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唐朝,你住一百零八坊哪个坊?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9 19:05 1

摘要:相信很多西安人都看过这张唐长安城里坊图,棋盘式的城市布局举世无双。从唐朝至现代,从长安到西安,这个城市的格局都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但是沧海桑田,那些千年时光遗留于此的不同,究竟有没有人能说得清?长安城不是一日建成的,对唐长安城里坊的研究也历经千年。

相信很多西安人都看过这张唐长安城里坊图,棋盘式的城市布局举世无双。从唐朝至现代,从长安到西安,这个城市的格局都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但是沧海桑田,那些千年时光遗留于此的不同,究竟有没有人能说得清?长安城不是一日建成的,对唐长安城里坊的研究也历经千年。

唐代长安城平面

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我们见到了这样三幅图——唐长安城古今叠合图、唐长安城郭城内遗迹图和唐长安城与今西安市区道路叠合图(出自《唐长安城坊古今注》科学出版社2024年4月)。这三张图,是以古代遗存的唐长安城史料为基础,结合近代以来的考古成果和遥感影像绘制而成。图中可以看到今日西安市城区与唐长安城对应的点位,其中名人故居、寺庙道观、唐诗中描述的位置所在等一目了然。

师生团队研究探讨古今对照图

崔凯指导学生团队研究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崔凯教授,就是这三幅图的主要研究制作者,在14年的执着钻研中,他带领团队参考了唐《两京新记》以及北宋《长安志》等古籍,将古今西安城跨越时空重叠起来。唐人韦述的《两京新记》中记述了从隋代至唐开元年间都城长安的街坊、官舍、府宅、园林位置、建造过程及时人掌故,是现存专门记述唐代京城的最早著作,今存残卷。《长安志》是宋人宋敏求在《两京新记》和《长安志图》基础上撰写的,对长安城有更详细的记录。此外,参考的还有南宋程大昌《雍录》、元代骆天骧《类编长安志》、清代毕沅《关中胜迹图志》和徐松《两京城坊考》等。近代至今,大量的科学考古资料和准确详尽的地形测绘图、卫星遥感影像更是为绘制这些图提供了最直接而真实的参考。

《两京新记》残卷 清刻本

《雍录》南宋程大昌著,明刻本

让我们展开这张唐长安城古今叠合图,细细看过去——

唐长安城古今叠合图

“外郭城东西一十八里,一百一十五步,南北十一五里,一百七十五步,周六十七里……坊市总一百一十区,万年长安以朱雀街为界,街东五十四坊及东市,万年领之;街西五十四坊及西市,长安领之。”这段描写就是唐长安城108坊的所在,地图的上方中部,是唐皇城,大概位置是北至今北二环以北,南至今环城路南段,东西约在北新街至环城路西段之间。大明宫建成以后,成为唐朝的统治中心,当时的皇亲国戚、大臣眷属也就以大明宫为中心,散住在与之相近的里坊之中。比如初唐名臣魏徵,他的住所前身曾经是隋朝规划大兴城的建筑专家宇文恺的旧宅,位置就在皇城东边的永兴坊里,当然,此永兴坊非今永兴坊,而是在今东新街人民大厦一带。再如唐中期大将郭子仪宅邸在亲仁坊的西北区,位于今天的测绘路一带;升平公主与郭暧住在宣阳坊;阎立本居延康坊;安禄山宅在亲仁坊的东南隅;白居易曾在常乐坊、永崇坊和昭国坊租过房子,最后定居在新昌坊,即今天的乐游原遗址公园和雁翔路一带;贺知章宅子在宣平坊;韩愈、武元衡在靖安坊等等。

唐长安城与今西安市区道路叠合图

唐长安城郭城内遗迹图(图内标注了1949年以后做过考古发掘、出土过窖藏文物且已经公布的地点)

另两幅图——唐长安城郭城内遗迹图,在古今叠合图的基础上,经过细致考据,标记出长安城内众多古迹遗址和重要文物出土的位置;道路叠合图则清晰地展示出古今西安布局始终如一的稳定,古今完全重合的道路在全城随处可见,例如从朱雀门延伸至明德门的天街——朱雀大街,当时是整个城市的中轴线,现在也是古都西安重要的南北主干线……看着这些图,假设穿越回唐朝,我们每个人都不禁会想,“我住在一百零八坊哪个坊?我会与唐时哪位名人为邻?”此刻,长安108坊便不再是古籍里的名词,而是一座城的文明基因。

考察遗址、埋头故纸做这些考据,如同在史海中拾起翻落的浪花,可能产生不了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崔凯说倘若有一天,这些融合了前人智慧的研究成果能成为西安街头的文化标识,矗立于里坊故址之上,以厚重的文化积淀彰显大唐盛世的风貌,便是它们最大的“作用”。

来源:悦享莲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