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阵子跟小区张姐聊天,她一开口就叹气。75年属兔的,今年刚在北京办完退休手续,工龄算下来31年8个月,拿到养老金核定表一看,每月就3386块。她跟我说:“年轻时候在厂子上班,想着缴够年限就行,没琢磨过档次,现在退休了,看着这数,真有点犯愁。”不光她,我刷社区群
前阵子跟小区张姐聊天,她一开口就叹气。75年属兔的,今年刚在北京办完退休手续,工龄算下来31年8个月,拿到养老金核定表一看,每月就3386块。她跟我说:“年轻时候在厂子上班,想着缴够年限就行,没琢磨过档次,现在退休了,看着这数,真有点犯愁。”不光她,我刷社区群的时候,好多75年左右退休的人都在聊养老金,有人说够花,有人说刚够温饱。今天就借着张姐这个真实情况,聊聊普通人退休到底能拿多少,这钱在一线城市过日子够不够,全说大白话,不整那些听不懂的术语。
先说说张姐这3386块是咋凑出来的。养老金不是一笔笼统的钱,分三部分算:第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她拿2176块,这部分是国家按规矩给的,跟北京去年的社平工资、缴了多少年社保、按什么档次缴的都挂钩;第二部分是个人账户养老金,863块,简单说就是她上班这些年自己交的社保钱,存在账户里生了点利息,退休后国家分139个月慢慢发给她;第三部分是过渡性养老金,347块,因为她1992年之前就上班了,那时候还没个人账户这说法,国家专门给补的一笔钱。三笔加起来3386块,比2024年北京企业退休人员平均4500块的水平低不少,算是中等偏下的样子。
为啥张姐工龄31年,养老金却不算多?主要俩原因。一是缴费档次不高,她的平均缴费指数才0.6,意思就是这些年她基本都是按北京社平工资的60%缴的社保。你想啊,2024年北京社平工资12000块,按60%缴,每月自己才交960块;要是按100%缴,就得交1600块,31年下来,个人账户里的钱能差20多万,退休后每月自然差好几百。二是退休早,她50岁退的(以前在厂子当女工,按规定50岁能退),要是晚退5年,工龄多5年,个人账户多存几万,而且国家规定的发钱月数也少了(55岁退休发170个月,60岁发139个月),每月至少能多拿500块。
不光北京,其他地方的75年属兔人,养老金也差不少。我老家重庆的表姐,今年退休工龄30年5个月,缴费指数0.652,个人账户里有9万多块,每月领2673块,这里面还含着77块独生子女补贴,扣了之后实际就2595块,在重庆过日子也只能紧着来。每天买菜不敢挑贵的,换季衣服基本靠网购打折款。但江苏的一个远房表哥,也是75年的,1995年前在国企上过班,有视同缴费年限,今年退休除了基础和个人账户的钱,还多拿350块过渡性养老金,每月总共3800块,比表姐就宽裕点,偶尔还能跟朋友出去喝个茶。这说明在哪儿退休、有没有早年的工作经历,对养老金影响真不小。
咱重点算笔账:张姐这3386块在北京到底够不够花?先说好前提,她和老伴住的是老房子,没房贷没房租,这是最关键的,不然光房租就够把养老金花光。
先说吃饭,早餐在家煮点粥、配个鸡蛋和咸菜,5块钱搞定;中午她老伴上班,自己随便炒个菜、煮碗面,15块;晚上老伴回来,俩人炒俩素菜、偶尔买块肉,30块,一天总共50块,一个月1500块。
交通呢?张姐平时买菜、去社区活动,基本骑共享单车,偶尔坐公交,一个月50块够了;老伴上班坐地铁,一天10块,一个月220块,俩人加起来270块。
水电燃气,夏天开空调、冬天开暖气,平均下来一个月250块;手机话费俩人各50,宽带50,通讯费150块;平时买点感冒药、维生素,社区医院的常规体检一年一次,摊到每月100块医疗钱;日用品、洗衣液牙膏这些,再加200块。
这么算下来,固定支出2470块,每月能剩916块。但这是啥都不敢多花的情况。不敢下馆子,一年到头就买两三件新衣服,更别说出去旅游了。要是赶上亲戚朋友结婚随礼,一次就得花500块,或者有点小毛病去医院拿药,结余一下就没了。北京物价你也知道,超市买斤排骨30多,买俩西红柿5块,随便买点水果就几十块,想给孙子买点零食玩具,都得琢磨琢磨。
其实咱普通人养老金高低,就看五个地方,特好懂:
第一是退休地的社平工资,北京、上海这些地方高,2024年北京12000,三四线城市才6000,同样缴社保,北京的基础养老金就比人家多一倍;
第二是缴了多少年,缴一年算一年,多缴一年,基础养老金就多1%的社平工资,30年和40年工龄,在北京能差1200块;
第三是缴费档次,按300%缴的人,基础养老金是按60%缴的2.5倍,个人账户里的钱也多,退休后每月能差几千;
第四是退休年龄,50岁退和60岁退不一样,比如50岁退休,国家规定发195个月,60岁发139个月,同样的个人账户余额,60岁每月拿的就多;
第五是有没有过渡性养老金,92年前上班的人基本都有,各地金额不一样,北京一般能拿几百块,也算笔补贴。
对75年属兔的人来说,要是还没退休,想多拿点养老金,有四个实在招儿:
一是身体允许就多干几年,延迟退休不是坏事,在北京多缴5年,每月能多拿800到1000块,划算;
二是缴费档次别太低,灵活就业的朋友,能选100%就别选60%,按北京社平工资12000算,100%缴比60%每月多交640块,30年下来个人账户多23万,退休后每月多领1600多;
三是补份商业养老险,除了社保,每年存2万,交10年,60岁后每月能多领1500到2000块,平时不用动,退休了多笔收入;
四是盯着当地政策,比如江苏从2024年开始调过渡性养老金的算法,符合条件的人每月最多能多领500块,分三年补完,各地都有类似政策,多留意社保局的通知,别错过补贴。
其实像张姐这样的情况,在普通退休职工里挺常见的,养老金不算高,但只要算计着花,加上身体硬朗、家人和睦,日子也能过得有滋有味。她现在每天早上去公园打太极,下午跟小区阿姨们跳广场舞,偶尔给孙子做顿好吃的,也挺充实。养老这事儿,不用跟别人比,自己舒心最重要。年轻时好好缴费,老了有份稳定收入,再加上乐观的心态,不用愁吃愁穿,就是挺好的晚年生活了。
来源:健康趣话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