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丰收天府 共享美好生活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3 08:00 1

摘要:2025年9月23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成都市庆丰收主场活动将在大邑县天府数字农旅产业园(稻乡渔歌)启幕,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全域呈现“科技感”与“蜀风韵”并重、“未来味”与“烟火气”交融的丰收大联欢。

秋分时节,成都平原广袤的田野已遍地金黄。农机穿梭奔忙,农民载歌载舞,一幅壮阔的丰收图景徐徐展开。

2025年9月23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成都市庆丰收主场活动将在大邑县天府数字农旅产业园(稻乡渔歌)启幕,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全域呈现“科技感”与“蜀风韵”并重、“未来味”与“烟火气”交融的丰收大联欢。

天府粮仓仓廪实

全民共庆乐丰收

稻谷飘香、“丰”景宜人。主会场稻乡渔歌现代农业产业园内,万亩稻田勾勒出超炫的节庆图景。“今年我们用上了新品种水稻,亩产提升至1500斤,日子更有奔头了!”来自邛崃的种粮大户黄大哥脸上洋溢着喜悦。

丰收的背后,是成都坚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高质高效打造“天府粮仓”成都片区的坚韧和担当。

今年以来,成都市扛稳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守牢建好都江堰精华灌区优质良田,提质建设“一带十五园百片”粮油园区,示范打造72个省级千亩展示片和30个万亩“吨粮田”,多措并举促进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成都夏粮再获丰收,夏粮总产30.2万吨、同比增长3.8%,综合单产280.1公斤/亩,同比增长1.9%;上半年全市水果、茶叶、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分别同比增长5.3%、5.3%、3.0%;生猪出栏199.3万头,水产品产量6.97万吨,建设高标准农田21.5万亩,农业生产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据了解,成都即将印发《关于提质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的实施方案》,加快构建生产供应链、品牌价值链、科技创新链、政策生态链“四链同构”的现代粮油产业体系,力争到2030年,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5%,主要农作物耕种管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米袋子”“菜篮子”产品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力争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通过各种举措,全市粮油全产业综合产值预计突破500亿元,现代都市农业将持续领跑西部地区。

乡村大集汇农萃

蓉品珍馐誉全球

成都特色农产品的品牌魅力正持续释放,越来越多承载“天府之国”丰饶物产的优质好物正走向世界。

成都深入推进“1+5+1”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建圈强链,依托天府菌都、天府果荟等“立园满园”九大农业园区,开展农业“大单品”培育,做精做优乡村“土特产”,建强以“天府源”为引领的农业品牌体系,全市培育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618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7个,入选四川省农业品牌目录33个、“天府粮仓”精品培育品牌25个,数量均居全省首位。

产品价值如何大幅兑现?蓉品“出川出海”是关键。成都聚力打通国内高端商超、生鲜电商、餐饮龙头等供应链渠道,1—8月先后赴昆明、香港等地举办农产品全国行活动9场,签订意向采购协议3亿元。第十一届成都农博会期间,集中举办20余场产销对接与农业投资活动,29.5亿元的采购清单、1000万元的现场成交额,近2亿元的采购订单覆盖供应链协同、区域协作、品牌共建等全产业链环节,更多“成都造”借势风靡全国。

海外市场拓展同样表现亮眼。依托双国际机场“空中丝路”、中欧班列“钢铁驼队”,以及高效便捷的通关机制,“成都味道”正加速走向世界。2025年上半年,全市农产品出口规模持续领跑全川;“蓉字号”农产品组团走进马来西亚、泰国的街巷市集,60吨订单瞬间跨越国界达成。成都雷竹首次叩开国际市场大门,金堂羊肚菌远销法国、瑞士等地,蒲江柑橘出口到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明星产品;碧涛茶叶与乌兹别克斯坦灯塔公司签署5000万元出口协议,开启“邛茶出海”新篇章;“高品质、成都范”农产品远销RCEP成员国、“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30余个,展现出“买全球、卖全球”的成都农业表达。

高水平开放离不开高质量服务平台支撑。目前,成都9个区(市)县的10家基地被认定为省级农业国贸基地,其中2家被评为国家级农业国贸基地。今年正启动筹建四川省农产品贸易综合服务平台,预计未来5年将建成覆盖全省、辐射川渝的农产品出口产业链信息服务平台体系,力争聚集500家农产品进出口产业链节点企业,年进出口交易规模不低于50亿元。

科技智造未来田

智慧迭代生产力

金色的稻浪间,无人拖拉机、无人插秧机、喷杆式喷雾器、全喂入收割机火力全开,以精准协同姿态划出流畅而高效的轨迹。如今成都的田野里早已不见“锄禾日当午”的辛劳,成片的高标准农田内,处处上演着从播种、植保到收割的全周期数字化解决方案。“我们希望用数字技术让传统农业变得更智能、更高效,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一位从事智慧农业开发的“90后”创客表示。

作为西南地区唯一拥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成都已建有省部级涉农重点实验室3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9个,汇聚天府现代种业园、天府万安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孵化农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231家,近年来累计研发推广农业“四新”成果749个,布局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122个,全球首座超20层的无人化垂直植物工厂在蓉建成投运。截至目前,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8%、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6%,科技已成为成都农业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就在今年7月,成都市科技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市农业农村局集中发布了农业科技新需求32项、新项目68个、新场景37个,并推介适宜成都平原转化推广的农业科技成果100项。活动现场签约农业科技重点项目12个、金额超3亿元,以前瞻的布局和开放的姿态,向全球农业拔尖人才和科创菁英发出聚首蓉城的“科技之约”。

与此同时,锚定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成都正大力实施智慧农业发展行动,提升建设成都“智农大脑”,推广“数字化服务平台+智慧农业产业园服务中心+规模化农场”数字服务体系,拓展采摘机器人、无人植保机等技术应用场景,计划到2030年全市农业物联网设施覆盖率达到80%,培育50家以上数字农业工厂、未来农场。科技创新,正以磅礴之力驱动成都农业向新而行、迈向高端。

农娱畅耍真安逸

乐享乡村妙趣生

丰收节既是农民的佳节,也是全民共享丰收喜悦的盛宴。本届活动将精心推出“农趣争霸赛”“农耕非遗工坊”“五味共生蒸笼宴”等一系列参与性强、趣味盎然的农娱体验项目,生动诠释着成都市大力推进农商文旅体康融合发展的崭新理念。

“安逸好耍”是成都乡村的独特气质,也为乡村带来了人气流量和发展机遇。立足“百村先行、千村提升”工程,成都乡村正用“千万工程”的智慧,精绘公园城市乡村万千气象。截至目前,全市已成功培育和美乡村先行村、重点村共300个,提速建设郫都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省级先行片区,接续打造10个提升村特色IP,温江高山村、新津波尔村、崇州梁景村等一批特色村落如繁星散落,点亮蓉城乡野,美田弥望、茂林修竹、蜀风雅韵的未来乡村风貌正渐次呈现。

以此为基础,成都正加速农商文旅体康融合步伐。今年以来,启动50个和美乡村乐享场景提升项目,推出58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创新植入“跟着节气(赛事、会展)游乡村”等新业态,打造“产地追鲜”“乡愁寻味”主题体验。同时有序推动乡村景观化、景区化改造,大力开发民宿露营、生态康养、风味餐饮等特色产品,结合农事农季发布“必游必看”热力地图,一批音乐村、艺术村、运动村已成为市民争相打卡的新地标。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来自和美乡村先行村、重点村的首批45名“种子选手”已参加乡村首席运营师试点培养,通过建立“陪伴式成长”机制,成都正加快锻造一支“爱乡村、会策划、善管理”的整村运营优秀人才队伍。

未来五年,成都将以重点片区建设为牵引,全域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探索组织联建、规划联绘、风貌联治、产业联兴、共创联营、设施联建的片区建设路径,塑造“立产优业”“兴村美乡”“文明善治”“营村共富”乡村品牌标识,力争到2030年,全景呈现“千村振兴、全域和美”气象,建成17个彰显天府韵、智慧感、现代范的和美乡村市级重点片区组团,助力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陈泳/文 受访单位供图

来源:爱看头条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