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县:“四链”赋能让党员教育管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3 14:15 1

摘要:近年来,宝鸡市岐山县以系统思维破题,通过构建“组织链、内容链、形式链、效能链”四链融合的党员教育管理体系,推动党员教育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覆盖”,不仅让管理更有力度,更让教育有了温度。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作和长期任务。新形势下,如何让党员教育走出“老套路”、焕发新活力?怎样把严管与厚爱真正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近年来,宝鸡市岐山县以系统思维破题,通过构建“组织链、内容链、形式链、效能链”四链融合的党员教育管理体系,推动党员教育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覆盖”,不仅让管理更有力度,更让教育有了温度。

“以前开会是念文件,现在是教技术、解难题,这样的组织生活我们愿意来!”岐山县京当镇小强村村民金大爷感慨道。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累计培训党员群众280人次,让“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告别“千篇一律”……这些鲜活实践,正是岐山县压实“党委抓支部、支部抓党员”三级责任体系,通过清单化管理、常态化督导,不断织密扎牢组织体系的生动缩影。

与此同时,岐山县着力打破地域和行业壁垒,推动各级党组织联建共建。召亭勤廉教育基地、太平市党群服务中心等一批红色阵地被激活,半年开展联合培训20场,实现机关、农村、社区、企业党组织“组织同建、活动共融”,真正变“单打独斗”为“全域联动”。

组织是基础,内容是关键。岐山县在“内容链”上突出“必修课”与“定制餐”相结合,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出“原文精读+案例解读”双模式教学,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蔡家坡火车站社区年轻党员小李表示:“这样的党课不枯燥,听得懂、记得住,让我们清楚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用。”

通过分类施教、精准滴灌,县委组织部推出“股(组)长讲政策”视频12期,团县委开办“青年夜校”,各镇定期向流动党员推送家乡资讯和政策解读,实现教育内容从“通用版”到“定制餐”的升级。

在“形式链”上,岐山推动课堂多元化,实现“云端”与“田野”相结合。依托第一特支旧址、甘棠遗爱、周公庙等资源,开发多条红色研学线路,各级党组织开展实地研学680场。“走在革命先辈走过的路上,听着他们的故事,这种教育直击心灵。”参加研学的税务局机关支部党员刘女士深有感触。

同时,“岐山先锋”平台、“微党课”资源库持续更新,凤鸣东路社区创新推出“红色直播间”,累计吸引3.5万人次观看。“我们通过直播讲党课、讲政策,特别方便了年老体弱党员,真正实现党员在哪里,课堂就覆盖到哪里。”该社区党支部书记梁文仓介绍。

此外,岐山把实践课堂设在发展一线,选派21名年轻干部“上挂下派”进行实践锻炼,调整124名党员干部驻村帮扶,让党员在服务群众、破解难题中践行初心使命。

“效能链”是检验教育成果的关键。岐山建立“量化+实绩”双评价机制,将学习时长、志愿服务等纳入积分,结合群众评价和工作实绩综合考评,推动党员积分制落地见效。上半年,全县评选“善学标兵星、能力突出星、担当实干星”300余名,通过公告栏、公众号广泛宣传,让党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教育管理情况与评优评先、民主评议挂钩,推动形成“学先进、赶先进”的浓厚氛围。同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组织学习研讨3725场次、警示教育160余场,引导2.4万名党员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自觉性、坚定性。

党员教育管理永远在路上。“四链”协同发力,使岐山县党员教育管理既有规范严谨的力度,又有贴近人心的温度,持续激活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来源:西北信息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