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云:我和常香玉老师合作二三事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10:57 1

摘要:我以好奇、新鲜的目光看了很多台精彩剧目,更有幸的是于1957年1月14日日场观看了演出大会的最后一场重头戏——常老师主演的豫剧《大祭桩》,由于她的名气大影响广泛,偌大的人民剧院座无虚席,演出效果极其强烈,看戏后才知道她就是爱国艺人常香玉,从此,印在我的记忆中。

常大师为罗云题词

1956年冬,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郑州隆重举办,名家云集,精英荟萃,是建国以来最盛大的戏曲艺术盛典。

那年我10岁,有幸跟随申凤梅老师到会献演《收姜维》,我在剧中跑龙套。

我以好奇、新鲜的目光看了很多台精彩剧目,更有幸的是于1957年1月14日日场观看了演出大会的最后一场重头戏——常老师主演的豫剧《大祭桩》,由于她的名气大影响广泛,偌大的人民剧院座无虚席,演出效果极其强烈,看戏后才知道她就是爱国艺人常香玉,从此,印在我的记忆中。

后来我看过常老师演的《花木兰》《拷红》《断桥》《五世请缨》,还看了现代戏《人欢马叫》《百将渡》《冰山春水》《柳河湾》。

青年时期的常香玉

真正与常老师一起工作,是在1974年10月,河南省文化局从全省抽调戏曲艺术人员,为了参加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文艺(样板戏)调演,集中在郑州须水党校排演一台样板戏选场,剧中主要角色分ABC制。

豫剧《红灯记》“痛说革命家史”,李奶奶由常香玉、华翰磊扮演,李玉和由任安华、李小禄扮演,李铁梅由虎美玲、王希玲、王秦英扮演;

曲剧《杜鹃山》的排演,在群众场面处理上有分歧,演员不满意,让我帮助排演,化解了矛盾,达到了统一。

这样以来引起了《红灯记》剧组演员们的关注,要我看他们排戏给予指导。

常老师借下班时间让我在她的住处排练“痛说革命家史”的戏,她亲切地叫我“小导演”,并诚恳而谦虚地说:“小导演,这场戏我还没有把握住,不对的地方你只管要求,我笨让我多排几遍,把戏做准确熟练为止。”

常老师做起戏来特别认真,充满创造热情,从内心情感到外部动作反复演练,不放过一点一滴,我被常老师的艺术人格和执着精神所感动。

当时看我们排练的新华社驻河南记者王刚,抓拍了照片,我一直珍惜保存作为纪念。

罗云为常香玉老师排戏(1975年)

经过两个多月的排演戏基本完成,到省三所演出向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局汇报。

领导审查后很满意,指示到开封公演,让广大观众进行检验。

在开封连演数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在演出期间有一位工人观众怀着对样板戏的负责态度,写了一封热情而又善意的信寄给常老师,大致内容是:我曾多次看过你的戏,这次你演的李奶奶,身子胖了些,胸部过高,影响了李奶奶的革命形象。为了对样板戏负责,使李奶奶的高大形象更完美,望你想法改进为好。常老师看信后及时回信深表感谢。立即她把自己平时穿的中式大襟白上衣,剪去胖的部分,重新一针一线缝紧裹在身上演出。尽管裹得难受压迫胸部影响呼吸,但常老师还是一直坚持这样做,充分体现了她对观众负责、对戏负责、“戏比天大”的精神,使全剧组的同志们深为感动。

剧组临去北京前,领导召开主创人员座谈会,主要是让大家找戏的差距、找戏还存在的问题,会开得很严肃。

老戏剧工作者著名导演处于对政治的敏感、对革命样板戏的敬畏,直言不讳提出:“常香玉同志演李奶奶很不合适,在铁梅面前是李奶奶还是李妈妈。”

他越说越激动,“河南代表团进京参加样板戏调演,是向首都观众汇报,是向全国人民汇报,我们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某种情绪,使我们的演出前功尽弃,影响河南戏曲界的声望。”

参加会议的人员沉默,会场显得很静。

中年时期的常香玉

1975年3月14日,河南代表团进京在总后勤部礼堂演出。当天晚上代表团抵达北京,全体人员参加卸车装台,在等待道具车尚未到来时,心情难以平静的常老师叫我与她坐在舞台的地毯上低声说:“小导演,我反复想来想去,难道我真地不能把李奶奶演好吗?过去来京是演传统戏,现在来京是演样板戏,无论如何也不能对不起样板戏把李奶奶演砸。你看我哪些地方演得还不准确,你可要给我提个醒啊,我只有把戏演好,才不辜负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和重托。”

我看她思想上仍有压力,安慰她说:“那只是个别人的看法,并不能代表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你千万不要想得太多影响演出。我深信你一定能把李奶奶演好。”我感受到对戏如命的常老师在暗下决心把戏演好的精神力量。

经过在剧场试台排练,于3月20日首场演出那天,常老师提前进入后台化妆,早早穿上服装作好准备,一言不发坐在旁边静静默戏。

演出即将开始,前台后台气氛相当紧张,当李奶奶上场前,我看到常老师深深吸一口气,顿时精神振奋,沉稳而又坚定地走到前台,充满自信,激情豪迈,把饱经风霜、意志坚定的李奶奶形象展现得真实感人。

演到痛说革命家史时的大段念白铿锵有力、气势夺人,剧场内一千多位观众鸦雀无声。当唱完“血债要用血来偿”最后一句的拖腔,观众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演出结束谢幕时,观众起立一个劲儿地鼓掌。

常老师塑造的李奶奶形象完全被首都观众认可,而且反响非常强烈,她首演获得成功。

这台样板戏选场在京连演六场,常老师闭门谢客,每天都要服用安眠药强迫自己入睡,提振精神、全力以赴投入到演戏当中,坚守着戏曲人的天职。

首都观众看戏的热情越来越高涨,赞不绝口,首都京剧界、新闻界的人士和外省观摩演出的成员,也都被常老师演绎的李奶奶所感染,好评如潮。

《人民日报》登载了《红灯记》的演出剧照,报道了演出盛况。河南代表团圆满完成了晋京演出任务。

《红灯记》常香玉饰李奶奶

1990年10月河南电视台拍摄十八集电视剧《常香玉》,我应顾琴芳导演之邀担任副导演.

电视剧中30多出戏曲传统剧目和40多处舞台内外场景,从河南巩县老家到大西北甘肃酒泉,从农村地摊、草棚、高台,到郑州、开封、洛阳、西安、广州大剧院;

罗云与《常香玉》剧组演员京剧艺术家沈健谨(左)、小香玉

从常老师早期学演的传统戏《曹庄杀妻》《杨八姐闹酒店》《西厢记》到演文明戏《打土地》以及后来改编的《大祭桩》《断桥》《拷红》《花木兰》等由我负责排练,并提供场景方案,安排服装道具、场景设置,调配角色,组织拍摄画面。

按照剧中的历史面貌和发展进程,为饰演常香玉的小香玉排练剧中所有的戏。

因戏直接关乎到常老师戏曲的人生经历,所以她特别关心。

小香玉每次回家,常老师让小香玉把我给她排练过的戏演习一遍,看符合不符合她演过戏的要求。

小香玉告诉我她奶奶看后,非常满意。能得到常老师的认可,我感到无比荣幸。

注:第一个演李奶奶的演员是华翰磊,常香玉加入后,华翰磊成了B角。

来源:梨园留声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