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人观物候定秋分,将秋分时节的十五天分为三候,其中蕴藏着洞察自然的密码:“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夏日轰鸣的雷声收敛了声息,小虫子们匆匆忙忙地筑巢为越冬做准备,水位渐浅的河流湖泊也显现出秋日独有的模样。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金风送爽,暑气消散,秋分的到来,让炽热的阳光变得温和,也送来了丰收的喜悦。
秋分,作为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平分了秋季,也平分了昼夜。
古人观物候定秋分,将秋分时节的十五天分为三候,其中蕴藏着洞察自然的密码:“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夏日轰鸣的雷声收敛了声息,小虫子们匆匆忙忙地筑巢为越冬做准备,水位渐浅的河流湖泊也显现出秋日独有的模样。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秋分时节也是收获的季节,因为降温快的特点,使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南方的田地里,沉甸甸的稻穗等待着农人的收割和晾晒;而在北方的麦田里,农民则忙着播种冬小麦。秋分象征着勤劳和收获,同时饱含着对收成的期许。
每年的秋分日也是中国农民丰收节,礼赞丰收,致敬农民。全国各地各民族也有着各具特色的庆祝丰收的活动,简单而富有趣味的“竖蛋”游戏,用田野里的野苋菜与鱼片同煮成的“秋汤”,民间艺人绘制印着节气、农时的“秋牛图”……大家用热闹的文艺汇演和农事竞赛,来表达农民对土地的敬重和对劳动的热爱,这是对“五谷丰登”的祝福,也是农耕智慧的延续。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分时节,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正是赏秋色、闻秋声、悦秋景的“如梦佳期”。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是时候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昼夜的交替、熟知冷暖的区分、享受季节的轮转,在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品味岁月馈赠的每一份扎实与丰盈。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