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美国痛失第一,美议员见中国防长当天,歼35从福建舰冲天而起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3 10:22 3

摘要:美国国会众议院军事委员会首席成员史密斯一行,在会谈中听到中国国防部长董军关于构建“平等尊重、和平共处、稳定正向”两军关系的阐述。

9月22日,北京。

美国国会众议院军事委员会首席成员史密斯一行,在会谈中听到中国国防部长董军关于构建“平等尊重、和平共处、稳定正向”两军关系的阐述。

几乎在同一时刻,一则来自中国海军的消息震撼了全球:那就是歼-35隐身战斗机、歼-15T重型战斗机与空警-600预警机,已经成功在福建舰上,实现了电磁弹射起飞以及阻拦着舰。

毋庸置疑,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技术测试。

我们选择在这一关键外交时刻公布突破,中国向美国乃至世界传递了一个清晰无比的战略信号:外交舞台上的谦和姿态,永远建立在不容置疑的实力根基之上。

将尖端军事突破的官宣,与美国重要议员代表团访华的时间点精准重合,这在外交策略上,可以说堪称一次精妙的“时机艺术”。

对于见惯了技术优势的美国军事委员会议员而言,福建舰的电磁弹射起飞,不再是一则纸面上的信息,而是中国航母上已经发生的现实。

毫无疑问,这种展示,比任何外交照会,都显得具有冲击力。

中国没有选择隐藏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而是主动、透明地将其置于国际聚光灯下。

这种自信,源于对自身技术实力的笃定,也源于对中美关系现状的冷静判断。

当对话者同样深谙军事技术时。

最具说服力的语言,其实不再是辞令,而是实打实的装备与能力。

福建舰的“三剑客”起飞,正是这种“实力语言”最流利的表达。

要知道,电磁弹射技术,曾是横亘在中国航母事业面前的最大技术壁垒之一,也是美国海军维持代差优势的核心支柱。

然而,随着福建舰上多款舰载机的成功弹射,这也意味着,维持美国航母优势的这根核心支柱已经被中国撼动。

电磁弹射相比传统的滑跃起飞,其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它可以让舰载机能以最大重量、最优构型起飞。

比如对于歼-35而言,这意味着可以内置满油满弹,保持隐身外形,实现最远作战半径;

而对于空警-600,这意味着能够更快升空,更早建立预警指挥体系。

更重要的是,电磁弹射带来的高效率和高出动率,使得福建舰能够实施真正的“全甲板攻击”,也就是“全甲板放飞”,能够快速集中火力打击目标——这是航母打击群形成全面作战能力的关键标志。

毋庸置疑,9月22日,这则消息的公布,意味着中国海军航母在起降方式等关键技术上,与美国站到了同一梯队。

甚至从某种程度来说,相比起美国多年没有更新的福特级航母,中国福建舰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美军航母,让美国“痛失第一”。

与此同时,技术鸿沟的填平,也直接改变了力量对比的算式。

当中国也掌握了对远海空域进行“持续性掌控”的能力的时候,西太平洋的力量天平也正在发生静默但深刻的调整。

董军部长在会谈中强调的“平等尊重”,在外交语境中耳熟能详。但福建舰的突破,为这四个字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实质性内涵。

因为国际政治中,真正的平等,从来只存在于实力相当的行为体之间。

没有实力支撑的和平呼吁,往往不会真正受到重视。

而建立在强大实力基础上的合作主张,才能赢得对手的真正重视。

选择向美国军事委员会代表团“同步展示”这一成就,是中国外交策略日益成熟自信的体现。它表明中国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理念倡导,而是开始学会运用综合国力,包括军事技术进步,来塑造外交互动的基础氛围。

这种“对话+展示”的组合策略,正在重新定义中美两军交往的范式。

它预示着,美国方面将会更加重视未来两军关系的“稳定”与“正向”发展。

未来,随着福建舰的服役,它将会成为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战略转型的核心支点。

其中空警-600作为“海空司令部”,它的上舰,给我们的航母编队带来的态势感知能力增幅将是巨大的;

而歼-35作为“隐身尖刀”,负责夺取并掌握制空权;

歼-15T作为“重拳”,承担高强度对海对陆打击任务。

三型机构成的作战体系,实现了侦察、指挥、打击一体化。

当美国议员们审视福建舰时,他们看到的不仅是一艘新锐战舰,更是一个正在成型的、能够有效维护中国远海利益的海空作战体系。

这才是此次展示最具战略深意的信息。

无论美国议员怎么想,但福建舰甲板上的战机航迹,却深深烙印在国际战略格局的版图上。

中国正在用行动证明:大国地位不是被赐予的,而是靠实力奠定的。

西太平洋的海权格局正在静默但坚定地重构。

当福建舰的舰载机划破天际时,它书写的不仅是中国海军的成长日记,更是国际秩序转型的生动注脚。

中美之间的对话,从此多了一种无需翻译的共同语言——实力的语言。

来源:刘勇教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