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蔡国庆老师的国庆加班8天”,这场乌龙炸出的何止365个笑话!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3 15:32 1

摘要:9月下旬的社交网络像被按了混乱开关:一边是艺术家蔡国强在喜马拉雅山海拔5500米处点燃的“升龙”烟花,在夜色中画出金色弧线;另一边是歌手蔡国庆的抖音评论区里,满屏“污染环境”的质问,有人甚至嘲讽他的《三百六十五个祝福》成了“365个炮仗”。

9月下旬的社交网络像被按了混乱开关:一边是艺术家蔡国强在喜马拉雅山海拔5500米处点燃的“升龙”烟花,在夜色中画出金色弧线;另一边是歌手蔡国庆的抖音评论区里,满屏“污染环境”的质问,有人甚至嘲讽他的《三百六十五个祝福》成了“365个炮仗”。

直到粉丝甩出“放烟花的是蔡国强,送祝福的是蔡国庆”的对比图,这场横跨艺术圈与娱乐圈的乌龙才露出荒诞底色,随之而来的“骂错人国庆加班8天”的调侃,更让事件在玩笑与严肃间反复拉扯。

没人能想到,一场耗资不菲的艺术项目,最终以“认亲失败”的戏码引爆流量。9月19日傍晚,蔡国强团队与户外品牌始祖鸟合作的《升龙》项目在江孜热龙地区启动,三幕烟花沿山脊次第绽放,试图勾勒巨龙腾跃的意境。

但这片被藏文化视为神山的土地,显然容不得如此剧烈的惊扰——爆破声刚落,关于生态破坏的质疑就冲上热搜。有网友晒出现场照片,发射架固定处的草皮被掀开,裸露的土块在风中散落,更有人指出“这里的草毡层10厘米要3000年才形成,一旦撕裂百年难恢复”。

愤怒情绪需要出口,却在信息的岔路口拐错了方向。不知是谁先在搜索框里敲下“蔡+烟花”,歌手蔡国庆的名字竟排在了前列。

于是,那些没耐心核对姓名的网友,直接将怒火泼向了常年以温和形象示人的歌手蔡国庆。“真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祝福别送了,先赔草甸吧”,不堪其扰的蔡国庆只能关闭评论区,成了这场生态争议里最无辜的“背锅侠”

粉丝的澄清来得及时又好笑。有人制作了对比海报:左边蔡国强站在烟花现场,配文“炸山的艺术大师”;右边蔡国庆拿着话筒,标注“送祝福的歌唱家”,在下方还加了一行小字“俩蔡差着一个‘强’,别再骂错了“。

这张图迅速传开,#欠蔡国庆老师365个道歉#的话题很快爬上热搜榜,评论区里全是“认错人”的自嘲。不知是谁先开的头,结合蔡国庆的经典歌曲造起了梗:“骂错人的国庆加班8天,补回没核实信息的错”“蔡老师撤回365个祝福,改发加班通知单”,甚至衍生出“无薪加班”“假期清零”等花样调侃,连路人都跟着说:“这下好了,以后听到《三百六十五个祝福》满脑子都是加班”。

玩笑归玩笑,当“加班梗”的热度盖过事件本身,那些藏在烟花灰烬里的严肃问题才更显刺眼。首当其冲的是青藏高原那道难以愈合的生态伤口。

蔡国强团队和始祖鸟一开始宣称,烟花用的是“生物可降解材料”,还制定了“引导动物离开”“事后清洁”的方案,但这些说辞很快被专家戳破。植物学家顾有容直接指出,高原氧气含量只有海平面的40%,低温干燥环境下,所谓的可降解材料可能“第二年还在原地”,更别提烟花里的色素若含重金属,下雨后会直接污染水源。

更致命的是爆破对地貌的破坏,搭建发射架时埋设的电缆、固定用的水泥,直接切开了致密的草皮,而草皮之下是几乎没有有机质的母质层——这种由岩石风化形成的碎屑,要上百万年才能转化为土壤,一旦暴露就会被风雨侵蚀,形成冲蚀沟后还会持续破坏周边草甸。

中国科学院的张百平研究员还提到一个被忽视的风险:5500米处属于“亚稳定大气结构”,爆破产生的震动和气压变化,可能像在积雪上跺脚引发雪崩一样,打破局部生态平衡。那些被盐砖“引导离开”的小动物更成了谜,谁也不知道爆破瞬间,有多少鼠兔的巢穴被摧毁,而这些小动物正是雪豹的主要食物来源,一条食物链的断裂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这场烟花秀还戳破了“艺术无边界”的谎言。蔡国强作为以火药为媒介的艺术家,曾因北京奥运“大脚印”烟花被奉为“东方艺术符号”,但这次的《升龙》却暴露了大地艺术的伦理困境。要知道,真正的大地艺术从不以破坏自然为代价。

上世纪的70年代,克里斯托夫妇创作《奔跑的栅栏》,用40公里的尼龙布环绕加州丘陵,不仅提前做了三年生态评估,还承诺“不留痕迹”,活动结束后便拆除所有装置,让土地回归原貌。

而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更强调“融入自然”,艺术家在乡村田野创作,既激活了乡土,又没对环境造成一丝伤害。反观《升龙》,为了追求“与天地对话”的视觉奇观,把生态敏感区当成了画布,难怪被批评“打着艺术的旗号突破生态红线”。

商业资本的身影也藏不住,这场名为“向上致美”的项目,本就是始祖鸟的第三季品牌活动,借艺术家的名气、神山的流量打造话题,最终转化为销量。

有老户外爱好者吐槽:“始祖鸟吃着‘敬畏自然’的饭,却砸着自然的碗”,这种“把自然当营销工具”的操作,比烟花本身更让人反感。更讽刺的是,这样一场可能影响国家级生态安全的活动,审批手续居然只过了村、乡、县三级,连环境评估都没做,理由是“用了环保材料”。直到日喀则市成立调查组介入,公众才知道,所谓的“合规”不过是基层审批的漏洞。

这种“先愤怒后核实”的操作,在网络上早已不是新鲜事。潘长江因不认识蔡徐坤被网暴半个月,杨颖被营销号用“代词”影射遭侵权,本质上都是这种“认知惰性”在作祟。

平台算法推送关键词,用户懒得点进详情页,键盘一敲就完成了“正义审判”。而实名追溯机制的缺失,更让骂人成本低到可以忽略,就像这次误骂蔡国庆的网友,最多发句“对不起”就了事,没人真的会“加班8天”,可那些被误伤的人,却要承受评论区被攻陷的委屈。

更值得深思的是藏文化与外来活动的冲突。对当地人来说,喜马拉雅山不是“艺术场地”,而是神圣的存在。马玉村村民多吉说,烟花的巨响不仅惊扰了牲畜,更让祖辈敬畏的神山“受了打扰”。这种文化尊重的缺失,比草甸破坏更刺痛人心,当艺术和商业越过文化边界,再华丽的“升龙”也只会变成“冒犯的符号”。

事件发酵到9月23日,各方回应终于陆续到位。蔡国强工作室道歉说“考虑不周”,承诺配合第三方评估和生态修复;始祖鸟删除了宣传视频,坦言“有责任复核环境影响”;日喀则市的调查组还在现场核查,若确认违法,最高可罚50万元。只有蔡国庆始终没公开回应,他的抖音账号还停留在9月18日的演唱视频,评论区依旧关着,像是这场闹剧里最沉默的注脚。

舆论场上的分歧也越来越明显。“玩梗派”还在造新段子,说要“抄写365遍《三百六十五个祝福》赎罪”;“反思派”则忍不住提醒:“别光顾着笑骂错人,草甸要50年才能恢复,这才是重点”。

两种声音的碰撞,恰恰道出了事件的本质:这场乌龙从来不是“认亲失败”的笑话,而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了网络时代的认知浮躁,照出了艺术与商业对自然的傲慢,也照出了公众在娱乐与严肃之间的摇摆。

烟花散去,喜马拉雅山的风还在吹。那些被撕裂的草甸,要在冻融交替中等待半个世纪才能慢慢愈合;蔡国庆的评论区不知何时会重新打开;而那些骂错人的网友,或许转头就忘了自己敲下的恶评。

但有些东西不该被忘记:草毡层3000年的形成史,比任何艺术奇观都珍贵;核实一个名字的3秒钟,比发泄情绪的3句话更重要;对自然的敬畏,对他人的尊重,从来不是可以随便开玩笑的话题。

就像有网友说的:“‘加班梗’可以笑,但笑完后要明白,蔡国庆的委屈能被道歉化解,高原的伤口却要等上百年。”

当我们下次再看到“某某名人引发争议”的词条时,或许该多等3秒钟,让真相先飞一会儿,别让愤怒又找错了对象,更别让那些真正该被关注的问题,淹没在玩笑里。

来源:很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