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仅8月,AI玩具品牌跃然创新(Haivivi)就官宣完成2亿元A轮融资,领投阵容里既有中金、红杉,也有愉悦、华山等知名机构,老股东还持续追加。
2025年,AI玩具行业彻底火了。
仅8月,AI玩具品牌跃然创新(Haivivi)就官宣完成2亿元A轮融资,领投阵容里既有中金、红杉,也有愉悦、华山等知名机构,老股东还持续追加。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跃然创新今年第二次拿到大额融资,间隔不过4个月,创下了AI玩具领域年度融资纪录。
资本们下注的逻辑很简单:下一个泡泡玛特,谁都不想再错过。
AI玩具到底有多赚钱?不是简单的“AI+玩具”,而是囊括了AI毛绒、AI宠物、儿童陪伴机器人、AI潮玩等多个细分领域,用户年龄覆盖全年龄段。
目前市面上AI玩具大多定价在300-400元,中端1000-3000元,高端能卖到数万元。
比如日本GROOVE X的LOVOT机器人,基础款3万人民币起,高配能卖到6万多。
价钱高,毛利更高。
基础款AI玩具毛利率普遍50-65%,中高端产品可达70-85%,极个别高端甚至突破90%,远超很多传统玩具和潮玩品牌。
以泡泡玛特为例,毛利率70.3%,但AI玩具头部产品甚至更高。
大模型技术门槛降低后,AI玩具创业成本也变低,吸引了更多玩家入局。
他直言:现在很多企业只是拿Demo去融资,融完钱做个样品就结束了,量产和盈利远比想象中难。
加工厂很多其实就是“为Demo而生”,真正能跑出来的凤毛麟角。
根据Market Research Future发布的数据,全球AI玩具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能达到421.5亿美元,2034年则可能突破224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高达20.48%。
但行业内外的看法并不一致,有投资人坦言并不看好AI玩具。
现实是,赛道里创业者众多,真正活下来的极少。
有业内分析师说,最近和AI玩具创业者聊,发现大家日子并没那么好过。
AI玩具成本高、销量不如传统毛绒玩具,融资多其实是投资人“广撒网”,每个赛道都想Cover一下。
有创业老手亲测之后发现,行业内能做成的极少,40-50家里可能只剩2-3家能坚持下去。
有的创业者尝试一年,发现产品留存率低、库存积压严重,价格一路下探到几十元甚至十几元,最后不得不转型。
大家想象中的AI情感陪伴,实际效果并不理想,AI大模型“理性有余、情感不足”,只能在特定场景下“陪伴”,难以满足用户刚需。
此外,行业核心竞争力其实不在技术,而在内容创作和品牌影响力,未来有可能还是迪士尼、泡泡玛特这样的IP方胜出。
拿到融资不等于成功,销量好也不代表高枕无忧,有人甚至亏损几千万元。
任何新风口都是这样,最后能成的只有极少数,更多只是昙花一现。
资本助推下,AI玩具能不能跑出下一个泡泡玛特,还得看谁能真正抓住用户和市场。
总结一下,AI玩具看着很美,赛道很热,但真正能笑到最后的,还得是那些既能做内容、又能做品牌、还能抓住用户心智的玩家。
来源:3分钟娱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