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园区要闻盘点丨IASP2025世界大会举办;“中关村倡议”发布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3 14:15 1

摘要:9月17日至19日,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IASP)2025世界大会在京举办。此次大会以“追求卓越——创新集群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来自97个国家和地区的约800位嘉宾参会。

目 录

园区动态

IASP2025世界大会举办

《IASP2025北京中关村国际科技园区创新合作倡议》发布

63家中外科技园区及创新主体在IASP大会签约

近百位国际嘉宾探访中关村园区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

HICOOL2025全球创业大赛决赛在顺义园收官

“三城一区”成果转化“顺义行”活动举办

中关村(大兴)国际核酸药物产业园揭牌仪式举行

携手北大药学院 密云药企开展对接交流

门头沟园赴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交流

大兴园组织召开全国重点实验室对接工作专题会

“成果转化+资本赋能”沙龙在“医工创谷”园区举办

2025AI创造者嘉年华在中关村创业大街启幕

“量智融合创新联合体”在京成立

企业动态

天兵科技研制的天龙三号完成海上动力系统试车

亮亮视野被选为IASP2025年世界大会AR翻译眼镜技术服务商

剂泰科技发布AI纳米递送平台NanoForge

美团Keeta上线科威特

园区动态

1

IASP2025世界大会举办

9月17日至19日,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IASP)2025世界大会在京举办。此次大会以“追求卓越——创新集群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来自97个国家和地区的约800位嘉宾参会。

会议期间围绕“开放创新生态系统”“城市与园区协同”“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技术趋势”等关键议题举办了4场全体会议、15场平行论坛,来自中国、澳大利亚、意大利、丹麦、南非等27国的专家围绕开放创新生态、城市与园区协同、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技术趋势等议题开展交流。

为增进国际交流,大会设置7条科技参访线路,开放中关村软件园、东升科技园、生命科学园、北航大学科技园等园区接待国际嘉宾。大会首次推出“地平线项目B2B链接中国”对接活动,助力中关村企业与海外创新主体高效对接。

2

在2025年IASP世界大会上,《IASP2025北京中关村国际科技园区创新合作倡议》正式发布,提出以“创新、绿色、智慧、人文、开放”为核心的“五个园区”理念,强调其相互支撑、融合共生,推动科技园区向新质生产力策源地跃升。倡议呼吁全球科技园区聚焦前沿科技,强化创新生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产业、教育、人才深度融合,实现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发力。该倡议凝聚了园区国际化共识,旨在通过开放合作共建全球创新生态,增进人类共同福祉。

3

63家中外科技园区及创新主体成功在IASP大会签约

9月19日,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IASP)2025年世界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闭幕。大会促成42对中外合作项目,覆盖园区、孵化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主体,涉及德国、意大利、新加坡、韩国、匈牙利、沙特、古巴、埃塞俄比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涵盖园区共建、技术转移、人才交流、联合研发等领域。

现场举行多项签约仪式:中关村昌平园与古巴哈瓦那科技园、意大利千米红墙科技园、沙特达兰科技谷、德国波茨坦科技园签署合作备忘录;中关村科学城与新加坡榜鹅科技园、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科技园共建科创合作平台;中关村国际控股与新加坡裕廊集团、越南河内高科技园区、法国Inovallée科技园等达成合作协议。此外,中关村医疗器械园与德国Launch Rhein-Main孵化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与埃塞俄比亚农业研究院等也签署合作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跨境产业化。

4

近百位国际嘉宾探访中关村园区

在IASP开幕前,为了让国外嘉宾加深对中关村的了解和认识,规划设置7条科技参访线路。在中关村软件园,近200名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园区代表深入参访,见证了园区2024年6458.1亿元的产业规模,以及“应手Y-Hand M1”灵巧手(38个自由度)、“北脑一号”脑机系统等硬科技突破。软通动力的智能机器人、科大讯飞的双屏翻译机等展品,生动呈现了人工智能、鸿蒙生态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中关村(亦庄)国际机器人产业园的“机器人大世界”成为热门站点,嘉宾们与机器人互动体验,了解具身智能技术最新进展。清华科技园展示智谱AI多模态大模型和星动纪元人形机器人,彰显“AI让生活更美好”的创新理念,启迪控股分享“孵化+投资”的全球运营模式,与厄瓜多尔、新加坡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吸引20余国近百名创新领袖,实地体验“制、储、运、加、用”全链条氢能产业实践,全球最大的海珀尔气氢加氢站日服务车辆达600辆。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展示600平方公里示范区建设成果,800多辆自动驾驶车辆在八大场景全线落地。东升科技园的智慧温室、金隅智造工场的“科技+非遗”融合展示,以及北航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生态,共同构建了中关村"硬科技+软环境"的创新生态系统。国际嘉宾纷纷表示:“中关村不仅有前沿科技,更有创新生态的系统性布局,值得学习借鉴。”这些参访线路不仅展示了中关村的硬科技实力,更传递了中国创新的温度与活力。

5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

9月19日,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在IASP2025年世界大会发布“中关村指数2025”。该指数已连续14年发布,由创新引领、创新创业生态、产业发展、开放协同、宜居宜业5个一级指标构成,以2013年为基期(100),反映中关村示范区创新发展态势。2024年综合指数达362.1,较上年提升32.7点,年均增速12.4%。其中,创新引领指数(549.2)和创新创业生态指数(524.3)首次突破500,年均增速均达16%以上,成为核心驱动力;产业发展(287.1)、开放协同(316.4)持续向好,宜居宜业(133.4)稳步提升,展现中关村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

6

近日,HICOOL 2025全球创业大赛总决赛在HICOOL产业园二期举行,吸引全球10055个创业项目、13150名创业者报名。经过多轮角逐,48个项目入围决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2名、二等奖36名,复赛还产生三等奖68名、优胜奖84名,共200个获奖项目揭晓。决赛项目聚焦医药健康、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硬科技领域,超97%获融资,最高融资达8亿元,14个项目融资超亿元。近三分之一创业人才毕业于QS前50高校,凸显国际化、高精尖、强资本特征。同期举办项目对接会,推动资源合作,助力“独角兽”成长。

7

9月16日,“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三城一区”成果转化“顺义行”在HICOOL产业园举办,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与顺义区政府联合主办,吸引19家实验室、7家研究所、21家企业参与。活动通过闭门恳谈和分领域对接,围绕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六大领域开展精准对接,现场达成23个合作意向。北汽、东方雨虹等企业分享成果转化经验,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点赞顺义应用场景。

8

9月19日,中关村(大兴)国际核酸药物产业园揭牌仪式暨核酸学术交流论坛在润慧科技园举行。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及大兴区相关领导出席。园区的落成标志着大兴生物医药产业迈向新阶段,将聚焦核酸药物研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中,专家分享了人工智能赋能核酸药物及小核酸产业发展趋势。思合基因与北京国际核酸药物创新中心签约共建共性技术联合实验室。华润集团介绍其在医药流通、产业投资等领域的资源优势,助力园区企业协同发展。

9

9月17日,中关村密云园、密云区科委组织康辰药业、北陆药业等六家生命健康领域企业赴北京大学药学院开展对接交流。活动参观了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深入了解AI+智慧药物设计等科研平台。座谈会上,双方围绕科技成果转化、联合实验室共建、人才培育等展开交流。北大药学院表示将发挥基础研究优势,与密云企业协同攻关产业化关键技术。密云区相关部门表示将全力服务怀密医学中心建设,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企业提出在中成药分析、新剂型开发等方面合作需求。下一步将持续推进企业与高校院所协作,加速科技成果落地。

10

为推动全国重点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清单台账式推进特色园区与全国重点实验室对接工作,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团队在前期充分沟通基础上,赴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简称“通研院”)学习交流。园区一行参观了通研院展厅,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双方围绕通研院发布的成果项目“视触觉传感器及其末端执行器”“智能体算法架构及模型优化加速”“通界-通用智能体仿真与训练平台”进行具体需求对接,探讨项目转化方向、合作条件、市场前景等情况,共同探寻产学研合作机会。

11

9月17日,大兴区科委召开全国重点实验室对接工作专题会,部署以清单台账管理机制推动成果转化。会上,中关村大兴园汇报对接进展,各实验室、园区及属地单位分别介绍情况并深入交流。大兴区科委负责人强调:要提高认识,将成果转化作为服务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压实责任,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结对机制,形成清单台账;深化服务,破解知识产权、政策、基金等难题;拓展合作,通过设备共享、场景开放等促落地;建立常态化机制,确保转化有成效。各方将协同发力,推动科技成果在园区高效转化。

12

近日,“星光璀璨 筑梦北京”科技人才思享汇“成果转化+资本赋能”沙龙在“医工创谷”园区举行。活动由北京科技人才发展中心主办,汇聚北航、北大人民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机构的科技人才,以及博雅万成、芯生创新等企业代表和首发展投资、金科君创等资本机构,吸引京冀多地科技与医疗机构参与。聚焦生物医药前沿,通过实地考察与项目路演,9项科技成果如CAR-T细胞治疗、器官芯片、新型人工角膜等集中展示。投资专家从技术、市场、商业模式等维度点评,助力破解转化难题。

13

9月17日,AI创造者嘉年华在中关村创业大街启幕,以“Let's inVibe”为主题,打造为期5天的AI科技盛会。活动由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指导,汇聚顶尖专家开展炉边对话与主论坛,探讨AI趋势与人机共生等前沿议题。设40余个分会场,涵盖技术研讨、项目路演、青少年创客展示及产业应用体验,并举办“AI科技市集”,飞书、百度、华为等企业展示AI最新成果。同期开展NoCode黑客松赛事,激发青年创新活力,AI人才角联动大厂与创投机构提供百余岗位及职业指导。

14

“量智融合创新联合体”在京成立

9月16日,中国移动举办“融合量通智 共启新未来”量子科技论坛,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指导下,发起成立“量智融合”创新联合体,并发布“无极一号”离子阱量子计算装置等成果。联合体由中国移动联合清华大学、北京量子院、智源研究院、华翊量子、中科弧光共同组建,旨在推动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双向赋能,突破核心技术,构建“量子+”产业生态。论坛上,薛其坤、段路明两位院士强调需“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紧抓第二次量子革命机遇。“无极一号”支持100量子比特操控,关键指标达业界一流水平。

企业动态

15

9月15日,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在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海上平台完成一级动力系统试车。本次试车是世界首次海上动力系统试车试验,验证了一子级火箭各系统的方案正确性和工作协调性,刷新了国内商业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推力纪录。

16

9月17日,亮亮视野被选为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IASP)2025年世界大会AR翻译眼镜技术服务商。97个国家和地区约800位嘉宾在现场感受了AI+AR创新科技的魅力。这是AR翻译眼镜首次在重量级国际主会场完成“实战”,以真实应用场景验证了中国企业的技术实力。

AR翻译眼镜Leion Hey 2,整机仅49克,支持100余种语言,实时翻译延迟低于500毫秒,单机续航可达8小时,配合便携充电盒累计续航可达96小时。

17

9月16日,剂泰科技在中关村(大兴)细胞基因治疗产业园发布自主研发的AI纳米递送平台NanoForge。该平台可实现从分子生成、特性预测、AI导引的干湿实验迭代以及脂质处方设计与优化,到最终确定剂型的闭环流程,并通过平台的持续学习与进化,不断扩展纳米递送的数据壁垒。

18

美团Keeta上线科威特

9月15日,美团旗下国际外卖品牌Keeta在科威特启动运营,成为其继沙特阿拉伯、卡塔尔之后在中东海湾地区的第三个落点。Keeta计划在当地持续拓展优质供给并进行产品创新,为消费者提供便捷可靠的配送服务、丰富多元的商品选择以及经济实惠的价格,同时致力于促进商户、骑手等合作伙伴的共同发展,推动当地餐饮行业数字化转型和生态系统的成熟。

来源:创新创业中关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