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盛宴,千般“丰”味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3 10:11 1

摘要:9月20日,济南市庆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在济清·江楠国际水果交易中心启动。活动以“喜庆农业丰收 乐享美好生活”为主题,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为农服务、产销衔接和庆祝活动,把丰收节打造成展示“三农”发展的“大平台”、促进城乡消费的“大卖场”、弘扬农耕文化的“

秋分时节,神州大地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9月20日,济南市庆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在济清·江楠国际水果交易中心启动。活动以“喜庆农业丰收 乐享美好生活”为主题,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为农服务、产销衔接和庆祝活动,把丰收节打造成展示“三农”发展的“大平台”、促进城乡消费的“大卖场”、弘扬农耕文化的“主阵地”。

丰收的盛景

粮满仓、果飘香、菜盈筐。在济南东部的章丘,谷物的脉络在一片金辉中渐渐苏醒,这片被百脉泉滋养、被龙山文化浸润的土地,迎来了丰收的时刻。

乡村振兴结出硕果。近年来,西营村与省农科院联合成立香稻研发中心,流转土地600多亩,打造明水香稻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稻荷飘香景观区”,再现了“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美好图景。

在普集街道鲁供丰农种植基地,今年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1800亩,覆盖5个自然村。通过科学配置行距、优化施肥管理,这一高效农业模式显著提升土地利用率30%以上。预计玉米亩产约1500斤,大豆亩产约200斤,大豆每亩增收效益约500元。

龙山小米历史悠久,营养丰富。在平陵田园综合体内,金黄粟浪与远山青黛交相辉映。祥霞家庭农场流转600多亩土地,专注于小麦、玉米和谷子的种植,长势喜人、粒圆而大、金黄锃亮,丰收在望。

章丘南部山区官庄街道石匣村的景大叔拉着沉甸甸的谷穗赶往晒谷场,脸上掩不住喜悦,“今年家里种了3亩谷子,亩产能到600斤,能卖出10块钱一斤的好价钱,是难得的好年成。”

现代农业绘出“丰”景。宁家埠街道种粮大户徐兆忠种了100多亩玉米,预计亩产900多公斤,比往年增产20%。这份底气,来自智慧农业水肥一体化。与传统灌溉相比,使用水肥一体化系统后,用电成本降低72%,节水率达到75%,水溶肥用量节省30%,实现了产量、效率、效益同步提升。

一封封捷报从田间传来,奏响了丰收的铿锵乐章。

幸福的光景

硕果盈枝,谷物飘香。章丘的丰收是土地的馈赠,更是用双手创造的幸福生活。

绣惠街道桃花山新村发展锦鲤养殖,年销售额突破3500万元,推行藕虾套养、发展蔬菜种植,带动农产品走向更大市场;

文祖街道青野村是五音戏的发源地。近年来,青野村不断整合文化资源,建成五音青野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园,引进麦野星辰、知山野、一只白羊等餐饮企业,打造“五音食府”,为游客提供各种特色美食,成为展示五音戏文化的窗口;

枣园街道千亩姜田绿意盎然,13个村庄种植生姜1800亩,创造500多个“家门口”就业岗位,带动200多户农民增收;

白云湖街道辛丰村依托传统苹果种植优势,探索“林下养蝉”模式,面积300多亩,亩年产量可达10000多只,年收益430余万元;垛庄镇里虎村的猕猴桃种植基地,依托党支部+东里虎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00多亩,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章丘始终把促进农民持续、普遍、较快增收作为根本要求,想方设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打造产业带动、创业发展、政策支持等“三个平台”,打通共富之路。确立“南部干鲜果品、中部精致蔬菜、中北部特色渔业、北部高效农业”发展格局。壮大种苗繁育产业、农文旅融合产业,吸引外来人才落地、在外人才返乡、在城人才下乡、在乡人才本土创业,打造三涧溪村青年党支部、青石山党建联盟等17个乡村人才振兴示范点,筑牢了共富根基。

——发展资源经济、合作经济、服务经济、物业经济、股权经济、飞地经济等“六种方式”,壮大集体经济。双山街道木厂涧村成立“咱家的”餐饮合作社,开业一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元。垛庄镇长芳村流转70亩土地发展辣椒产业,2024年村集体增收20多万元。普集街道与济南优扶今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乡逢普集”飞地商务中心,邀请网红直播带货,2024年销售额5700多万元。

——拓展农业增效、稳定就业、财产入市、惠农政策扶持“四条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培育4000多家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双轮驱动,落实种粮补贴、农资补贴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民的幸福感更可持续。

庄稼丰收了,饭碗端牢了,销路打开了,日子更有奔头了。

和美的图景

丰收,不仅是物质的富饶,更是精神的富足、治理的提升。

在双山街道三涧溪村泉城书房,能感受到和美乡村的文化新气象。书房藏书10000多册,分为自助借还区、咨询服务区、成人阅读区、儿童阅读区、交流活动区,满足了不同层次居民的阅读需求。书房开展艺术沙龙、亲子阅读、手造体验、学术探讨、直播空间、读书会等系列活动,打造“人人想读书、时时可读书、处处有书读”的书香村庄。

新时代文明实践大篷车载着“政策宣讲、文艺节目、为民服务”走进村居和社区,传播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杜绝铺张浪费等理念,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把“破陈规、树新风”的行为准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乡村治理上,把握济南基层数据治理赋能试点区建设契机,针对村级事务民生服务效率低、村级管理决策难、基层履职无头绪等问题,基于数据要素融合赋能平台,上线“村里那些事”服务平台,实现了群众的事高效办结、决策的事阳光透明、履职的事规范有序,让农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这也正是对丰收节主题“喜庆农业丰收 乐享美好生活”的最好呼应。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