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醉梦酒乡,悲欢离合的心灵旅程》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06:39 1

摘要:夜里安静得很,我一个人坐在窗前,瞅着远处洋河酒厂的灯光,一闪一闪的,跟星星似的。空气中隐隐约约飘着酒曲发酵的那股甜味儿,就像有只看不见的手,扯着我的魂儿,把我往那片有年头的土地上拽。这就是我老家宿迁,苏北的一个小城,到处都飘着酒香。今晚,我又把酒杯倒满了,可不

夜里安静得很,我一个人坐在窗前,瞅着远处洋河酒厂的灯光,一闪一闪的,跟星星似的。空气中隐隐约约飘着酒曲发酵的那股甜味儿,就像有只看不见的手,扯着我的魂儿,把我往那片有年头的土地上拽。这就是我老家宿迁,苏北的一个小城,到处都飘着酒香。今晚,我又把酒杯倒满了,可不是为了喝醉,就是想跟过去唠唠嗑。

酒刚下肚,还有点儿热乎劲儿呢,眼前的景象就开始晃悠、变形,然后重新组合。等我再睁开眼,发现自己站在一条唐朝的青石板街上。月光白花花的,洒在酒肆挂着的旗子上。嘿,那个穿着青衫、举着酒杯邀月亮的,不就是李白嘛!他大声念着“人生得意须尽欢”,可我瞅见他眼睛里头藏着孤独呢。酒杯在他手指间转着,里头装的哪是酒啊,分明是千年都化不开的愁闷。他对面坐着杜甫,那时候杜甫还年轻,还没经历后来那些乱糟糟的事儿,可眉头已经皱起来,满是对国家的担忧。他俩每喝一口酒,都变成了后来流传千古的诗句。

画面“唰”地一下就变了。我听见有人划拳喊酒令,热闹得很,一瞧,原来是苏轼在赤壁那儿举着酒杯问老天爷呢。他洒下的哪里是酒啊,那是一个文人对命运无常的想得开和祭奠。在这儿,酒可不是用来消愁的东西,而是让人琢磨人生的引子。月光照在江面上,碎成了一片片银光,每一片都藏着不一样的喜怒哀乐。

梦接着往下走,我回到了熟悉的地方——老家的酒坊。1987年冬天,我爸弯着腰翻酒糟,汗水顺着他脸上的皱纹直往下流。我妈蹲在灶坑前添柴火,火苗在她年轻的脸上一跳一跳的。他俩不声不响地干活,就跟做啥严肃的仪式似的。后来我才知道,那批酒是为了给我凑学费。那时候我就闻着酒香,过了好多年,我才明白那酒里藏着爸妈不声不响的爱。

“哐当”一声玻璃碎的声音,把我拉回了现在。在霓虹灯乱闪的酒吧里,一个年轻人“咕咚”一下把威士忌灌进肚子里。他手机屏幕亮着,上面还留着分手短信的半截儿话。他喝酒哪有啥诗意啊,就是疼得受不了,想灌醉自己。不远处,几个中年人机械地碰着杯,说着言不由衷的祝酒词,眼睛却呆呆地望着前面,啥也没看进去。现在这时代,酒从有诗意的东西变成了止疼药,从交流的媒介变成了躲事儿的工具。

梦的边儿开始模糊了,古代和现在的场景搅和在一起。我看见李白跟现在不得志的人隔空对着喝酒,苏轼跟那些商界精英举着酒杯,可喝出来的味儿不一样。酒还是那酒,变的是喝酒的人心里头装的东西。这么多年的文明里,酒一直就像个忠实的证人——看着诗情和铜臭,看着真诚和虚伪,看着人聚了又散。

迷迷糊糊的,我觉得自己变成了一颗酒曲,在大发酵池里翻来覆去。跟好多粮食一块儿分解、变化、变好。难受得就像二氧化碳“嘶嘶”地往外冒,高兴得就像酒精慢慢积攒起来。这时候我才懂,每个人的一辈子就像发酵一样,都得在黑咕隆咚的地方慢慢变,才能有那么点儿香。

梦醒来的时候,天刚有点儿亮。窗外的洋河还是那么静静地流着,多少年都没个变化。酒杯空了,可酒香味儿还在。我一下子就明白了——酒从来不是主角,它就像一面镜子,照着人性。照出李白的豪放和孤独,苏轼的想得开和愁闷,我爸的不声不响和深情,现在人的空虚和盼望。所有的喜怒哀乐在酒里沉淀、升华,最后变成了让我们往前走的好东西。

我起来磨墨,铺开纸。我要把这场醉梦记下来。不是为了记那些稀奇古怪的事儿,是为了抓住那些在酒香里一闪一闪的人间真相。笔落到纸上的时候,我好像听见从古到今喝酒的人一块儿唱歌——他们喝下去的是酒,吐出来的是人生。

宣纸上的字还没干呢,就像酒曲在悄悄发酵。我知道,这场心里头的旅行还没结束,它就是换了个样子接着酝酿。等下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候,等酒杯又满上的时候,那些隔着时间和空间的对话还会接着来。因为这酒乡啊,永远都不睡觉,它就等着下一个喝醉做梦的人呢。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