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上此国基地,美国要“夺回”巴格拉姆基地,中方一句话表明立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3 10:41 1

摘要:他的理由很直白:因为基地"太靠近中国核设施",然而这个理由根本站不住脚。

他的理由很直白:因为基地"太靠近中国核设施",然而这个理由根本站不住脚。

特朗普为何现在要夺回此国基地?我国是如何回应的?

编辑:0919

特朗普急了。

9月18日,伦敦唐宁街10号门口,本该是一场常规国事访问的亮相。

但特朗普从来不按剧本走,他劈头就骂拜登政府从阿富汗撤军是"彻头彻尾的灾难",说本来可以"有尊严地撤",偏偏搞成一地鸡毛。

话锋一转,他盯上了阿富汗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

"我们正在认真考虑夺回这个基地。"

理由听起来很"战略":基地离中国核设施非常近,不能让中国人在这里站稳脚跟。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针对2025年大选的政治表演,撤军烂摊子还没收拾干净,又想杀回马枪炒作话题。

特朗普深谙此道,不管什么事,只要扯上"中国威胁",在美国国内就能收割关注。

他说巴格拉姆靠近中国核设施,听起来吓人,但经不起推敲。

阿富汗和中国接壤的边境极小,且主要是高海拔山区,那个基地的战略价值是否真如他所吹的那样?

军事专家普遍表示怀疑。

更何况,选举政治的算盘一目了然:骂拜登撤军失败,再说"我能夺回基地",塑造对比。

这种操作,选民很买账,但世界却不再信这套。

背后少不了军火商和战略保守派的支持,美军基地意味着订单、合同、资金流动。

扯上中国,更能激发盟友的"危机感",绑他们上战车。

现实很骨感。

阿富汗战争二十年,美国砸了2.3万亿美元,死了几千士兵,最后狼狈撤退。

现在又说要回来?这不是重蹈覆辙是什么。

仅恢复巴格拉姆基地的运行,一年费用就可能高达50亿美元

美国财政早已吃紧,国会也不太可能为"特朗普的怀旧项目"买账。

更别提法律授权问题,2001年授权美军进入阿富汗的AUMF法案早已失效。

若要重新部署,还需国会通过新法案,在当前党派对立严重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可能。

目前美国在全球已有多处兵力部署,中东、乌克兰、亚太都需要人手。

要向阿富汗投放1万人以上的兵力,根本不现实。

更重要的是,塔利班政府已明确表示,"对话可以,驻军免谈"。

83%的阿富汗民众反对外国军队重新驻扎,这个数字很说明问题。

2024年那场美军无人机空袭误炸喀布尔市场,造成47名平民死亡,至今还是阿富汗人心中的痛。

这种"误伤"不仅引发抗议,也彻底打破了美国想重建信任的幻想。

你说你来保护我,可我却死在你手里,这样的逻辑,谁也说服不了。

即便特朗普声称已经与塔利班私下接触几个月,认为塔利班最终会"做出正确选择"。

但塔利班的回应同样坚决:拒绝美军重新驻扎

阿富汗人民不会遗忘曾经的战乱,周边国家也不会允许美国再度搅局。

中方这次回应,堪称四两拨千斤

没咆哮、没长篇大论,就八个字:"制造对立,不得人心"。

这叫"定性式回应",你不扯中国核设施吗?我不跟你纠缠细节,不落入"解释陷阱"。

而是直接点破本质:你就是在制造对抗。

这相当于把特朗普的动机摊开给大家看,你不是为了反恐,不是为了和平,就是为了搞对抗。

这种回应,高明在格局。

2025年的世界,早已不是一个大国说了算的时代。

俄乌冲突拖垮欧洲,全球经济低迷,发展中国家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又一个冷战式阵营对抗

中方这八字回应,其实也说出了很多国家的心声:没人想再选边站,没人愿意被拖进新冷战。

尤其是阿富汗周边国家,巴基斯坦、伊朗甚至印度,谁会欢迎美国再次军事回归?

更关键的是,中国在阿富汗做什么?经济重建、能源投资、基建支援,是实打实的发展合作。

2025年中阿贸易额增长32%,达到110亿美元,阿富汗重建项目中方参与度75%。

中企承建的阿富汗喀布尔电力项目投入运营,解决200万人用电问题。

你搞军事基地,我搞经济合作,谁更得人心,时间会证明。

中方不激烈回应,是因为有底气。

一带一路项目在阿虽缓慢但持续推动,矿业、光伏等合作项目已经落地。

巴基斯坦总理访问阿富汗,签署能源合作协议;伊朗宣布向阿富汗提供2亿美元重建援助。

中巴经济走廊阿富汗延伸段可行性研究启动,预计2026年开工建设。

这些都意味着,阿富汗正被纳入一个更大的区域经济网络中。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在阿富汗这片土地上,一个新的故事正在展开,主角不再是军事基地和武器装备

而是铁路、电站、矿山、医院

中巴经济走廊的货运专列已经穿越边境,中亚地区去美元化趋势明显,人民币结算比例上升至45%。

土耳其、伊朗和巴基斯坦正在推动铁路联运建设,第二条中欧班列将从中亚出发,经过伊朗从土耳其进入欧洲。

这对于美国来说,更是无法接受。

整个中东和中亚将彻底消除不稳定因素,但这却是美国不想看到的。

美国过去的模式是通过挑动欧亚大陆的动乱,逼着欧亚大陆对抗,进而将财富搬到美国去,人才到美国寻求机会。

只要这些地方不得安宁,贸易就得绕道,资本无法落地,制造业无法发展。

但现在,阿富汗临时政府正式申请加入上海合作组织观察员地位。

俄罗斯早在7月3日就宣布承认阿富汗临时政府,显然也看中了阿富汗的地缘价值。

沙特与巴基斯坦签署了共同防御协议,若沙特遭遇攻击,巴方将提供包括核武器在内的一切手段保障安全。

这场伊斯兰世界的结盟,正在挑战美国多年主导的地区秩序。

国际关系专家预测"中亚将成为新丝绸之路的核心枢纽"。

报告显示:"美国在中亚战略收缩不可逆转"。

预计2026年中阿贸易额将突破200亿美元,中国将成为阿富汗最大贸易伙伴。

真正得人心的,不是军事基地、不是核设施附近的侦察机,而是疫苗支援、基础设施、让地区国家有机会发展的合作模式。

这些,中国在做,而美国在丢包袱的同时还想重新插旗,无非是重蹈覆辙。

特朗普的"回归大戏"看似热闹,但响应的恐怕寥寥。

结语

特朗普的"夺基地"闹剧,暴露的不是实力,而是焦虑。当军事威慑失效时,政治表演就成了最后的遮羞布。

历史的车轮不会倒转。在阿富汗这片土地上,务实合作正在取代空洞承诺,和平发展正在替代军事对抗。

面对这样的时代变化,各国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道路?欢迎分享你的看法。

来源:南笙墨舞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