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客服退款”新型诈骗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9 12:32 1

摘要:近期,许多省市出现新型诈骗手法,诈骗分子通常以“客服退款”“账户涉案”等借口,通过伪装电商、银行、税务、公安等,诱导受害人购买电商购物卡寄递或者将卡号和密码告知诈骗分子。一旦得手,他们会迅速将购物卡用于消费或变现,“洗白”或转移诈骗资金,规避公安机关追查,让受

近期,许多省市出现新型诈骗手法,诈骗分子通常以“客服退款”“账户涉案”等借口,通过伪装电商、银行、税务、公安等,诱导受害人购买电商购物卡寄递或者将卡号和密码告知诈骗分子。一旦得手,他们会迅速将购物卡用于消费或变现,“洗白”或转移诈骗资金,规避公安机关追查,让受害人钱财损失惨重。

1
冒充客服退款诈骗

以“百万保障”为幌子骗子利用消费者对平台功能的陌生,虚构扣费风险,通过伪造链接或远程控制实施诈骗。防诈提示:官方客服不会要求转账至个人账户共享屏幕。微信“百万保障”功能为免费服务,无需关闭。

2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高收益背后的陷阱。以“低投入、高回报”为诱饵,初期给予小额返利获取信任,最终卷款跑路。防诈提示:投资需选择正规平台,警惕非官方渠道推荐。凡要求充值至个人账户或无法提现的平台均为诈骗。

3
兼职刷单诈骗

从“点赞返利”到血本无归。以“零门槛、高返利”吸引求职者,逐步诱导大额投入后切断联系。防诈提示:刷单本身违法,任何要求垫资的兼职均不可信。警惕非官方渠道发布的兼职信息。

4
网络交友诈骗

情感与金钱的双重陷阱。利用情感需求建立信任,虚构紧急事件或投资机会诱导转账。防诈提示:网络交友需核实身份,避免经济往来。凡以“生病”“投资”等理由索要钱财的均为诈骗。

5
直播带货诈骗

低价促销的伪劣陷阱。利用直播热度虚构促销活动,以次充好或直接卷款。防诈提示:选择正规电商平台购物,避免私下交易。超低价商品多为骗局,付款前核实商家资质。

警方提醒

一、谨慎核实“客服”身份

不法分子经常伪装成客服或相关平台工作人员,利用受害人的焦虑心理,诱导其添加微信并加入群聊,进而实施诈骗。在接到类似电话时,应保持警惕,切勿轻信陌生人提供的联系方式或加入陌生群组。

二、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在处理退款或纠纷问题时,切勿随意向陌生人提供银行卡号、支付密码、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正规平台的退款流程不会要求用户提供银行卡照片或进行转账操作。

三、加强账户安全管理

建议妥善保管自己的个人信息、银行卡及支付密码,并开启消费提醒功能,定期检查账户交易明细,避免大额充值行为的发生。

四、通过正规渠道解决纠纷

遇到网络紧急纠纷,受害人要务必保持冷静,并通过官方客服渠道或正规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切勿相信非官方平台提供的联系方式或处理流程。

五、提高防范意识,及时止损

如发现自己的账户异常或疑似被骗,应立即联系银行冻结账户,并向公安机关报案,尽可能减少财产损失。

来源:布赖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