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淳:于绿水青山间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3 09:26 1

摘要:江苏西南,两湖抱城,东山西圩,山清水秀,南京市高淳区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首个“国际慢城”,近年来,高淳在量化生态产品价值和盘活生态资源资产上先行创新,走出一条将生态产品内在价值转化为经济

江苏西南,两湖抱城,东山西圩,山清水秀,南京市高淳区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首个“国际慢城”,近年来,高淳在量化生态产品价值和盘活生态资源资产上先行创新,走出一条将生态产品内在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青山绿水可“计” 固碳减排生“金”

蓝天碧水、公园绿地、河流湖库,在高淳各有一张“生态价值表”。2020年起,高淳参与起草GEP核算国家标准计划,探索构建县域、市级GEP(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标准体系,科学探索建立涵盖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调节服务、人居文化等方面的指标体系。截至目前,高淳共发布728项核算标准,其中国家标准203项。

围绕各类生态产品,高淳积极对接市场实现价值变现。2022年,高淳启动江苏首个有机水稻固碳减排项目,在东坝街道和睦涧村种植“零碳水稻”,开展水稻碳足迹监测及碳标签认证,积极推动生态资源权益交易;2024年3月,高淳发行江苏首张农业碳票,完成全国有机水稻固碳减排量有偿竞价第一拍,相关经验已编入江苏省地方标准。

盘活生态家底 创新惠民模式

GEP改革推动下,高淳把全域作为美丽花园进行整体保护修复,严格实施产业准入与环保管控体系,每年把不少于20%的地方新增财力用于生态建设。

目前,总投资30亿元的固城湖退圩还湖项目顺利建成,总长84.5公里的水阳江流域河道治理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全区林木覆盖率稳定在25%以上,村庄绿化覆盖率稳定在38%以上;高淳开发区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区域环境质量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在此基础上,高淳对各类生态资源展开调查监测建档和确权赋权,并积极探索惠民新模式。

高淳建立“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绿色金融机制,完成全国首单植被综合碳汇价值保险保单、发放南京首笔“GEP生态价值贷”,获评全国信用创新案例奖。在明确净收益归集体所有和环保高标准的前提下,高淳已完成163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其中,固城街道漕塘村低效集体建设用地引进先进制造项目,预计年产值达2亿元;东坝街道和睦涧村一处集体土地用于水稻科学种植和乡村实践基地建设,村民还可享受股份分红。

生态价值的多元转化带来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2024年,高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579元,较2020年增长30.5%,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89:1。

深化价值实现 推动绿色发展

高淳积极推动“两山”双向转化与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相衔接,“深内涵、高颜值”经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龙头,高淳推动生态科技赋能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成功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2024年螃蟹全产业链产值达109亿元,“固城湖大闸蟹”入选第二批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超30亿元,同比增长20.5%。“春茶秋蟹”等优质品牌推动全区电商零售连续多年实现20%以上增长,水产产业链惠及农民10余万人。

生态高价值还对战略资本形成吸引,高淳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区、南京新型显示产业园、南京医疗器械产业园、南京都市食品产业园,以“一区三园”为主载体,主攻先进制造业,推动绿色产业集聚发展,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8%。

生态高价值带来经济“高颜值”增长。高淳深入推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培育“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康养”等业态。桠溪街道蓝溪村将“清新空气”等生态要素纳入民宿“生态价”,10年间人均收入增至3.5万余元;东坝街道垄上村原是以种茶为主的市级经济薄弱村,近年来引入社会资本建设茶艺文创基地,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漆桥街道高岗村引进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导入教育研学、文创文旅等业态,人均收入年均增长8%。2024年,高淳累计接待游客约16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9.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和13.1%,连续3年入选全国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区。

面向未来,高淳将持续深化“两山”实践创新,探索更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多高淳智慧。

数据来源:中共高淳区委宣传部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