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放危险物质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9 11:17 1

摘要: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投放是指放置在人畜能食用的物品中或人畜能接触到的地点。危险物质是指足以造成人畜重伤或死亡的毒害性、放射性、传

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蔡剑彪律师解答:

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投放是指放置在人畜能食用的物品中或人畜能接触到的地点。危险物质是指足以造成人畜重伤或死亡的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由于投放危险物质罪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所以《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责任形式为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会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蔡剑彪律师补充: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既遂)】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结果加重犯)】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蔡剑彪

浙江崇鑫律师事务所律师,本人主要从事以下领域的专业法律服务:刑事辩护、民事纠纷、商事纠纷、合同纠纷、人身损害纠纷、婚姻家庭纠纷,同时本人开展参与谈判、参加调解、法律顾问、制作专业法律文书等非诉法律服务。

工作亮点:自从接触律师职业十几年来,始终坚持诚信执业,维护法律尊严,竭诚追求公平正义,全心全意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在刑事辩护中与公、检、法通过良性沟通,努力争取当事人的最大化合法权益。经过多年的职业生涯,取得了当事人的一致认可和满意。

来源:法妞问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