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故事 | 新中国第一只股票诞生在锦江!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9 15:04 1

摘要:20年前,当高达上百米、34层的蜀都大厦在成都商贸“金三角”地段建起时,市民们充满了骄傲。在当时看来,这座大厦气派、现代,尤其是楼顶的旋转餐厅,更是一时成为成都的标志性场所;不仅仅在成都,蜀都大厦当时在整个西南地区都数一数二。直到今天,这座大厦仍然屹立在蜀都大

北京时间4月17日晚

锦江区高成长企业霸王茶姬

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股票代码为CHA

即“茶”的拼音

霸王茶姬成为

首家登陆美股市场的新式茶饮企业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新中国第一只公开发行的股票

就是在锦江区诞生的

20年前,当高达上百米、34层的蜀都大厦在成都商贸“金三角”地段建起时,市民们充满了骄傲。在当时看来,这座大厦气派、现代,尤其是楼顶的旋转餐厅,更是一时成为成都的标志性场所;不仅仅在成都,蜀都大厦当时在整个西南地区都数一数二。直到今天,这座大厦仍然屹立在蜀都大道上,幕墙上的巨型电子显示屏每天为我们传递着最新的新闻讯息。

而令成都人骄傲的,还有这座大厦背后的故事。

1980年为建设这座大厦

新中国第一只股票“蜀都大厦”在成都诞生

当历史的长卷书写到21世纪之时

曾在全国轰动一时的红庙子里

掘得人生第一桶金的成都人不由想起

“蜀都大厦”

曾为他们开启了怎样的资本人生

……

1978年后,改革之风吹入成都,如何促进生产方式的改革发展,如何促进地方产品的交易流通?如何乘着全国改革的东风,活跃本地市场?这些成为当时政府思考的重要问题。

1980年,成都市开始探索建立成都市工业展销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蜀都公司前身),该公司由各集资合股的股份公司组成,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公司资金入股坚持自愿原则,公司的资产属于投资的各单位集体所有,任何单位不得平调或侵占。

由此,一个新潮的名词“股份制”在成都传开了。

1980年7月,经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成都市工业展销信托股份公司,按面值向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发行了蜀都股票,每股1万元。集资修建蜀都大厦,为展销成都市工业品提供交易场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有记载的第一家以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是1949年后,我国的第一例“股份制”样本。至此,新中国第一只公开发行的股票诞生了。“当初不仅仅是外界,连我们自己对股份制都一窍不通,”蜀都大厦一名老员工说,“但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募股的同志可是吃了不少苦头。”据这名老员工回忆,当时募股被视作“乞讨”,但最终,这些募股人员还是筹到了第一笔的1300万元股金。

▲成都市工业展销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 图片来源:成都市档案馆馆藏

在蜀都大厦成功建起后,蜀都大厦的股票却继续让蓉城股民为之疯狂,蜀都大厦一名老会计回忆:“当时每天都有很多股民在红庙子买了我们的股票,到我们这里来办理过户手续。光我负责接待的每天就有几百人。”

而蜀都大厦的股票也从最早的红庙子时期的发行个人股2960万股迅速发展到后来的12397.5847万股的个人股。

1988年,四川省已有36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和15户企业集团进行股份制试点,其中部分企业也开始发行股票,成效良好。此后几年,股份制试点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扩大,发行股票、股权证的企业也大大增加。

1991年,成都市工业展销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成都蜀都大厦股份有限公司。116米高、30层的蜀都大厦竣工,这栋“成都造”的“西部第一高楼”,为成都经济的对外交流和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窗口。

#

▲1994年的蜀都大厦

各种餐饮娱乐场所也在此隆重开业,如旋转餐厅、六本木等,灯火璀璨,流光溢彩,集时尚与高端于一身,蜀都大厦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有趣的是,上世纪90年代,成都也迎来炒股狂热期。青羊区内狭窄的“红庙子”小街,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一级半”市场。

▲红庙子街人潮 图片来源:人民银行成都分行

老成都人提起这段回忆都唏嘘不已,“一条窄窄的小街,街上的人挤都挤不动。街边并排摆着一张张破桌子,桌上场景相似,左边摆着一摞股票、股权证,右边叠放起一万元一捆的人民币,最高的能有一尺高。”

▲成都企业债券

请输入标题 bcdef

1995年,成都蜀都大厦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

2004年,该公司更名为四川舒卡特种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5月更名为四川友利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10月更名为江苏友利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8月24日,再次更名为江苏哈工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随着一次次的更名,昔日的蜀都A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蜀都大厦的繁华也在一次次变迁中渐渐消失。

大厦身上的光环在慢慢褪去,而大厦背后成都人发行第一只股票,敢为天下先的故事却常讲常新。

来源:锦江区融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