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大庆 | 鲜食玉米变身农民致富“金棒棒”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10:13 1

摘要:一穗穗穿着“绿衣”的玉米排队上了传送带,剥皮、去须、去除表面的杂质;个个饱满的玉米穗再经“高压洗澡”等处理后,进入了预煮阶段。从采收到加工全流程仅需3个小时,有效锁住玉米的口感与营养……近日,位于大庆市大同区祝三乡的3000多亩鲜食玉米进入采收季,每天35万穗

一穗穗穿着“绿衣”的玉米排队上了传送带,剥皮、去须、去除表面的杂质;个个饱满的玉米穗再经“高压洗澡”等处理后,进入了预煮阶段。从采收到加工全流程仅需3个小时,有效锁住玉米的口感与营养……近日,位于大庆市大同区祝三乡的3000多亩鲜食玉米进入采收季,每天35万穗新鲜玉米从田间直达车间,开启“3小时锁鲜”的加工之旅,奏响了乡村振兴的丰收乐章。

每天35万穗新鲜玉米从田间直达车间。

来到黑龙江省顺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与工人忙碌的身影交织,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在这里,鲜食玉米的“蜕变”之旅有条不紊。刚从田间采收的玉米首先进入剥皮去须工序,通过智能化机器之后变身玉米,露出饱满金黄的果实。

接着,玉米穗被传送至高压清洗区,净化纯净水如瀑布般冲刷,彻底清除表面杂质。经过人工与智能双重筛选,剔除瑕疵、病虫害果穗后,合格玉米穗被送入预煮池,在90℃以上的温度中均匀受热,锁住天然色泽与口感。“预煮完成的玉米穗即刻进入冷却环节,防止变质。”总经理张金辉说,冷却后的玉米穗被装入食品级塑料复合膜袋,经抽真空封口与高温灭菌,送入全温区冷链仓储,整个过程在3小时内完成,最大限度保留了玉米穗的新鲜与营养。

这份“从田间到舌尖”的新鲜,离不开企业与当地农户的深度联结。“顺仕农业通过土地流转模式,整合祝三乡3000多亩良田用于鲜食玉米种植。”大同区祝三乡党委副书记王伟说,农户将土地流转给企业后,不仅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不少人还变身产业工人,在自家土地上从事种植、采收等工作,实现“一亩地两份收入”。

这种“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让农户深度融入产业链,截至目前,企业年产鲜食玉米1000万穗,已接单500万穗,预估销售额达3000万元,带动周边百余农户实现稳定增收。

“顺仕农业依托北大荒寒地黑土优势,以科技赋能全产业链。从选种时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到生长期的无人机巡检、物联网控温控湿,再到加工环节的标准管控,全程数字化确保了鲜食玉米富硒、弱碱、无残留的优良品质。”张金辉说,如今,这些带着黑土芳香的鲜食玉米,正通过商超、电商、直播带货等渠道销往全国,不仅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健康美味,更成为祝三乡乡村振兴的“黄金产业”。

张金辉表示,未来,顺仕农业将继续以“让每粒玉米都展现生命价值”为己任,在延伸玉米产业链、提升附加值的同时,带动更多农户共享发展红利,让鲜食玉米产业成为大同区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

来源:大庆电视台绝对现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