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宣传周|技术之刃勿走偏锋 警惕新型“帮信”陷阱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3 10:35 1

摘要: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生活的今天,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虚拟与现实交织的世界里,不仅有着便捷与机遇,也隐藏着风险与陷阱。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生活的今天,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虚拟与现实交织的世界里,不仅有着便捷与机遇,也隐藏着风险与陷阱。

有人因不懂网络技术,一时疏忽成为电诈的受害者;

有人则因为“过于懂技术”,一念之差成为犯罪的帮凶……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如期而至,今天就让通检君带大家从不同视角看一看,网络犯罪如何影响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01 手机一贴,钱就没了?

NFC功能可能让你的手机变成骗子的提款机!

某天,张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某平台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张女士的账户开通了会员服务,如果不取消的话将每月扣除服务费800元。

随后,对方控制张女士手机打开了手机NFC功能和“ikunPay”APP,又引导张女士将自己的两张银行卡分别在手机背面贴了一下,称这样就能取消付费了。

然而张女士没有等到“取消付费”通知,只等到了银行卡扣费4万余元的短信,这才得知自己遭遇电信诈骗。

幕后故事:诈骗软件从何而来?

——程序员接私活制作APP,竟让自己身陷囹圄

小孙自小就喜欢摆弄电脑,学的专业也是计算机程序方面,毕业后在一家小公司做程序员。但小孙觉得公司每月的工资太少了,会在下班后在网上接点“私活”,给人解决程序方面的问题、做做软件,赚些外快。后来小孙渐渐发现接“私活”赚得比工资还高,就干脆辞职自己单干。

某天,小孙在某软件上认识了一个客户询问他能不能做一款软件,用途是通过手机的NFC功能和这个软件完成信用卡信息的实时传输,用于信用卡套现。对方提供了一个类似的软件让其仿制,报酬会以虚拟币USDT的形式发放,折合人民币3万余元。

这个要求对小孙来说并不难,而且报酬不菲,对方还说后期软件的长期维护还会额外支付费用。虽然他猜到这个软件可能不是作正当用途,这个价格也不是正常程序的费用,但在数万元的高额报酬诱惑下,再加上隐藏在网络背后的安全感,小孙还是欣然同意接下这一单。

随后小孙为对方制作了能够实现这种功能的“ikunPay”APP,并在两个月内持续为对方维护软件、添加账户,获取了6万余元的报酬。

因这款软件被用于电信诈骗,受骗的张女士等人报警后,侦查机关根据软件信息锁定小孙并将其抓获。

最终小孙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通州区检察院提起公诉,并被判处有期徒刑。

02 “黑客”在线接单,无所不能?

小心假“黑客”,真骗子!

小芳在与相亲网站认识的网友视频聊天时被对方录下了私密视频,随后网友称有个群里的朋友私自保存了视频并威胁给10万元才删除,否则就发到网上。害怕的小芳想通过“黑客”手段删除他人手中的视频,便在浏览器上搜索“黑客”,点进一个挂着“黑客接单、不成功不收费”等广告的网页,添加了“黑客”的QQ好友。

“黑客”告诉小芳视频可以删除,小芳松了口气,之后对方以“保证金”“账户冻结需解冻”等理由,一步步要求小芳向对方提供的账户转账,在多次转账数万元后,小芳终于意识到不对并报案。

无独有偶,小兰因被人以投资理财的方式诈骗钱款后,也想到要通过“黑客”手段追回钱款,通过搜索发现了“黑客”广告后添加了对方好友,结果不但没能追回损失,反而被假“黑客”真骗子又骗走了2万余元。

幕后故事:诈骗广告怎么播放?

——搭建网站为假“黑客”打广告,电诈被害人如何摇身一变为虎作伥

这些刊登着“黑客”广告的网页从哪里来呢?正是来自本案的嫌疑人小乐搭建的网站。

一年前的小乐在兼职微信群中刷单被诈骗了1万余元,同样是为了追回钱款搜索“黑客”并添加了好友。但小乐并没有轻易给对方转账,而是在聊天中得知,打这些“黑客”广告其实很赚钱。

懂得网页运营又很有“商业头脑”的小乐敏锐地意识到,与其花钱消灾,不如“生财有道”。与这些“黑客”合作开网站给他们挂广告,这被骗损失的钱不就赚回来了吗?

随后,小乐租用服务器搭建网站,并出租四个广告位,每个广告位的费用半个月就高达4000余元,远远高于一般的商品网页广告。这样运营了近一年,小乐轻轻松松赚取了十余万元“广告租金”。

最终,因多名点进“黑客”广告被诈骗的被害人报案,小乐被警方抓获,并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通州区检察院提起公诉,并被判处刑罚。

检察官提醒

1.认清“帮信罪”,勿做电诈帮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技术支持,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这种“明知”不要求确切知道上游具体实施的是何种犯罪,只要能认识到对方可能利用网络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就符合“帮信罪”中关于明知的认定。

技术类“帮信罪”的常见形式

开发违法应用:制作、开发用于诈骗、赌博等犯罪活动的APP、软件或网站。

搭建非法平台:为犯罪活动提供网站搭建、服务器租赁与维护、通讯传输技术支持(如架设GOIP/VOIP设备)。

提供网络支持:提供互联网接入、网络存储等基础设施支持,且明知可能被用于犯罪活动。

进行“技术解封”:帮助解封因涉嫌违法犯罪被封的社交账号、网站等。

2.掌握防骗新技巧,守护“钱袋子”安全

谨慎开启NFC功能:日常如无需使用NFC功能(如刷门禁、公交卡),建议在手机设置中及时关闭该功能,仅在需要时开启,避免被诱导“贴卡”而被盗刷银行卡。

安全起见,建议仅从官方应用商店下载软件。拒绝陌生人“共享屏幕”“远程协助”的可疑要求。

加强支付安全设置:为支付账户设置复杂的支付密码,并开启账户交易提醒功能。如无必要,可联系银行关闭小额免密支付功能,降低被盗刷风险。

不轻信“网络黑客”:如遭遇诈骗等犯罪的侵害,请及时报警,通过合法方式挽回损失,切莫轻信所谓“黑客”,以免一再受骗。

下一步,通州区检察院将继续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理念,持续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的高压打击态势,并延伸检察职能,加强源头治理,创新开展针对不同群体的普法宣传,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贡献检察之力。

编辑:办公室

来源:通州检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