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郎被人借命,半夜小鬼上门,道士说:凶手活不过今晚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1 19:48 1

摘要:乾隆初年,豫东商丘有货郎名陈五,年方三十,生得肩宽体阔,每日挑着货担走村串户,吆喝声能传半里地。他为人实诚,秤平斗满,乡邻都爱买他的东西。娶妻林氏,生有一子,年方五岁,虽不富裕,倒也安稳度日。

乾隆初年,豫东商丘有货郎名陈五,年方三十,生得肩宽体阔,每日挑着货担走村串户,吆喝声能传半里地。他为人实诚,秤平斗满,乡邻都爱买他的东西。娶妻林氏,生有一子,年方五岁,虽不富裕,倒也安稳度日。

这年秋,陈五去三十里外的李家庄送货,归途遇雨,淋得透湿。到家后便发了高热,卧床不起,请来的郎中开了几服药,也不见好。林氏急得日夜垂泪,抱着幼子守在床边,只盼他能挺过来。

第七夜,月色昏黄,陈五躺在床上,意识模糊,只觉浑身发冷,像是坠在冰窖里。忽然,他看见两个青面獠牙的小鬼推门而入,一左一右架起他的胳膊,就往门外拖。

“你们是谁?放开我!”陈五挣扎着,却浑身无力,像被抽走了骨头。

小鬼不答话,只顾拖拽。陈五回头望,见妻子抱着孩子趴在床边睡着了,他想呼喊,却发不出声音。出了院门,外面雾气弥漫,辨不清方向,只觉脚下轻飘飘的,像是在飞。

不知走了多久,前方出现一座破庙,庙门虚掩,里面透出微弱的烛光。小鬼将他拖进庙,只见供桌前跪着一个穿绸缎衣裳的中年男人,面色蜡黄,形容枯槁,正是邻村的富户赵德发。

“赵员外,你的阳寿已尽,这是借陈五的十年阳寿,可保你再活十年。”一个阴恻恻的声音从供桌后传来,却不见人影。

赵德发连连磕头:“多谢判官成全!多谢判官成全!”

陈五闻言大怒:“好你个赵德发!我与你无冤无仇,你竟敢偷我的阳寿!”

赵德发抬头,见是陈五,眼中闪过一丝愧疚,随即又硬起心肠:“陈五,别怪我。我家大业大,不能就这么死了。你放心,我会给你家送一百两银子,保你妻儿衣食无忧。”

“谁要你的银子!我要我的命!”陈五气得浑身发抖,却被小鬼死死按住,动弹不得。

供桌后那声音又道:“阴阳有律,借命之事,一旦定下,不可更改。陈五,念你平生行善,十年后还你一个善终,也算不亏。”说罢,一道黑气从供桌后飘出,钻进陈五心口。

陈五只觉一阵剧痛,眼前一黑,便失去了知觉。

再次醒来时,天已微亮,陈五发现自己躺在自家床上,妻子正用热毛巾给他擦脸。

“当家的,你醒了?”林氏见他睁眼,喜极而泣。

陈五坐起身,只觉浑身酸软,像是大病初愈。他想起昨夜的事,心中惊疑不定,忙问:“我睡了多久?”

“你都昏迷三天了。”林氏道,“昨天赵员外派人送来一百两银子,说是前几日借你的,还说你是个好人,让你安心养病。我正纳闷,你啥时候借给过他银子。”

陈五听罢,心头一沉,昨夜的事竟是真的!他掀开被子下床,走到镜子前,见自己面色苍白,眼窝深陷,像是老了好几岁。

“这银子不能要!”陈五抓起银子就要往外扔,被林氏拦住。

“当家的,你这是咋了?就算不是借的,平白无故送来这么多银子,肯定有蹊跷,可也不能扔了啊。咱们还等着钱给你治病呢。”林氏不解道。

陈五叹了口气,把昨夜的遭遇说了一遍。林氏听得脸色发白,抱着孩子直发抖:“那……那可咋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偷了你的命啊。”

“我去找他理论!”陈五怒气冲冲地往外走,刚到门口,就被一个路过的道士拦住了。

那道士身着青布道袍,鹤发童颜,手里拿着一把拂尘,上下打量了陈五几眼,皱眉道:“这位施主,你印堂发黑,阳气受损,似是被人借了阳寿,恐有性命之忧啊。”

陈五闻言,又惊又喜,忙将道士请进屋里,倒了杯热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道士听完,捻着胡须道:“这赵德发胆大包天,竟敢勾结阴差,行此逆天之事。借命之说,看似公平,实则阴损,被借者往往活不过借期,且死后魂魄不得安宁。”

陈五急道:“道长,求您救救我!我上有老下有小,不能就这么死了啊!”

道士沉吟片刻:“此事棘手,阴差已插手,我若强行干预,恐遭天谴。不过,赵德发此举,损人利己,必遭报应。你且在家中等着,今晚便知分晓。”说罢,留下一道黄符,让陈五贴在门上,便转身离去了。

陈五将黄符贴在门上,心中稍安,却仍坐立难安。林氏煮了些粥,他也没胃口,只望着窗外,盼着天黑,又怕天黑。

傍晚时分,邻村传来消息,说赵德发突然精神好了许多,能下床走路了,还摆了酒席,请了些亲朋好友,说是庆祝自己大病痊愈。

陈五听了,心中更气,暗道:用我的阳寿换他的精神,这等好事,他倒做得心安理得!

入夜,月色如水,陈五坐在灯下,看着妻儿熟睡的脸庞,心中酸楚。他摸了摸胸口,那里还有些隐隐作痛,像是被什么东西咬着。

忽然,门外传来“咚、咚、咚”的敲门声,声音沉闷,像是用石头砸的。陈五心头一紧,想起道士的话,走到门边,透过门缝往外看。

只见门外站着两个小鬼,正是前几日拖他去破庙的那两个,青面獠牙,手里还拿着铁链。

“陈五,出来!”小鬼喊道,声音尖利,刺得人耳朵疼。

陈五吓得往后退了一步,想起道士留下的黄符,壮着胆子道:“我有道长的符,你们不敢进来!”

小鬼闻言,往门上看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忌惮,却仍不甘心:“我们不是来抓你的,是来告诉你,赵德发快死了,你的阳寿,马上就回来了。”

陈五一愣:“你们说什么?赵德发要死了?”

“哼,他以为借了你的阳寿就能高枕无忧了,却不知他前些年为了夺人田地,害死了一家三口,那冤魂告到阎王那里,阎王早就判了他今晚三更死,谁也救不了他!”一个小鬼道。

另一个小鬼补充道:“他勾结阴差借命,本就犯了天条,现在又撞上冤魂索命,更是罪加一等。我们是来拿他的,顺便告诉你一声,免得你惦记。”说罢,两个小鬼转身往邻村方向去了。

陈五听得目瞪口呆,半信半疑。他走到床边,看着熟睡的妻儿,心中五味杂陈。赵德发要死了,他的阳寿能回来,这是好事,可一想到赵德发也是一条人命,还有他的家人,又有些不忍。

三更时分,忽然听到邻村方向传来一阵哭声,紧接着是鞭炮声,想必是赵德发家在办丧事。陈五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只觉浑身轻松了许多,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

他走到门口,揭下黄符,推开门,只见月光下,一道白光从邻村方向飞来,钻进他的胸口。他顿时觉得神清气爽,浑身充满了力气,脸上的苍白也褪去了不少。

第二天一早,陈五挑着货担,又像往常一样走村串户去了。乡邻们见他病好了,都替他高兴。

路过赵德发家时,只见大门紧闭,门口挂着白幡,隐约能听到里面的哭声。陈五叹了口气,没有进去,挑着担子继续往前走。

傍晚回家,林氏告诉他,赵德发昨晚三更时分,突然七窍流血而死,死状凄惨。他的儿子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一本日记,里面记载了他当年如何害死那一家三口,夺了他们的田地,还有如何勾结阴差借陈五阳寿的事。现在,那一家三口的冤屈已雪,赵德发的家产也被官府没收入库,用来赔偿受害者的家人。

“当家的,这可真是报应啊。”林氏道。

陈五点点头,心中却没有快意,只觉得世事无常。他想起那道士的话,便想去道谢,可问遍了乡邻,都说没见过这样一个道士。

日子一天天过去,陈五依旧挑着货担走村串户,只是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想着赚钱,遇到有困难的乡邻,总会多给些东西,少要些钱。

一年后,陈五去李家庄送货,又路过那座破庙。他想进去看看,推开虚掩的庙门,只见供桌前跪着一个人影,正是赵德发的魂魄,形容憔悴,满脸悔恨。

“陈五,我对不起你,也对不起那一家三口,我知道错了,可已经晚了。”赵德发的魂魄泣道。

陈五叹了口气:“罢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你好自为之吧。”说罢,转身离去。

走出破庙,阳光正好,陈五挑着货担,脚步轻快。他知道,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做人还是要多行善事,少做恶事,才能心安理得,活得踏实。

后来,陈五的生意越来越好,家境也渐渐富裕起来,儿子长大成人,考取了功名,一家人其乐融融。乡邻们都说,这是陈五行善积德换来的福报。

而那座破庙,再也没有人见过小鬼和判官,只有赵德发的魂魄,还在那里日复一日地忏悔着,直到魂魄散尽,也没能得到解脱。

来源:民间传说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