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案例:非研发人员工时主要计入研发工时的合理性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3 04:03 3

摘要:根据申请文件,发行人各期研发费用分别为2,079.71万元、2,988.47万元和2,665.49万元,主要包括职工薪酬、直接投入。报告期内,发行人存在向前员工创立的常州市紫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采购销售服务的情形。

根据申请文件,发行人各期研发费用分别为2,079.71万元、2,988.47万元和2,665.49万元,主要包括职工薪酬、直接投入。报告期内,发行人存在向前员工创立的常州市紫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采购销售服务的情形。

请发行人:①说明非研发人员工时主要计入研发工时的合理性,发行人研发工时归集核算的准确性,相关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并有效执行。

②结合项目需求、研发领料的具体构成说明研发费用中直接投入波动的原因,研发领料的具体过程及相关内控是否健全,研发领料与最终去向(样机、废料等)的匹配关系、会计处理的合规性。

③结合薪酬结构及影响因素、考核制度差异等说明不同部门人员人均薪酬相差较大,且销售、研发人员平均薪资水平远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薪酬水平的原因及合理性。

④说明发行人向紫竹国际贸易销售产品同时采购销售服务的合理性,并说明报告期内销售服务商的基本情况,包括成立时间、注册地、主营业务、经营规模、合作背景、合作历史等,是否主要为发行人提供服务、或受发行人及关联方实际控制。

⑤说明销售服务的具体内容、费用计算方法、支付条件及公允性,并结合销售服务商对发行人收入贡献的具体情况说明销售服务费列报的准确性、聘请销售服务商的必要性,是否符合行业惯例,发行人与销售服务商是否存在其他资金往来或利益安排。

⑥结合获客方式、具体订单情况等说明报告期内境外收入大幅增长的合理性。

回复

(一)说明非研发人员工时主要计入研发工时的合理性,发行人研发工时归集核算的准确性,相关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并有效执行

1、非研发人员工时主要计入研发工时具有合理性

报告期内,公司有3名非全时研发人员负责研发岗位工作的同时兼顾管理工作,有1名非研发人员参与部分研发活动且计入研发费用。具体情况如下:

报告期内,周德发、包勋耀和顾乾峰3名非全时研发人员在负责研发岗位工作的同时兼顾部分管理工作,上述3名人员各期累计参与研发工作的时间工时占比超过50%。公司存在1名非研发人员李涛参与研发活动的情形,主要系工作岗位调动所致;李涛于2024年3月入职龙鑫干燥研发部,2024年7月调入工程部,但因工作尚未交接完毕,2024年8-9月仍被龙鑫干燥借调参与部分研发项目的电气设计工作,该年度李涛累计参与研发工作的工时占比超50%。公司根据上述人员参与研发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工时比例,将薪酬在研发费用与相关费用之间分摊。

综上,公司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界定研发人员,将从事研发活动且当期研发工时占比超过50%的人员认定为研发人员。因此,公司将上述人员工时主要计入研发工时具有合理性。

2、发行人研发工时归集核算准确,相关内控制度健全并得到有效执行

公司已制定并实施《研发项目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对研发人员薪酬的划分、核算、归集、结转进行了规定。公司报告期内研发工时统计与核算方法以及研发工时填报、审核及复核的具体流程如下:

(1)研发项目立项时,公司制定企业技术开发项目计划书,根据研发项目的技术特点和项目需求,明确参与研发项目的主要研发人员;研发项目负责人编写企业技术开发项目进展报告/研发试制记录;

(2)研发项目组成员发生调入的,需填写研发项目组成员调入审批单,并由项目负责人和研发负责人签字;各研发项目小组成员每月根据各项目相关进度安排执行相关工作,并由专人按月登记项目人员工时,汇总编制研发工时统计表,并经研发部门负责人复核审批确认。自2024年7月起,每月研发工时统计表以邮件方式发送至财务部存档;

(3)财务部对月度研发工时统计表进行核对并编制薪资分配表,按照薪资分配表将研发人员薪酬费用计入研发费用,并将研发人员薪酬按照研发工时统计表分配至各个研发项目。

研发工时统计表记录了研发人员参与研发活动的工时情况及内部各环节间的审批记录,作为客观证据留痕。2024年7月起,每月研发工时统计表以邮件方式发送至财务部存档;为提高研发工时填报与审核的工作效率,自2025年6月开始,公司上线研发工时管理系统,研发人员根据实际参与研发项目的情况每日在系统中填报工时,研发项目负责人在系统中对小组成员的工时记录审核,作为客观证据留痕。每月汇总后财务部根据员工当月薪酬及工时情况将研发人员薪酬进行核算分配,确保相关人员薪酬在研发费用与其他成本费用之间的划分归集准确。

综上,公司研发工时归集核算准确,相关内控制度健全并得到有效执行。

(二)结合项目需求、研发领料的具体构成说明研发费用中直接投入波动的原因,研发领料的具体过程及相关内控是否健全,研发领料与最终去向(样机、废料等)的匹配关系、会计处理的合规性

1、结合项目需求、研发领料的具体构成说明研发费用中直接投入波动的原因

由上表可知,公司研发费用中的直接投入主要构成为直接材料、加工费和燃料动力等。上述直接投入中直接材料的物料明细及最终去向的匹配关系情况如下:

由上表可知,公司研发领料具体由钢材、定制部件、配套设备、电器和部件等。2023年直接材料的领用主要以钢材为主,主要系龙鑫干燥的设备样机以钢材为主材,且龙鑫干燥新增研发项目较多所致。

2022-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直接投入的增加主要系龙鑫干燥增加所致,主要原因包括:①2022年1-7月龙鑫干燥未纳入合并范围;②“PG-95型下进风上出风喷雾干燥机的研发”项目进入大规模领料的样机制作阶段;③龙鑫干燥于2023年开始“低泄漏分段加热回转窑的研发”、“连续真空碟形干燥机的研发”、“真空转鼓薄膜干燥机的研发”等多个研发项目。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直接投入略有下降,主要系公司多个研发项目的样机制作于2023年完成主体部分内容,2024年仅发生少量优化改制,导致直接投入有所下降。

2、研发领料的具体过程及相关内控健全

公司已制定并执行《研发项目管理制度》,对研发领料各流程进行有效控制。公司研发领料的具体过程及相应内控流程如下:研发领料人员(含研发部门借调人员)根据研发计划进行研发领料,并在纸质研发领料单上进行签字确认;领料单上登记领料内容、领料类型(研发领料)、领料所用研发项目,仓库人员在公司ERP收发存系统登记领料明细并在系统中制作研发领用材料出库单,研发相关的领料均归属到具体研发项目。

公司生产领料的流程如下:生产部门人员根据系统工单的BOM清单到仓库进行领料,仓库人员确认领料内容,并在收发存系统按照系统工单关联领料,公司生产领料与研发领料可明确区分,不存在成本费用混同的情形。

3、研发领料与最终去向(样机、废料等)的匹配关系、会计处理的合规性

公司研发领料与最终去向(样机、废料等)的匹配关系参见本题回复之“四/(二)/1、结合项目需求、研发领料的具体构成说明研发费用中直接投入波动的原因”。

报告期内,公司部分研发项目形成样机/部件或用于测试报废,后续处置情况包括:(1)部分领用材料经过各类试验后丧失实际使用价值,一般作报废处理,回收价值很低;部分具备回收价值的废料用于对外出售,公司根据对外出售研发废料的未税收入作为废料销售成本,并相应冲减研发费用。(2)部分样机或部件制作完成后,需测试部件的功能性,在更新迭代过程中形成报废,公司在报告期内形成的样机均未对外出售;部分部件可以对外出售,公司将其成本相应冲减研发费用,并确认为存货或结转销售成本。

综上,公司研发领料形成可对外出售部件及废料出售的会计处理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来源:佳佳课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