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验室空调刚修好,隔壁组就贴出“设备拍卖”——不是段子,是UCLA数学所8月的真事。
实验室空调刚修好,隔壁组就贴出“设备拍卖”——不是段子,是UCLA数学所8月的真事。
特朗普二进宫才八个月,联邦经费像被拔了插头,华裔导师被FBI敲门,学生签证卡在半路。
我盯着那张“关门倒计时”公告,心里只剩一句:美国科研的金漆招牌,是不是要掉了?
先说钱。
国家科学基金会年初砍了18%,到了夏天,连买移液枪头的 petty cash 都批不下来。
哈佛的老教授跑去校友酒会“化缘”,一晚上灌了五杯威士忌,换回一张两千万的企业支票,还得答应对方挂名。
斯坦福更直接,把一整层实验楼租给谷歌做AI训练,租金拿来给博士后发工资。
听起来像自救,其实是跪着挣钱——研究选题得先问投资人喜不喜欢。
再说人。
组里去年四个中国博后,今年只剩一个,另外三个六月打包回国。
上海给他们一人一千万启动经费,孩子直接进国际学校,连租房补贴都安排好了。
我帮他们寄行李,顺丰小哥笑:最近全是回国的箱子,连运费都涨价。
最离谱的是隔壁做基因编辑的林师兄,机场被扣了五小时,电脑硬盘全被拷走,理由是“可能携带敏感数据”。
他落地深圳当晚,就收到南山医院聘书,年薪翻倍,还配了独立实验室。
朋友圈一句话:感谢美国海关,帮我下定决心。
国际项目更惨。
我们跟欧盟合作的阿尔茨海默新药项目,原本美方负责动物模型,现在人家直接踢掉我们,转头找了加拿大。
理由很直白:不想某天突然被美国政策卡脖子。
欧盟自己搞了个“超级赠款”,一口气砸了50亿欧元,申请页面第一句:No US-affiliated researchers, thank you。
曾经抢着来美国做博后的欧洲人,现在把简历投到北京、东京,连新加坡都排起队。
国会8月塞了30亿紧急拨款,听着像救命钱,其实只够填三个月的坑。
更魔幻的是,这笔钱到账前,学校财务已经提前扣掉“合规审查费”——专门雇律师查你有没有跟中国合作。
算下来,真正落到实验台上的,不到七成。
AAAS那帮大佬终于坐不住了,9月发声明要搞独立基金,口号喊得响:让科学远离政治。
可谁都知道,只要白宫一句话,银行照样能冻结账户。
我老板上周开组会,第一句话:以后发论文,别挂联邦经费号,省得被盯上。
底下学生面面相觑——不发经费号,版面费谁出?
老板耸肩:先欠着。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所谓科研自由,不过是账单上的数字游戏。
空调又坏了,维修工单上写着“预算待定”。
我关掉离心机,把样品塞进干冰盒,心里盘算:再熬半年,如果还是这样,我也回国。
毕竟,科学需要钱,更需要不被半夜敲门的安全感。
美国科研的黄金时代,被一纸政策亲手掐断了电源。
来源:莫离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