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台湾受降:有的日本人说:我们暂时回到日本,还要回到台湾的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3 07:32 1

摘要:林伟俦于1900年出生于广东省台山县,黄埔军校第四期学生,是粤军系统的重要将领之一,曾参与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六十六军第一五九师第四七五旅少将旅长,率部参加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多次负伤,获国民政府颁发最高荣誉青天白日勋章。1938年6月率部参加武汉

我率军在台湾受降往事:有的日本人说:我们只是暂时回到日本,少则10年,多则20年,我们还要回到台湾的,你们一定要好好的为我们保管好财物。

林伟俦于1900年出生于广东省台山县,黄埔军校第四期学生,是粤军系统的重要将领之一,曾参与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六十六军第一五九师第四七五旅少将旅长,率部参加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多次负伤,获国民政府颁发最高荣誉青天白日勋章。1938年6月率部参加武汉保卫战。1939年升任第六十二军第一五一师师长,参加粤北会战。1940年7月授陆军少将。1944年5月率部参加长衡会战,8月参加桂柳会战。抗战胜利时,任国民政府第六十军一五师师长。此文为其晚年口述回忆录。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我所在的第六十二军(军长黄涛,本人是一五一师师长),于8月20日开赴越南受降,驻防于海防、北宁、谅山带。同年10月,我军又奉命

由越南开赴台湾,在即将赴台担任台湾省行政长官兼台湾警备司令、台湾地区受降主官陈仪的统一指挥下,接受在台日军投降及解除日军武装。

赴台受降的部署

根据当时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的命令,赴台受降为两个军:

一是第六十二军(下辖三个师)为台南(包括台中)地区的占领部队,军长黄涛为该地区指挥官。该军在高雄港登陆,进占高雄、屏东、台南:嘉义、台中、台东等县市,指挥部设在台南市。

二是第七十军(下辖两个师)为台北地区占领部队,军长陈礼达为该地区指挥官,该军在基隆港登陆,进占基隆、台北、淡水、新竹等县市,指挥部设在台北市。

据此命令,我第六十二军在越南海防市作出的部署是:本人率领第一五一师在康海港登舰,作为第一梯队(前卫部队)开赴高雄,相机排除途中一切障碍,登陆后,进占屏东、凤山、左营等地区,为军司令部及后卫部队在该港登陆提供有利条件;李宏

达师长率第一五七师为第二梯队,与本师相隔约一天航程,在海防市涂山登舰,尾随本师在高雄登陆后,进占台南、嘉义及其附近要地;段云师长率第九十五师为第三梯队(后卫部队),亦在涂山登舰,尾随第一五七师在高雄登陆后,即进占台中市,并派一个团进占台中市。

当时,在台日军(包括在澎湖列岛的日军)共16.9万余人,其主力集中于台南、台中地区。最高军事指挥机构是日军第十方面军,指挥官为台湾总督兼方面军司令安藤利吉,下辖第九、第十二、第五、第六千六、第七十、第八等师团,另有第七十五、第

七十六、第一OO、第一O二、第二独立旅团及澎湖守备队,以及部分海、空军部队。其中一些是日军的精锐部队,如第十二师团,即日军著名的久留米师团(是由久留米地方人组成),号称勇敢善战的部队,常用于最关键的地方执行最关键的任务。

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我们获悉在台日军部分少壮派的旅团长,拟拒绝天皇投降命令,准备负隅顽抗,固守台湾。为此,为充分作好战斗准备,我军要求各师的老弱官兵及随军家属,一律禁止登舰,另候输送。

我军是1945年11月16日至17日,以3个梯队按顺序分别从越南康海、海防乘美国海军运输舰赴台。每梯队运输舰7艘,另有8艘驱逐舰前后护航。美军舰队司令卡伦将军与我同乘司令舰,

以4艘驱逐舰为前导,另4艘驱逐舰殿后。11月20日,驶抵高雄港时,我以高倍望远镜观察高雄周围,未发现日军布防迹象,先头部队即乘登陆艇驶至外港防风堤,立即抢占高雄山及其他要地,没有遇到日军抵抗,后续部队相继登陆。

在我师行至内港码头时,受到高雄各界代表的迎接,进入市区后,群众自发地夹道欢迎,掌声、欢笑声不绝于耳。

第六十二军及第七十军几乎是同一时间抵达台湾的,各自按原订计划进入占领地,整个台湾的日军,均在我们控制之下。

在台受降与接收

11月22日,台湾行政长官兼警备司令陈仪抵达台北,25日上午10时,在台北市公会堂(后改为中山堂)举行受降仪式。参加仪式的除我方各军、师长外,另有美军联络官。日军代表是安藤利吉司令官及他的参谋长谏山春树、高雄海军警备部队参谋长中泽佑等人。在安藤呈递投降书后,陈仪发表广播演说,宣布从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重归中国版图,台湾的一切均置于中国主权之下。

就在这天,整个台湾无不张灯结彩,热烈祝贺台湾回归祖国。

紧接着受降仪式之后,便正式成立全台接收机构,下设军事接收、经济接收、文化接收等部门,陈仪任接收机构的最高主管。

我在这里主要介绍军事接收的情况。为了做好军事接收工作、特设了军事接收指挥部,下设台北、台南两个接收组。台北组由第七十军副军长唐化南任组长,台南组由第五七师副师长侯梅任组长。整个接收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在我军没有登陆之前,日军已基本上按照我们前进指挥所的命令,自行收缴武器装备,分类造具清册,分别在自己的驻地入库封存,等待我军接收。

日军交出的军用物资,主要是各种武器、军用器材、医药、粮食等等。由于他们准备在台湾死战,所以在储备物资中,以粮食、弹药,军用油类为最多。当我们在接收物资时,他们在表面上很服从,点交工作也很认真,但很多中,上级将领对失败并不甘心。他们除宣称:“20年后再来台湾”。

遣返日俘与日侨

日本投降时、在台的日侨共约32万人,日俘兵计16万余人。在台的日侨中,有很多人是官僚和大资本家,他们掌握着台湾的政治权力和经济命脉,是台湾人民的吸血鬼,不少人还是杀人犯。人民群众对他们强烈不满,要求我们对其严加管理与限制、对予犯有罪行的人,要求给予严惩。

对于日侨、日俘的处理问题,我军在进占台湾不久,就宣布将他们遣返回国的具体规定。例如,每个日侨回国时,只准带行李30公斤,黄金5钱及手表等等。这些人知道有关规定后,就将除此以外的一切物品拿到市场摆摊设点。廉价出售,以免被没收。不少日侨为了保存自己的产业和财物,采用“过户”或“顶让”的名义,转移给自己认为可靠的台湾友人代管。

有的殖民主义者,还到处使用恐吓手段对台湾民众说:“我们只是暂时回到日本,少则10年,多则20年,我们还要回到台湾的,你们一定要好好的为我们保管好财物。”

1945年底,日侨开始集中,集中地点多在日俘集中地的附近。当时,日俘主要集中在离驻地较远的乡村,例如,在高雄、屏东的日俘,集中于潮州和恒春的乡村;在台中、台南的日俘,集中于嘉义、彰化等地以东的山区。对于日俘的管理,一般仍按日军

原来的番号建制集中居住,由原来的日军头目来管理,因此各级军官仍然养尊处优,发号施令如故。直到1946年初,才将将级以上的高级军官,集中于台北,然后转送南京分别处理。

1946年1月间,在开始遣返日俘的同时,也分批在高雄、基隆两个港口,由美军派船(多为日本船)遣送日侨回国。在日侨从驻地上车到港口登船前,均有愤怒的台湾民众打骂日侨的事件发生。我军每天接到电话要求派兵维持秩序时,因碍于众怒难犯,原则上只要求不发生重大事故,多数不予理会或不了了之。

随着遣返日俘、日侨工作的完成,第六十二军及第七十军在台受降任务也随之结束。嗣后,部队奉命进行整编,即军整编为师,师整编为旅,旅整编为团。第六十二军军长黄涛在整编时离职,由我出任整编第六十二师师长(内战时又恢复为军)。整编后

的第六十二师及第七十师,于1946年10月相继奉命调回大陆。

林伟俦后任十七兵团副司令兼第二十六军军长和天津防守副司令。1949年在天津战役中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获,1961年12月被特赦。曾任广东省第四、五、六届政协常委、黄埔军校海外理事。1998年春,林伟俦逝世,享年93岁。

来源:二十四桥观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