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斗在红墙经典读书会启动仪式暨杨宪金编著图书阅享会上的讲话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9 13:58 1

摘要:我与杨宪金老兄已相识相交30年了。我们由开始相互尊重的同志相称,朋友相交,到后来的好友相处,兄弟相待。通过长期的交往相处,我感觉在杨社长的身上有着多重的身份和特质。他既有农民出身的朴实厚道,又有工人阶级的远见卓识;既有军人雷厉风行的气概作风,又有文化人的深沉和

读红墙经典 品书香西苑

毛泽东书法的忠实热心传播者推进者

——写给杨宪金社长

王家斗

我与杨宪金老兄已相识相交30年了。我们由开始相互尊重的同志相称,朋友相交,到后来的好友相处,兄弟相待。通过长期的交往相处,我感觉在杨社长的身上有着多重的身份和特质。他既有农民出身的朴实厚道,又有工人阶级的远见卓识;既有军人雷厉风行的气概作风,又有文化人的深沉和内涵;既有领导者的沉稳睿智,还有学者的气质和风范。而这些也正是我最欣赏和终生都在努力学习和刻意追求的。

他担任中南海画册编辑委员会主任和西苑出版社社长20年之久,编辑出版了大量的以毛泽东主席的著作、诗词、书法等为重点的充满正能量的红色书籍及各类画册,为创立形成和推进独具特质的中南海文化研究立下了汗马功劳,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今天借此难得的机会,我想仅就由杨社长直接操作出版的与我直接相关的两部书谈点感想。

第一部书是由我创作的仿毛体《毛泽东选集手抄本》1--4卷。这部长篇毛体书法著作,是我从1994年冬至1995年冬,历时一年时间完成的,这是我学习研究毛泽东书法60年来最大的一项成果。当时得到了毛主席亲属邵华、李讷等人的高度赞誉。新华社向海内外发了通稿,国内各大新闻媒体亦多用毛体书法第一人进行了宣传报道。作品稿本分别在中国美术馆和历史博物馆进行了展览,一时间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和轰动。在1996年一年内,我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种不同身份的素不相识的朋友的来信七千多封,一直要求和希望我的这部《毛泽东选集手抄本》1--4卷能尽快付诸出版,能为国内众多的的学习研究毛泽东书法的同仁学子提供一份艺术创作和研究上的借鉴。

与此同时,毛主席的儿媳邵华同志也了解到国内大批毛体书法人士和许多老革命老同志也都一起要求出版这套书的呼声。为此邵华同志于1997年秋特意将我召至北京,共同商讨了尽快出版《毛泽东选集手抄本》1--4卷的诸多事项。并委托时任国防大学政治部秘书的孙洪涛同志与我一起具体负责策划操作落实该书出版的工作。

当时这部书的出版工作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是落实出版社。为此我和孙洪涛同志先后联系了人民出版社、中央党校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作家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等十余处出版社,均因此书牵涉政治伟人因素太大而不能出版,使出版工作一时陷入困境。就在这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有朋友提议可请西苑出版社杨社长帮忙,我们就立即找到了杨宪金社长,想不到他竟一锤定音,说可以帮助出版,并说基本上有把握。这使我们喜出望外,我们当时高兴地像吃了蜜枣似的。

当我们将这一喜讯及时报告邵华同志的时候,她亦高兴了好大一阵子。为什么别的出版社难以出版?是因为《毛泽东选集手抄本》书写的是毛主席的著作,出版这种大部头的毛主席著作需要中央批准,而想得到中央的批准,得想法寻找出版这一重大政治课题的时机。而当时正逢1998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前夕,国家要隆重的举行建国50周年的庆典活动,在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绕不开要同时纪念和缅怀以毛主席为首的新中国的缔造者。所以这应是一个出版毛主席著作的大好有利时机。

杨宪金社长本是一位政治头脑异常敏锐,充满政治智慧和善于把握机遇的人,很显然,一切出版的奥妙,一切有利时机的准确把握,尽在他的预料和把握之中。而西苑出版社又是直属中央办公厅的出版社,所以杨社长慷慨痛快的答应帮助出版是有足够的依据的。由此方知,在出版伟人的著作中有这样一些异乎寻常的奥妙玄机,别的出版社办不了此事也就容易理解了。

从落实出版社到2001年,用了三年的时间,《毛泽东选集手抄本》1--4卷在邵华将军的直接关心领导下,经过杨宪金社长的精心策划,巧妙运作,终于在2001年建党80周年之际,由西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此书的出版发行,起码有这么几层意义:一是圆满的圆了邵华将军把出版仿毛体《毛泽东选集手抄本》1--4卷,作为出版一套独具特色的毛泽东选集艺术版本的心愿,这令邵华十分的高兴;

二是这部书的出版发行,使我耗时一年的时间和精力精心完成的《毛泽东选集手抄本》1--4卷这一仿毛体成果正式为国家所认可,这一认可在广义上不单纯是对我个人的认可,而是体现了国家对国内蓬勃兴起的学习研究毛泽东书法的群众性活动的一种巨大支持和充分认可,是对国内广大毛体书法队伍的一种无形的巨大鼓舞;

三是这套书的出版发行,为全国众多的毛体书法学习者研究者提供了思想和艺术上的有力借鉴,对推进大面上毛泽东书法的学习研究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四是这套书的出版发行,于无形之中在国内自然地树立起了一个学习研究毛泽东书法的典型成功事例,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一场不小的轰动效应,对推进面上毛泽东书法的学习研究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这套仿毛体《毛泽东选集手抄本》,在当时可以说是可出可不出的事,出版应是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的。而杨宪金社长显然是冒着一定的风险,敢作敢当,凭着敏锐的政治和艺术眼光,凭着培植新生事物,提携民间基层艺术萌芽艺术人才的善心义举,以及大胆果敢的担当精神,适时决策和顺利的完成了这部前所未有的《毛泽东选集手抄本》1--4卷的出版。这种可贵的培植新人和勇于负责的担当精神,值得我尊敬,值得我永远学习。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假如没有杨社长的大胆果敢,勇于担当,这部书可能是出不来的。很可能到现在还在我书房和小仓库里闲置或存放着。故说杨宪金社长功莫大焉!心莫善焉!不愧是当下宣传传播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书法的勇者前行者!

在杨社长主持出版的众多红色书籍中,我还有幸直接参与了《毛泽东书信墨宝集》一书的编辑出版的协助工作,充当了杨社长的一名编外助手,协助其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毛泽东书信墨宝集》是一部大型的宣纸线装古版书。全书收入毛主席书信660封,其中有288封带有毛主席的书法手迹;全书16册,两函装;基本创造了迄今为止国内出版的毛泽东书籍中的线装版本之首;在各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书信版本中篇幅字数占据第一,篇幅内容是在此以前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01年版本《毛泽东书信选集》372封的近一倍。

这套书信墨宝集,基本囊括了毛主席一生所写的全部书信,本可称毛泽东书信全集,但为了留有充分的余地,书名才没有叫全集。这套书内容之广博,情感之真切,思想之深邃,气魄之宏大,寓意之博远,都是前所未有的。书的内容不仅真切的反映出毛主席作为人民领袖同亲朋、故旧、师友、战友、同窗、学兄间的情感交往历程,体现出他与人民休戚与共息息相通,廉洁自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风范,更展示出毛主席大气磅礴、气势恢宏、遒劲刚健、豪迈超绝、变化万千的不同历史时期独具特色的书法风貌。

全书堪称是一部毛主席的活的生平大事记;简洁生动的中国革命史;逼真感人的毛主席的思想情感史;可读可学可仿效的社会人情世故的交往史;斗智斗勇引人入胜的军事斗争史;风格俱全的毛泽东书法发展史;更是一部完整的门类齐全的融政治、思想、军事、情感、文化、文学、艺术、哲学、党史资料等多方面多领域于一体的综合教科书。无疑为学习研究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情怀、毛泽东的革命精神,学习研究中国革命史,进一步探讨毛泽东的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工作方法等,都提供了特殊的难得的弥足珍贵的历史的系统的全新资料。

就是这样一部集思想、政治、军事、文化、情感、哲学、党史等于一体的毛泽东一生的集大成的百科全书的出版,谁能想到竟是在一个已退休十三年之久的老同志手中而完成的。上面亦提到,这部书的内容比2001年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书信选集多出288封。不谈别的,就这288封毛主席书信的搜集积累,就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大工程。

要知道毛主席那些好收藏好积累好搜集好编辑的书信,数十年来早就被中央档案馆或中央文献室所搜集所收藏。这些尚没被中央收藏的毛主席的书信,都是散落在广大民间的。毫不夸张的说,要搜集毛主席散落在民间的哪怕是一封信,一句话,甚至一个字,都是大海捞针,何其艰难!杨社长这可是搜集积累288封,这可绝不是一个小数!这要花费多少精力和时间才能完成啊!可见杨社长绝对是一个有心之人,精细之人,有特质的文人。并且出版这样一部大部头的高档次的宣纸线装书,基本是凭已退休多年的杨社长一己之力而完成的。

中央文献出一本书,是凭组织之权威,集体之力量,国家之财力,且需要运作努力数年,相比杨社长的单枪匹马成就此件大事,可见是多么的不容易,多么的不简单!我们今天能看到毛主席的这660封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书信,领略毛主席的革命思想,革命精神,伟人胸襟和领袖风采,是多么的荣幸,想想杨社长的苦心努力,应是多么的不简单!我们真的应感谢杨社长!致敬杨社长!

正因此,我也才自愿请缨给杨社长充当编外助手的。在协助杨社长出版这部书的整个过程中,亲眼目睹了杨社长办事之认真,洞察问题之精细,对历史对人物的高度负责之精神,对文字润色把关之严谨,都令我深为敬佩!他办起事来的那种军人的作风,老黄牛的精神,文化人的工作特质,时时处处亲历亲为,严密把关,一丝不苟,宝刀不老,始终冲锋陷阵,踔厉前行,仅此精神,即令我自愧不如,肃然起敬!杨社长杨老兄,永远是我治学上的师表,为人交友处事的榜样和大哥!

2025年2月18日

编辑 文瑞

编审 韩家水

来源:真言过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