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被称为“中文互联网的问答之王”“知识付费的破壁者”,用14年时间从IT记者蜕变为全球最大中文问答社区的“首席提问官”,却在知乎纽交所敲钟时感慨“我们只是问题的搬运工”——他就是周源。这位44岁让“谢邀”成为国民级开场白的极客,用“有问题就会有答案”的信仰重构
他被称为“中文互联网的问答之王”“知识付费的破壁者”,用14年时间从IT记者蜕变为全球最大中文问答社区的“首席提问官”,却在知乎纽交所敲钟时感慨“我们只是问题的搬运工”——他就是周源。这位44岁让“谢邀”成为国民级开场白的极客,用“有问题就会有答案”的信仰重构了6亿人的知识获取方式,却在AI浪潮中被质疑“社区稀释初心”,而他用知乎港股双重上市回击:“真正的答案,总在争议中生长。”
从码农到“提问者”
1980年生于贵州的周源,初中时因父亲用386笔记本写稿而迷上计算机 。1999年考入成都理工大学计算机系,研发出校主页的他在东南大学读研时写下“代码即诗”的宣言 。毕业后在上海做底层数据库开发,却因“离科技公司太远”辞职北漂,转型《IT经理世界》记者。这段经历让他洞见互联网浪潮,2008年首次创业开发Meta搜索失败,却在出租屋写下反思:“若不能取悦自己,何谈征服市场?”
知识问答突围战
破壁之战(2010-2013)
受Quora启发,他拉来前同事组建10人团队,用“邀请制+精英社区”打造知乎1.0。首批200位用户包括李开复、马化腾,首日产生8000字高质量问答 。2013年开放注册,用户40天从40万飙至400万,“谢邀体”席卷中文互联网 。
至暗时刻(2020-2022)
疫情初期,他连夜成立“战时疫情小组”,联合专业机构搭建心理援助平台,用500万条信息筑起“知识方舱”,服务30亿人次 。同年顶着压力推动知乎港股双重上市,成为首家中美双重主要上市中概股 。
AI奇袭(2023至今)
当ChatGPT席卷全球,他力排众议推出“知海图AI”大模型,将人工标注量降低90%,职业培训营收暴涨85.6% 。网友惊呼:“知乎答案喂出了最懂中文的AI!”
极客政委的AB面
提问偏执:要求产品经理每天体验“新手提问”,曾为测试搜索功能连续48小时泡面度日 。
生态洁癖:坚持社区氛围第一,2022年砍掉低质营销号,哪怕短期流量受损 。
政企双栖: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连续三年提案“知识开放共享”,将用户关心的“考研焦虑”“职场35岁现象”转化为政策建议 。
成功密码:问题炼金术
痛感转化力:首次创业失败后悟出“要做自己就是用户的产品”
生态构建术:从问答延展到盐选专栏、职业教育,让知识生产者获得真金白银
从贵阳山城到北京中关村,这位微信签名写着“保持开放,解决问题”的提问者,用14年证明了知识经济的终极浪漫:“每个时代都需要一群较真的人,把问号拉直成惊叹号。”正如他在知乎12周年写的:“我们不是答案的生产者,只是问题的搬运工——但搬运的方向,永远朝着星光。”
来源:环球观止0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