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GB500名号将回归?回顾80年代那台冠以「TT」之名的英伦赛车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3 13:49 1

摘要:在近日传闻将推出新型号GB500之际,不妨回顾1985年问世的GB500TT。本次正是要介绍在赛车复刻热潮中,被誉为“经典赛车复刻版”的全新概念。

在近日传闻将推出新型号GB500之际,不妨回顾1985年问世的GB500TT。本次正是要介绍在赛车复刻热潮中,被誉为“经典赛车复刻版”的全新概念。

拥有“Tourist Trophy”之名的经典赛车复刻版

HONDA首度冠以GB之名的摩托车,是1983年发售的GB250 Clubman。该车是以CBX250RS的车架和引擎为基础,外观则融入了古典英伦风格的设计。搭载的虽为气冷四行程DOHC单缸249cc引擎,但拥有最大马力30PS/9000rpm、最大扭力2.4kgm/8000rpm,属于高转速、高输出的设定。

▲作为GB系列首款车型的GB250 Clubman,凭借承袭自CBX250RS的气冷DOHC引擎,成为深受欢迎的250cc车款。

在GB250 Clubman问世约两年后,1985年7月推出了400cc的GB400TT,8月再发表了500cc的GB500TT及装配大型子弹型整流罩的400cc GB400TT MkII。设计上采用与GB250 Clubman同系的古典英伦设计风格,动力则搭载了SOHC 4气门单缸引擎。车名中的“GB”意指“Great Britain(英国)”,TT则代表Tourist Trophy。Tourist Trophy源自于英国属地曼岛上起源且持续举办至今、可称为摩托车的传统赛事The Isle of Man TT(曼岛TT大赛)。

▲GB500TT是在铝合金车架+多缸引擎的全盛时期中,一款以简洁却充满力量感的经典赛车风格打造、深受行家喜爱的车款。

▲GB400TT是以500的引擎为基础,缩小缸径与行程使排气量降至399cc。

▲GB400TT MkII则配备了当时刚通过认证的车架安装式大型整流罩,并采用单人座设计,进一步强化了赛车风格。

相较于竞争对手SR而显得短命的GB

当GB500/400TT 1985年上市时,400cc与500cc级距的单缸摩托车已有1978年问世的雅马哈SR系列,因此GB500/400TT自然被视为其竞争对手。SR400/500搭载源自越野车XT500系列的引擎基础,而GB400/500TT的引擎同样以越野车XR500R系列为蓝本。SR500的缸径×行程为87.0×84.0mm,SR400则为87.0×67.2mm,仅通过改变行程调整排气量;相对地,GB500为92.9×75.0mm,GB400为84.0×72.0mm,缸径与行程均经过修改。规格方面,同期SR500的最大马力为32PS/6500rpm,GB500TT为40PS/7000rpm;SR400为27PS/7000rpm,GB400TT则为34PS/7500rpm,可见GB系列在性能数据上占明显优势,加上同时具备电发与脚踩发的启动设计,更加提升了操作便利性。

▲本次拍摄车辆加装多项改装部件,进一步强化骑乘表现,令GB系列的魅力倍增。

▲500cc版本仅设定单人座,展现开发者“不迎合市场潮流”的坚持。

▲相对之下,竞争对手Yamaha SR则因应市场需求,在1985年款将前刹车由碟刹改为鼓刹,转向古典运动路线。

然而,在性能与设计上都极具完成度的GB500/400TT在上市三年后,1988年便停产。相比之下,SR500持续生产至1999年,SR400更一直延续到2021年才停产,成为超长寿车款。是什么导致了两车截然不同的命运?当然个中原因有多重因素,但GB的完成度过高可能才是重要关键。

SR系列原本并非针对古典市场路线,而是因改装成古典风格蔚为风潮才顺势而为。相反地,GB系列一开始便将“古典赛车风格”呈现得几乎无懈可击,反而缺乏改装空间。换言之,充满改装“余地”的SR随着时代演变,持续作为不断调整风格的改装素材而受到玩家青睐。在SR改装热潮日益高涨的背景下,GB500/400TT仅三年便停产的原因,或许正源于其“无懈可击”的特质。

当SR400于2021年停产之际,本田适时推出GB350。这台承袭GB之名的全新车款,在竞争对手停产的时机点投入市场,兼具时尚外型与易操控特性的GB350旋即成为广受骑士支持的超人气车款。

▲承袭GB之名的GB350搭载气冷SOHC 348cc引擎,并以简约古典的设计成功捕捉当代年轻族群的目光,成为热门车款。

▲更具运动化风格的GB350S,采用辐射胎与17寸加宽后胎等配置。挡泥板亦改为短版设计,整体造型更显运动化。

▲GB350C配备深型挡泥板与前后分离式座垫,强化了古典设计的元素。

具有本田特色的高完成度单缸运动摩托车GB

本次拍摄的是GB500TT,这款500cc车型自1985年上市后未经改款便停产,因此仅存在单一世代。GB500/400TT上市的1985年正值赛车复刻热潮巅峰时期,老实说当时追求规格的年轻骑士对单缸车兴趣不大,但它凭借极高性能,加上令资深骑士怀念的造型,仍吸引了一批忠实爱好者。时至今日,其设计与卓越骑乘性能重新受到认可,加上产量稀少,二手车价行情持续攀升。

▲虽然采用分离式手把,但因设定较高,骑姿不会过于前倾。脚踏位置虽稍高,但几乎位于身体正下方,骑乘自然不违和。

▲身高171cm、体重65kg的骑士双脚着地时,脚跟会微微悬空,但不会感到不安。

▲简约的圆形头灯由铝制头灯支架支撑。各部零件的高品质可说是GB的特色之一。

▲采用简约的同直径双圆仪表。表盘为典雅黑色,将各指示灯整合于转速表内,营造简洁的驾驶界面。

▲左侧开关总成安装了头灯切换、方向灯、喇叭、超车灯等开关以及阻风门拉杆。

▲因这辆车改装了快速油门,右侧开关总成已更换,刹车总泵的油杯也改为分离式设计。

▲古典赛车风格的油箱容量达17公升。油箱上的本田之翼标志,原本应该下方印有“HM”Logo的旧版设计。

▲坐垫尾端印有TT与HONDA Logo的单人座椅,是GB500TT的设计美学重点。

▲钢制后挡泥板,搭配长方形尾灯,让车尾的设计简洁利落。

▲脚踏支架采用铝制,单座设定的500cc车款未安装后座脚踏。

如同前文所述,GB500TT是采用以XR500R为基础的气冷四行程4气门单缸498cc引擎,可输出最大马力40PS/7000rpm,最大扭力4.2kgm/5500rpm。不仅能推动这台干燥重量仅149公斤的轻量化车身,展现强劲加速性能。车体采用钢制半双摇篮式车架,搭配35mm正立式前叉与双枪后避震。轮毂为前后18寸铝制辐条钢丝轮毂,刹车方面,前碟刹后鼓刹。此外,前后挡泥板与侧盖等部位都采用钢制零件,提升了整体的金属质感。

▲500cc引擎缸径×行程为92.9×75.0mm,排气量498cc。可输出最大马力40PS/7000rpm,最大扭力4.2kgm/5500rpm。

▲引擎以XR500R为基础,气缸头上刻印的RFVC代表Radial Four Valve Combustion Chamber机构,此机构将四个气门呈放射状配置于理想的半球型燃烧室中,以实现卓越的燃烧效率。

▲前避震采用35mm前叉与18寸辐条钢丝轮毂组合。轮毂为铝制,前挡泥板为钢制。

▲原厂即配备前碟刹。这辆车的前刹车卡钳已更换为Brembo的对向四活塞卡钳款式。

▲后避震为双枪形式,这辆车已改装为WP制避震器。

▲后刹车采用机械式领从蹄刹车(Leading Trailing),并以黑色涂装让底盘视觉显得更紧凑。

这辆拍摄车经前车主进行了多处改装,推测是为了提升车辆的骑乘性能,而换装Brembo刹车卡钳、WP制后避震与大型机油冷却器等。对于GB500/400TT这款车而言,不仅具古典气息、更被打造为性能扎实的车款,比起只追求风格外观的改装,提升骑乘性能所做的调校,或许更为适合也更符合其本色。

1985年款 GB500TT 主要规格:

・长×宽×高:2100×690×1060mm

・轴距:1405mm

・座高:775mm

・车重:149kg

・引擎:气冷四行程SOHC 4气门单缸498cc

・最大马力:40PS/7000rpm

・最大扭力:4.2kgm/5500rpm

・变速系统:往复式5挡

・油箱容量:17L

・刹车系统:前=碟刹、后=机械式领从蹄刹车

・轮胎规格:前=90/90-18、后=110/90-18

・价格:46万9000日元(当时售价)

来源:Webike中国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