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国际糖尿病联盟官网发布了最新的全球糖尿病地图。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20-79岁成人糖尿病患者达5.89亿;预计到2050年,糖尿病患者总数将攀升至8.53亿。
2025年4月,国际糖尿病联盟官网发布了最新的全球糖尿病地图。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20-79岁成人糖尿病患者达5.89亿;预计到2050年,糖尿病患者总数将攀升至8.53亿。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研究更是发现:40岁以下的群体,糖尿病发病率近年从3%飙升至10.9%,足足涨了3倍多,年轻人群的患病率正飞速增长。
突击检查!你知道自己的血糖是多少吗?
看看你的血糖达标没?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其特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传统治疗手段虽能暂时控制血糖却无法逆转疾病进程。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干细胞成为糖尿病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临床作用机制和安全性也被不断证实。
2009年,美国《时代》杂志将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评为“年度医学突破”之一,此后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中国、美国、印度等国相继报道了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出在减少胰岛素用量、保护胰岛功能甚至实现“胰岛素独立”方面的显著效果。
近年来,国内研究团队发布了多项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相关的临床研究成果,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于治疗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是安全有效的。
干细胞来源不同,改善糖尿病效果也不同
近期,World J Stem Cells发表了最新文献,有学者通过系统检索、严格筛选、多指标疗效荟萃分析及全面的不良事件汇总,结合偏倚风险评估和GRADE证据分级,综合验证了MSC疗法在糖尿病中的疗效(改善糖代谢、减少胰岛素依赖)和安全性(无严重不良反应)。
这篇文献系统综述分析了2000年至2025年间发表的研究,重点关注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
结果表明:
(1)基于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为传统糖尿病管理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替代方案,显著改善了血糖控制和安全性,降低了胰岛素需求,增强了β细胞功能。
(2)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效果与其来源组织密切相关,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增殖能力、分化潜能、旁分泌谱和免疫调节特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 不同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总结
中国科学家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领域的突破
临床案例一
邓宏魁团队实现利用人多能干细胞制备内分泌细胞类型完备具有低血糖防护功能的胰岛
2025年8月8日,北京大学邓宏魁课题组在Cell Stem Cell发表题为Reconstruction of Endocrine Subtype-complete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Islets with Capacity for Hypoglycemia Protection in vivo 的最新研究成果。
该研究首次利用人多能干细胞成功分化构建了内分泌细胞类型完备的胰岛。
这些胰岛能够高效响应血糖浓度变化,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更具备关键的升血糖功能,在糖尿病小鼠模型中展现出有效的低血糖防护能力,解决了干细胞来源的胰岛细胞类型及功能不全面的难题。
临床案例二
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II期糖尿病临床试验证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是Ⅱ型糖尿病的潜在治疗选择
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对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临床治疗中国成人Ⅱ型糖尿病的研究试验。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通过静脉输注给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减少外源性胰岛素需求,缓解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是Ⅱ型糖尿病的潜在治疗选择。
临床案例三
两项使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临床治疗I型糖尿病的研究显示:输注后接受临床治疗的患者胰岛素需求出现逆转
两项使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临床治疗I型糖尿病的研究:分别对15名(青医附院)和27名(鼓楼医院)参与者进行了静脉输注,结果显示,输注后接受临床治疗的患者胰岛素需求出现逆转。
特别是在鼓楼医院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朱大龙团队的研究中,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降低了HbA1c,临床治疗后24个月观察到内源性胰岛素水平增加,MSC干预组40.7%的患者达到主要终点,几乎是对照组的2.5倍。
临床案例四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联合北京大学首次利用干细胞再生疗法功能性治愈I型糖尿病
2024年9月25日,南开大学/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沈中阳、王树森研究组,北京大学昌平实验室邓宏魁研究组在Cell发表题为“Transplantation of Chemically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Cell-Derived Islet Under Abdominal Anterior Rectus Sheath in a Type 1 Diabetes Patient”的研究论文,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利用化学重编程诱导多能干细胞制备的胰岛细胞(CiPSC-islets)移植,治疗I型糖尿病(T1D)的临床研究。
该研究利用化学重编程技术诱导多能干细胞制备胰岛细胞,并将其移植给一名I型糖尿病患者,取得了临床功能性治愈的疗效。
移植后患者恢复了内源自主性、生理性的血糖调控,移植75天后,完全摆脱了胰岛素注射治疗,并持续1年以上。目前各项糖尿病相关指标均达到正常人水平,实现了I型糖尿病的临床功能性治愈。
目前,干细胞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望帮助更多的糖尿病患者摆脱长期依赖胰岛素的生活。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治疗方案可供患者选择。
参考资料:
[1] Aringazina, R. A. et al. Autologous and allogeneic mesenchymal stem cell-based therapies for diabetes mellitu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orld J. Stem Cells 17, (2025).
[2] Castro-Manrreza, M. E. & Montesinos, J. J. Immunoregulation by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iological aspect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J. Immunol. Res. 2015, 394917 (2015).
[3] Hu, J. et al. Long term effect and safety of Wharton’s jelly-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n type 2 diabetes. Exp. Ther. Med. 12, 1857–1866 (2016).
[4] Lu, J. et al. One repeated transplantation of allogeneic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in type 1 diabetes: an open parallel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Stem Cell Res. Ther. 12, 340 (2021).
[5] Zang, L.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Chinese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single-center, double-blinded,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II trial. Stem Cell Res. Ther. 13, 180 (2022).
[6] Li Zang, Yijun Li, Haojie Hao, Jiejie Liu, Qian Zhang, Fei Gao, Haibin Wang, Yulong Chen, Weijun Gu, Jin Du, Junhua Meng, Saichun Zhang, Zhaohui Lyu, Jingtao Dou, Yiming Mu, Efficacy of 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assessed by retrospective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3.
[7] Zijing Wang . et al. Trends in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type 2 diabetes among adults in Beijing, China, from 2008 to 2017.
[8] IDF. 糖尿病地图第10版.
来源:国卫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