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锣鼓喧天庆丰收,蟹肥稻香迎客来。9月19日上午9时,作为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2025盘锦市蟹文化系列活动之一的第三届盘锦河蟹开捕节,在大洼区榆树街道辽宁每日农业集团蟹鸣湖热闹启幕。500余名行业代表、养殖大户与市民齐聚现场,共同见证盘锦河蟹丰收的热闹时刻。
锣鼓喧天庆丰收,蟹肥稻香迎客来。9月19日上午9时,作为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2025盘锦市蟹文化系列活动之一的第三届盘锦河蟹开捕节,在大洼区榆树街道辽宁每日农业集团蟹鸣湖热闹启幕。500余名行业代表、养殖大户与市民齐聚现场,共同见证盘锦河蟹丰收的热闹时刻。
河蟹开捕现场。
活动现场,威风锣鼓队的精彩表演早早点燃了氛围,铿锵的鼓点与欢快的节奏引得围观群众阵阵喝彩。随着开捕指令下达,数艘捕捞船齐头并进,驶向蟹鸣湖深处。渔民们熟练地拉起早已布设好的蟹网,一只只青背白肚的河蟹在网中翻滚跳跃,鲜活喜人。捕捞船返航靠岸时,第一网河蟹被迅速转运上岸,称重、分拣、装箱,市民争相围观拍摄,欢呼声此起彼伏。
稻田蟹开捕。
稻田捕蟹区同样人气爆棚。稻浪翻滚的田埂间,捕蟹能手们手持抄网穿梭,精准捕捉藏在水稻根部的河蟹。田埂上,扣蟹规格分选技能大赛紧张进行,选手们目光专注,快速分拣不同规格的扣蟹,指尖翻飞间展现出娴熟的专业技能。另一侧的“清风蟹韵”主题绘画展区,一幅幅以河蟹、稻田、湿地为元素的画作,可谓是清风蟹韵,诗画秋俗,将盘锦的生态之美与丰收之乐融于笔端,吸引不少市民驻足欣赏。
分拣扣蟹。
此次开捕节不仅是一场丰收的庆典,更传递出盘锦河蟹产业发展的强劲信号。据市河蟹协会会长张玉满介绍,今年全市河蟹养殖面积达191万亩,其中稻蟹共生模式占101万亩,预计稻田河蟹总产量可达5.7万吨。依托“稻蟹共生”生态养殖模式,农户每亩增收500至800元,河蟹产业已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金名片”。
分享河蟹丰收的喜悦。
更令人振奋的是,我市河蟹销售渠道持续升级,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模式成效显著。当前盘锦河蟹日均销量稳定在200万至300万斤,远销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大城市。随着电商直播、社群团购等线上销售模式的普及,传统线下销量正加速向线上转移,今年线上销售占比有望突破70%,创历史新高。顺丰快递等物流企业的加入,构建起“产地直供+快速配送”的冷链物流网络,确保鲜活河蟹48小时内直达全国消费者餐桌。
近年来,我市将河蟹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培育,从育种研究、技术创新到数字化赋能全产业链发力。全市河蟹养殖面积稳步扩大,养殖产量突破3万吨,产值近12亿元。依托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的专业指导,以及河蟹协会、产业联盟的协同发力,盘锦河蟹以“肉质鲜嫩、膏满黄溢”的品质享誉全国,“湿地之都辽河湾,盘锦河蟹天下鲜”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开捕节现场,“盘锦多‘蟹’,欢迎‘尝’来”“蟹香满九州”等宣传标语格外醒目。这场集捕捞展示、技能比拼、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盛会,不仅展现了盘锦河蟹产业的蓬勃生机,更彰显出我市以蟹为媒、以节会友,推动河蟹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坚定决心。
本报记者 张美宁/文 王震宇/图
来源:盘锦经济生活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