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刮大风,来年一场空”,今日秋分,刮大风啥预兆?农民愁啥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3 10:43 1

摘要:今儿个早上2点19分,可是秋分交节的时间点!今日秋分天儿一亮,就听见窗外那风跟撒欢儿似的,呜呜地刮,树枝子摇得跟拨浪鼓一般。那棵榕树底下,几位穿着马甲的老爷子正背着手仰头看天,眉头皱得能夹住芝麻烧饼。“唉,秋分刮大风,来年一场空……”李大爷咂摸着嘴,悠悠吐出一

今儿个早上2点19分,可是秋分交节的时间点!今日秋分天儿一亮,就听见窗外那风跟撒欢儿似的,呜呜地刮,树枝子摇得跟拨浪鼓一般。那棵榕树底下,几位穿着马甲的老爷子正背着手仰头看天,眉头皱得能夹住芝麻烧饼。“唉,秋分刮大风,来年一场空……”李大爷咂摸着嘴,悠悠吐出一句。这老话儿,像颗小石子儿,在咱农民伯伯心湖里,荡开了一圈圈的涟漪。

说起这秋分刮风的讲究,那可不是老辈人凭空瞎琢磨。您翻翻古书,那里头早有记载。老祖宗们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愣是把这节气里的风霜雨雪,摸出了门道。南北朝那会儿,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在他的宏篇巨著《齐民要术》里就写得明明白白:“凡种麦,得白露雨可种薄田,秋分雨亦佳,最忌分后大风,大风则麦不实。”您瞧瞧,一千多年前的先人,就已经把秋分刮大风的害处,点到了根子上,现在秋分节气,比较适合种冬小麦,如果来一阵大风,就会影响冬小麦的种植。

这还不算完,明清时候的《农政全书》、《便民图纂》这些个指导农业生产的大部头,也都把“秋分前后忌大风”当成一条紧要的农事提醒。老话儿讲“秋分天气白云多,处处欢歌好晚禾”,盼的是天高云淡,气定神闲,让地里的庄稼安安稳稳地完成最后的成熟。可要是赶上“秋分西风多阴雨”,或者像今儿个这样刮起没完没了的大风,那可就真是“秋分东风米价贵,秋分西风米价低”的反面写照了。风吹得越凶,老农心里对来年米价上涨的担忧就越重。这历史的笔墨,一笔一划,都透着咱祖先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渴望。

风如何成了“愁”?

那咱得细细说道说道,这风,到底咋就成了秋分时节老农心头的一把“愁”呢?它不像夏天的暴雨,哗啦啦直接毁庄稼,也不像冬天的严寒,咔嚓一下把苗冻死。这秋分的风,坏就坏在它“抽”、“干”、“冷”这三个字上,像个悄摸声儿偷东西的贼。

秋分大风头一宗 罪,是“抽”。您想啊,秋分时节,华北大地的主打作物是啥?是玉米正鼓着粒儿,是棉花咧开了嘴,是晚稻弯下了腰,还有刚播种下去的冬小麦,正需要湿润的土壤来生根发芽。这当口,一场没遮没拦的大风,尤其是那种干燥的北风或西北风,呼呼一吹,就跟个巨大的抽水机似的,直接把庄稼叶子、土壤里的水汽儿给抽走了。叶子还没黄呢,就先给吹得打蔫儿、卷边儿,光合作用的营生大受影响,那玉米棒子还咋长饱满?棉花桃儿还咋吐絮?这就好比人正长身体的时候,不给吃饱饭,还让你干重活,哪能长得好壮实?

秋分风大第二宗 罪,是“干”。这风一起,空气立马变得燥乎乎的。地皮儿眼见着就泛了白。俗话说“秋分有雨来年丰,秋分无雨多冬旱”,要是秋分这天光刮风不下雨,那更是雪上加霜。土壤失墒太快,刚播下的小麦种子,你让它咋出苗?就算勉强出了苗,那细弱的根扎不进干土里,能扛得住接下来的冬天吗?农民伯伯最怕“风刮一道线,地干一大片”,这风就是旱 魃的先 锋官,它一来,往往意味着秋旱乃至冬旱的序幕拉开了。

秋分大风第三宗 罪,是“冷”。秋风扫落叶,可不光是景儿。这风里带着深深的凉意,俗语说“一场秋风一场寒,十场秋风穿上棉”。秋分节气,昼夜平分,之后阴气渐盛,阳气渐收。若是此时刮起大风,更是加速了温度的下降,容易导致“霜降”节气提前,形成“早霜”。地里的庄稼,尤其是那些贪青晚熟的作物,还没完全成熟呢,猛地来这么一场低温大风袭击,轻则停止生长,重则直接冻伤,那到手的收成可就要大打折扣了。这就好比一场突如其来的“催 命 符”,打断了庄稼自然成熟的步骤。

除了这明面上的三宗 罪,风大了还能直接把熟透的谷物、果实习落在地里,那损失更是眼睁睁看着,让人心疼得直跺脚。所以啊,您看,这秋分大风,它不是简单的“风大点儿”,它是抽走了水分,带来了干旱,送来了寒冷,搅扰了农时。老农们看天吃饭,这风一起,他们仿佛就看到了来年粮仓可能不那么丰盈的景象,可谓“来年一场空”,你说,农民伯伯能不发大愁吗?

关于秋分刮风,那流传下来的俗语、谚语,更是车载斗量,句句都说在点子上。

除了开头李大爷念叨的那句“秋分刮大风,来年一场空”,还有更形象的:“秋分大风啸,麦种难坐胎”,这是直接点明了大风对冬小麦播种出苗的致命影响。“分后西风紧,麦子贵如金”,预言了如果秋分后西风不断,来年麦子减产,价格自然看涨,老百姓的饭碗就得掂量着吃了。

“秋分前后怕刮风,刮风就怕下雨冷”。这说明老辈人已经意识到,秋分大风往往不是单独作 恶,它常伴随着降温和阴雨,形成“组 合 拳”,对农业的打击更大。而像“秋分北风多寒冷,冬月雪花落纷纷”这样的谚语,则把秋分的风向与整个冬天的气候联系了起来,充满了长期预测的智慧。这些农谚那是千百年来,无数老农在田埂上、在烈日下、在寒风里,用汗水和经验一点点凝结成的“气 候预 测”,是他们解 读自然、安排农事的“活字典”。

今日秋分,要是感觉这秋风刮得有点猛,吹得衣裳猎猎响,树枝乱摇晃,您可别光嫌它碍事。您想想那广阔的田野里,那些盼了一年到头的老农们,他们正站在地头,捏一把干土,望一眼被风吹得摇晃的庄稼,眉头锁着的是对大地恩赐的期盼,也是对自然无常的一丝敬畏。

这秋分的大风,刮走的不仅是树上的黄叶,更是农人心里那份对丰收稳稳的期盼。它提醒着咱,人呐,终究得顺应天时,爱护脚下这方水土。当然了,愁归愁,咱中国人的韧性就在这儿,老农们会想法子浇水保墒,加强管理,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只愿这风后,能迎来几场知时节的好雨,润泽干涸的大地,也安抚焦灼的心田。

今日秋分天儿凉了,您也记得添件衣裳,稳稳当当地,把这秋天过好。得,话不多说,咱且看这风过后,老天爷能给咱带来个啥样的光景儿吧!

来源:林火火说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