,一面又指出有一点他竟没有想到。曹操问是哪一点,献策说:「你没有想到大帅不但不骂你,反而因为你说了实话,对你更加尊重。」三个人都大笑起来。

这时,开封城内的官兵向城外打炮,李自成邀曹操一道走上大堤,看动静。果然五门都有隆炮声。闯王视地一笑:「这叫作望乡台上打鼓,不知死的鬼。」

自成一回大帐,派人将李过找来,问他曹操暗降官军可拿到什么证据。李过说:「我们今早到一个城中出来的细作,在他身上搜出一封高名衡写给曹操的书信。」

闯王把密书交给宋献策读。献策读道:「……接将军密札,已悉转祸为福之举,又见大炮炮口向上,不伤我军,足见真诚。本院已飞朝廷,拜封当在旦。所约之事,仍照密计而行。」

刘宗敏骂道:「果然是反复无常。」但他忽然想到也许其中有诈,便问审间过没有。李过说:「奸细确是城中的,说的城内情况都对,但是否和曹有,还是衡用的间计,很难断定。」

闯王问了捉到奸细的过程,并让大家对这事琢磨磨,说:「看来才前还没有投降,八成是高名衡用的反间计。不过我们也不得不小心点,以防万一。」

郝摇旗前来向闯王禀报

大家正继续谈话,郝摇旗前来向闯王禀报,他的部下在离黄河二三里的地方,捉拿了五百个替官兵运粮的百姓,已押到老。自成问他如何处置。

招旗说:「我们没有粮食给他们吃,不如全部斩首,将尸首扔进黄河,使北岸和下游的官军看见,以后再也不敢派人向开封接济粮食。」自成为营的事正在心烦,点头说:「你处置了啦。」

郝摇旗马上站起来,像一股旋风,大踏步走出军帐。见秀忽然说:「不行,请闯不要这样置。」自成猛然抬起头来,问道:「玉峰哥,难道这样处置不行吗?」

见秀说:「老百姓并没有罪,是被迫给开封送粮,杀了他们会失去老百姓的心,请闯王立即下令,命郝摇旗将他们饶了,放他们回家。」牛金星和李岩都支持他的意见。

自成对汝义说:「你迅派人骑马追上播旗,命他饶了这五百百姓。每人剁去一只右手,让他们知道这事以后万不能做。」田见秀仍不平静,剁了右手怎么谋生,但看看闯王神色,已很难再劝了。

自成问见秀:「你从城东来到这里,有什么要紧事?」见秀说:「山东总兵刘泽清带了五千人马,来救开封。一股沿黄河南岸陆行而来,一股乘大船逆水西来,今日可到柳园渡,打算救援开封。」

于是话题转到了如何消灭刘泽清,纷纷献计。议论了好一会,自成要见秀回去,将人马暗暗向北移动,坚决不让官军出城,严防开封官军出北门与刘泽清会师。他另外又作了周密部署。

七月十四日,刘泽清的一营人马,在柳园渡过河,刚到南岸,准备立。义军小将张命令部下点燃二十尊大炮,从东、南、西三面猛轰。

义军骑兵在刘宗敏的指挥下,以雷霆万钧之势猛冲猛杀。刘营将士中炮死伤很多,争相夺船,溺死的不计其数。监军御史王拿着尚方剑立在大船上督战,但败局已经不可挽回。

本来,城中官绅军民事先听说刘泽清来援,异常振奋。他们还来不及出城会合,在北城上看到义军如何进攻,刘如何溃败,有人不禁放声大哭。从此以后,开封居民再也不盼望援兵和粮食接济了。

围城快满四个半月。这天是九月十三日,天气转晴,街上很少行人,狗、猫甚至老鼠、飞鸟都没有了,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好似一座地狱。

连周王府也已绝粮。周王这两天常在宫中哭泣,可是各家郡王、奉国将军纷纷前来哀求周王,要他周济他们一点粮食。周没法,唯有相对流泪。

驻守封丘的八府巡按严云京心急火燎,无力援救开封,常常站在黄河岸上观看水势。第一次据河是在六月十四日,偏偏那时黄河水,水势平缓,对义军毫无伤害。

进入九月以来,秋雨连绵,河水暴涨,滔滔洪水,奔流冲刷堤岸。这正是决口淹敌的好机会,可是开封城内偏偏没有消息。严云京天天等候着开封来人,总是等不到。

九月十四日黎明,严云京被仆人叫醒,说是从开封城中来了一个下书人,带有开封府推官黄的蜡丸书,要当面递给巡按大人。严云京一听,赶快衣下床。

下书人被带进屋里。严云京对着灯光,破了蜡丸,只见小小一张纸片,那是黄的笔迹。写的是:「全城绝粮,溃在且夕。壬癸之计,速赐斟酌。己力竭,朝不保夕:北望云天,跪呈绝笔。」

严云京把这几句话反复看了三遍,纳人袖中,又向来人问了开封城中的情形,连连叹气。他本想写封回信,安城中军民之心,又怕被「流贼」抓到,泄露机密,决定把下书人留下。

严云去封丘城外,总兵量,并把黄的密书给他看了。下从善在官场中日子较久,很清楚文官们互相推诿的习气,故作不解地问:「大人,这书子里并没有说明要我们采用什么办法啊!」

严云京说:「书子里的「壬癸之计」,就是派人偷决河堤、水淹贼之计。这是我同黄推官约定的暗语,以免泄漏。」下从善说:「倘若决口,流贼固然被淹,开封也要同归于尽不可不慎。」

两人又商谈了一阵,最后决定请示督师大臣侯恂。那侯也是束手无策,又不敢明确表态。不决,开封不保;决了,开封以东尽成泽国。前后都要受朝廷严惩。他只好叫严云京和个从善斟酌行事。

李自成召集了由主要将领参加的会议

就在这天的早上,李自成召集了由主要将领参加的会议。他知道近来土气低沉,传出了不少怨言,而曹营的情况更坏。他要大家讨论如何处理人城后的各种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好跟曹营的关系。

由于讨论的问题十分重要,今天的会议特别关防严密。通往大帅府的路径,不许随便进出。就在这时,王长顺带着一位农民老赵来到门口,却被两个哨兵挡住。

王长顺说:「我今天有机密大事,必须马上禀报闯王。」那哨兵陪笑道:「今天吴中军一再嘱,不能随便放人进去。」王长顺让步说:「我不去元帅大帐,只当面同吴中军谈一谈。」

兵放他和那老赵进去了,遇到第二道岗啃,王长顺又被挡住。他说:「我知道闯王正在商议机密大事。我不去大帐,只要见一见中军。」啃兵要他等一等,转身进去传报。

不一会,兵来说:「吴中军现在事情很忙。」王长顺恼火了:「你告诉吴中军,我是为全营的吉凶安危,也为几百万老百姓的性命来的。」

峭兵一看王长顺动了火,忙说:「你老等一等,我再去报吴中军,行不行?」王长顺也知道目前情形确非昔比,要见闯王,必须传报,便说:「这是新规矩,不能怪你。好吧,你速去传报。」

过了一阵,那个哨兵和吴汝义的亲兵头儿一同出来。亲兵头儿对王长顺说:「吴将爷吩咐,说他眼下不得闲,请王大伯留客人吃午饭,吃过饭再来见吧。」王长顺只好带着老赵退出。

王长顺回到自己的营寨,离吃午饭时间还有一会,便和老赵骑马奔向黑岗口,望着大水。黄水不断地翻滚打旋,水面上冲来各种死尸、树木和木料,随着浪涛浮沉。

向远处望去,有十几条大船和许多小船沿着北岸向西边驶去。船上载着下从善的步兵和大小火器以及几千斤火药,准备破坏南岸的河堤。王长顺以为是官军运送粮草的船只,并不在意。

老赵说:「你看这水面要比堤内平地高得多,要是一旦决口,就不可收拾啦。」王长顺第一次看到黄河水,奔腾汹涌,感到害怕。他想:如果官军再像六月间在朱家寨决一个口子,可就了不得啦。

两人回去吃了中饭,再去阎李寨求见闯王。王长顺进了门,先找双喜,说明来意,双喜说:「黄河北决口,将会造成大难,请你立刻报闯王。」

双喜进去以后,会议没有开完,无法报。一直到会议结束,自成送曹操吉走出门时,王长顺急了,跳起来就要去向他报,双喜忙将他拉了一把,劝他莫急。

自成回到大帐,王长顺冲进去说:「闯王,我找你好趟,好不容易找到你。我有大事,特来向你当面禀报。」自成微笑道:「刚才双喜已经跟我说了,黄河水势很大,怕的是岸有险。」

王长顺说:「大元帅,你要马上派人到河堤上去。万一黄河决了口,后悔就来不及啦!」自成因要到禹王台去部署军事,便对吴汝义说:「你派一个得力头目晚上率领五百人到堤上巡逻。」

王长顺大失所望,这五百人遇到决口,如何能够抢救!他大声说:「王,五百人太少了!」可是闯王等人的战马已经出赛,飞驰而去。

自成去南门外繁塔寺,和田见秀、李岩商量人城后如何救济饥民的事。谈起黄河秋讯,自成说:「今天王长顺来找我,谈起护堤抢险,我才注意起来。堤上原有一千人。今天加派五百人。」

李岩说:「五百人太少,至少得派几千步兵,携带头和锹,还要准备许多箩筐,草包。黄河的事,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我看这事十分紧急,必须立刻就办。」李自成打算立刻回老营下令。

田见秀劝他吃过晚饭再走,先派一个人回去传令。自成说:「不,那样他们不会重视,我要亲自回去。」说罢,带着亲兵,在苍茫的暮色中向西北奔去。

回到老营,李自成命令谷英,立即率领三人去守护河堤。谷英不敢怠慢,派下国宝、白鸣鹤各先率五百骑出发,到黑岗口一带加强巡逻。他自己派人寻找各种抢险工具,打算更时候赶往河堤。

二更光景,有二十多只大船和一些小船越过黑岗口继续向东。刚到黑岗口堤上的丁国宝,看到了这些船影,只想到是前来骚扰的敌人,没想到这是前来偷决河堤的。

官军的船队到朱家寨堤外停下,准备靠岸。守堤义军发现,立刻向船上射箭,同时拼命敲锈报警。官军由下从善指挥,并不呐喊,只是连续向岸上射箭。义军和民工本来不多,这时纷纷中箭倒地。

丁国宝率领二百名骑兵赶到,一齐放箭射向船队。敌人也有伤亡。敌船见不能靠岸,便退到河中间,突然发射火器。义军处躲避,伤亡不小。

丁国宝命令弟兄们全体下马

丁国宝的坐骑也中炮倒下。他立即跳起,命令弟兄们全体下马,死守河堤。这时,有一只敌船乘机靠岸,有三四十个官兵跳上河堤。

丁国宝挥舞大刀,奋力砍死两个官军。他的左臂也被一箭射伤。弟兄们在他的鼓励下奋勇厮杀,将已经登岸的官军杀死一批,余下的逃回船上。

船上第二次施放火器,比第一次更加猛烈。丁国宝中炮倒下,左右弟兄也死伤殆尽,丁国宝竭力呼喊:「守住河堤!守住河堤!」

一声未了,他被敌人一枪刺死。官军纷纷上岸,利用堤上的草包,麻袋堆成一道墙,分出一百多人用头和铁锹挖掘河堤。

丁国宝留在黑岗口的三百骑兵听到朱家寨传来的喊杀声,立刻奔来增援。但是官军凭借草包、麻袋堆成的堡垒施放火器和箭,使义军无接近。

带队的头目另生一计,分出几十个人下到河堤里边,向握口的地方奔去,准备赶走掘口的官军。可是他们人数太少,堤上又不断往下射箭,这一计又失败了。这位头只派人飞马向老求援。

这时,中间掘堤处的官军不管两边战斗如何激烈,仍然埋头掘堤。堤中间的洞已有五尺深,比堤外的河水还要低三尺。官兵把一个装满火药的坛子放到井中。

阎李寨的谷英得到报,立刻率两千步骑赶往朱家寨堤上,可是已经晚了。官军点燃了引线,只听得轰隆一声,河堤崩塌了,洪水冲进缺口,向堤内猛灌。

谷英身先士卒,抢堵缺口。河堤炸开处很快被黄水仲宽,两边不崩塌。朱家和附近的村传来一片惊呼救的声音,村民扶老携幼,奔逃性。

李自成亲自率领五千人赶来抢堵朱家寨决口。将士们抱着或抬着大石头,草包和麻包,拼命地往决口处抛下。但是所有沙土包和石头,一抛下去就被凶猛的洪水冲走。

正在纷乱之间,王忽得禀报:敌人在狼城岗马家登岸,杀少数巡逻军,掘了河堤。

自成大惊,正想分兵前往抢救,忽然又来禀报,说黄水从狼城岗附近冲过马家案,直向阎李寨方向汹涌奔流,势不可当。在突然之间,这位常在战争危急时保持镇静的统帅,竟然侯情失推了。

过了片刻,他下令迅速撤兵,派一名小校去通知曹操,同时派出五十多名骑兵,分头向各处闯、曹两营的驻军传令:分别向中牟、通许、朱仙镇撤退。又命谷英立刻整顿堤上的步骑兵撤退。

下过十万火急的命令以后,李自成带着宋献策、双喜和亲兵们,疾驰回营。他深悔自己对黄河不该大意,又后悔在八月底之前竟错过了攻城机会,致有今日!

洪水发出万马奔腾般的巨大声响。李自成侧首望过去:洪水正在淹没朱家寨和附近的许多村庄,无数房屋正在倒塌,漂在水面的草屋顶上坐着逃命的人,木料和家具漂在水上,人和牲口漂在水上。

他向右望去,却没有看见洪水。各村庄的百姓扶老携幼,牵着牲口,逃离家门,向附近高处奔逃。自成想着一年半来三次攻开封,前两次都受了挫折,第三次竟得到这样结果,十分痛心,几乎落泪。

马家寨和朱家寨的河堤被官军掘开之后,两股黄流汇合一起,发出巨大的声响,仲向东南,开封城中的官绅军民,凡是走得动的都登上北城、东城,西城观望势,下午申时右,黄水近城墙。

陈永福和黄都站在北城上。黄最关心的是闯、曹人马是否淹死。当他看到有的军被黄水没,人马的尸体浮在水面上的时候,不禁拍手称快:「好了,上天保佑,开封得救了!」

士兵们早已饿得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可是,黄昏以后,黄水开始从北月城门的缝隙中人月城。黄立刻督率兵,堵塞月城缝隙。士兵们早已饿得一点力气都没有了,黄泼口大骂:「谁不用力,一律斩首:用力的,重重有赏!」

在黑沉沉的门洞中,有人骂道:「妈的,你王八蛋还这么凶,有本事自己来堵堵看。」有的骂道:「开封城中的百姓都快死完了,你赏老子一万两银子,也一粒粮食买不到。谁要你的重赏!」

目城门内的水里深了,有的人英在没有力气,在水中倒了下去。有的人发出呻吟,大城门内也有水灌进来了。黄躁脚大骂,下令将大城门赶快堵死,免得大水进来时堵塞不及。

有几个士兵气极了,决心和城里的亲王、郡王、官绅老爷们同归于尽。他们在黑暗的月城门洞里,挪去中间沙包,抬掉腰杠。洪水凶猛地冲了进来,三个士兵立刻被水冲没了。

洪水很快又冲开了大城门,奔腾咆哮。高名衡和陈永福立刻派了一营官兵来,交黄指挥,要不顾一切,堵塞北门。然而人人饥饿,个个无力,着奔涵咆哮的黄水,毫无办法。

到了九月十七日夜间,城里的大水有一人多深。官员们和家眷都逃到北城墙上。周王和他的家属一起上了紫禁城头。黄忧心如焚,本指望水淹「流贼」,想不到自微砖头自僅脚,而且罪责难逃。

十八日早晨,高名衡诸重要文武来议。他说:「如今要赶快差人到北岸求救。我守土有,死不足借。但周王殿下及数百口宫眷必须救出,官绅军民必须救出去。」

黄说他已派了两名家人泅水过河求救。高名衡问:「如此大水,茫茫无边,如何能够到达北岸?」黄说他的家人深习水性,可以到达北岸。别的官员愁眉苦脸,声叹气,没有一个人说话。

高名衡无可奈何地说:「我们只好等着吧。我想侯督师大人和严巡按大人不会不想法来救我们。」大家听了,纷纷点头。会议在束手待毙的气氛中结束了。

他们眼巴巴地望着北岸,将近中午,忽见二十几只大船疾驶而来。有人叫道:「好啦好啦,北岸派船来啦!」当大船离北城还有半里之遥时,黄已认出站在第一条船上的官员就是王燮。

船队靠近城墙里边,王燮登上城头。黄早就等候在台阶口。两人就一把拉住手,哽咽得说不出话。王燮问周王何在,黄回道:「周王在紫禁城头,宫眷安然无恙,等待河北来救。」

黄领着王燮去见高名衡。高名衡拉住王燮的手,一面流泪,一面说道:「你来得好,大家都在盼望北岸来救。」王燮看见开封城中一片大水,各位官员绅都城头,狼堪,不觉伤心痛哭。

王燮见过周王后,先将周王和各郡王、奉国将军及宫眷等六百余人送上大船,然后将一些文武大官也送上大船。还有百余条小船,装载一些地位稍低的官员和绅。自然一共也装不了多少人。

黄樹大声吆喝:「从今天起不断地要派船接。」有些绅上金银珠宝,请求让他们上达,没有能够上船的哭哭叫叫,争喊着「救命!」请大家不要惊慌。

纷乱的情况好了一些。黄说完,大大小小的船只纷纷出了北门。城头上、屋脊上、树梢上,一片哭声和叹息。

黄河决口之后,义军被淹死一万多人,骡马也损失数百匹。二十一日晚间,李自成派人找李岩来老营议事,要李岩负责抢救开封城中的难民。

九月二十五日下午,准备好大小船只和许多木筏,识水性的将士挑了三四千人,归李岩指挥。号炮三声,船队直向开封进发。

进城以后,李岩看见黄水中到处漂着死去的大人和小孩,尸体都肿得很大,发出臭气,上面布满了苍蝇。他没有想到自己的父母之邦河南首府竟然毁于一旦,心情十分激动。

李岩的船队分成五路救人。他自己亲自率领的十条大船、十五条小船和两只森筏,在东岳庙杀死了一群强盗,夺得了一只木,救了大殿脊上的人,再继续往西。

船队行经鼓楼,他听见上边有凄惨的哀号和求饶声,赶快率领将士登上鼓楼救人。在台阶的尽头处,冷不防窜出五个男人手持刀剑向他砍来,几乎将他砍伤。

李岩一飞脚踢中了当面大汉的右腕

李岩来不及拔出宝剑,一飞脚踢中了当面大汉的右腕,使大汉的钢刀飞出几尺以外。他的随从们武艺都十分精熟,在仓卒间拔出武器迎战。

双方格斗了一会,义军很快将五个坏人全都杀死,又进入鼓楼,抓住其余的三个坏人。鼓楼上的难民有一百多人,多是老弱妇女,被这八个坏人控制起来,搜走钱财,想杀就杀。

全难民没人认执着,但是看出来他必是李闯王的一员重要将领,环跪在他的周围痛哭,求他救命。

李岩命亲兵将那三个人立时斩首,投尸水中,并将难民们送上大船和木筏。他留在鼓楼前的平台上,凭栏望着满城大水,到处漂着死尸,不禁满怀悲怆,几乎痛哭。

他走进鼓楼,从锅灶前拾起一根木柴余烬,在墙上迅写诗二句:「洪水滔兮京沦丧,百姓沉没兮我心悲伤。」然后转身退出,挥走下鼓楼。

李岩在周王府午朝门与巡抚衙门之间遇到两起抢劫的官兵,打翻了其中的三只兵船,其余选掉了。

三天之内,开封城内留下的二三万难民,全被抢救到朱仙镇去。李岩纵目四望,看不见洪水边际。他想:如果闯王在八月下旬攻城,大概不会有今日之事。他难过地登舟西去。

本故事到此结束,文字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的,看客如果有啥想法,在评论区可以讨论起来哟!

来源:谁还不会讲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