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9日,记者了解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童超团队近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论文《The Placenta Regulates Intrauterine Fetal Growth via Exosomal PPARγ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李周芳
4月19日,记者了解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童超团队近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论文《The Placenta Regulates Intrauterine Fetal Growth via Exosomal PPARγ》,该研究首次揭示胎盘通过外泌体递送关键蛋白PPARγ直接调控胎儿脂肪发育的分子机制,并开发出全球首个胎盘靶向纳米载药系统,成功逆转胎儿生长受限的小鼠表型。
胎儿生长受限,通常是指受母体、胎儿、胎盘等病理因素影响,胎儿生长未达到其应有的遗传潜能,多表现为胎儿超声估测体重或腹围低于相应胎龄第10百分位。胎儿生长受限是围产期“隐形杀手”,全球发病率高达5%-10%,却长期缺乏有效治疗手段。
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课题组通过研究不同妊娠时期的胎盘和胎儿中PPARγ表达和脂肪生成情况,发现胎盘可能作为储存库为胎儿供应PPARγ蛋白,从妊娠中晚期开始支持脂肪形成,胎盘中的PPARγ可能能够调节胎儿的脂肪生成。
为验证胎盘PPARγ在调节胎儿生长,尤其是子宫内脂肪生成中的关键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进一步实验。
同时,研究人员通过滋养层细胞与前脂肪细胞的共培养等实验发现,滋养层PPARγ在前脂肪细胞成熟中起关键作用,并且通过靶向滋养层PPARγ来药理调节宫内脂肪生成可能是可行的。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小鼠胎盘衍生的外泌体在体内通过脐带输给胎儿,强调了胎盘在调节子宫内胎儿脂肪发育中的关键作用。
据介绍,该研究成果有望推动胎儿生长受限治疗从传统的被动干预向精准的靶向治疗进行转变,为胎儿生长受限的宫内精准治疗开辟了全新路径,在母婴健康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访者供图)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