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时代的奋进征程中,呼伦贝尔女性正以多元姿态绽放光彩。“她创”品牌不仅是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地,更是女性全面发展的孵化器——在这里,科技助农的“新牧人”用智慧赋能草原经济,文旅创业的“女掌柜”以创新盘活民族文化,基层服务的“巾帼先锋”用奉献温暖社区。政策扶持与技
在新时代的奋进征程中,呼伦贝尔女性正以多元姿态绽放光彩。“她创”品牌不仅是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地,更是女性全面发展的孵化器——在这里,科技助农的“新牧人”用智慧赋能草原经济,文旅创业的“女掌柜”以创新盘活民族文化,基层服务的“巾帼先锋”用奉献温暖社区。政策扶持与技能培训的双轮驱动,正助力北疆女性在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生态保护等多领域展现“她力量”。让我们共同见证,这片热土上的女性如何以自信之姿,书写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的双重答卷。
凝聚她智慧
激发创动能
一、返乡逐梦:破局电商助农,激活乡村产业
“把家乡的好东西卖向全国,让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这是2021年李杜缘放弃北京发展机会、毅然返回家乡莫力达瓦时的初心。彼时,家乡农产品面临“物流不畅、品牌不响、销路不宽”的困境,她从零起步,于2022年创立本土电商平台,创新打造“四维联动”运营模式,硬生生蹚出一条电商助农新路:
物流降本:与顺丰、中通共建专属专线,将物流成本降低 30%,打通“农产品上行”关键链路;
直播拓市:组建“艺菲甄选”团队,首创达斡尔语直播间,用民族语言拉近消费距离;
品牌增值:开发“非遗+农产品”包装,融入达斡尔族刺绣等元素,提升产品附加值;
科技赋能:打造AI虚拟人“莫旗小E”,用新技术助力宣传。
两年间,她带领团队将28款莫旗地标产品推向全国,助力158款农副产品标准化上行,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覆盖12个行政村,如今更拓展跨境电商,为农产品开辟国际通道。
二、文化赋能:深挖民族特色,点亮北疆文旅
作为“莫力达瓦文旅推荐官”,李杜缘以文化为纽带,推动三少民族文化与产业融合:
跨域文化联动:2023年策划“北疆文化进万家”,联合宁夏举办“沙漠民族服饰大秀”,吸引50万+网络关注,促进民族文化交流;
非遗研学增收:设计达斡尔族非遗研学路线,通过新媒体传播带动周边民宿增收30%;
文旅宣传破圈:参与内蒙古卫视、奔腾融媒等平台节目录制,推动莫旗文旅曝光量增长200%,让北疆风情被更多人知晓。
三、育才聚能:传帮带促就业,培育振兴生力军
李杜缘创新“1+3+N”人才培育机制,让创业经验惠及更多人:
搭建培育平台:创建线上“短视频电商变现商学院”,开发200课时课程,参与8期SYB创业培训,累计孵化电商与新媒体人才289人;
孵化本土主播:发起“艺鸣惊人,C 位出道”家乡主播招募计划,手把手培育46名本土主播,其中“阿迪爱美食”“是慧珍呀”“达人珠珠酱”跻身呼伦贝尔抖音“美食达人”TOP50,“小军臻香”“莫旗玲姐”成为快手平台知名三农主播,让“普通人也能靠新媒体创业”成为现实;
跨区域合作:与扎兰屯、阿荣旗等4个旗县建立人才共育机制,促成2个跨区域产业合作项目,实现资源互通。
四、实干担当:释效社会效益,书写为民答卷
创业路上,李杜缘始终锚定民生需求,交出亮眼实绩:
带动就业增收:累计带动全职、兼职就业278人,培育 200余名兼职宝妈、失业人员从事新媒体工作;
巩固脱贫成果:定向帮扶8户脱贫户,助力每户年均增收1.2万元;
赋能企业发展:推动3家农产品企业完成SC认证,研发“小E来客”AI系统,服务300余家企业降本增效,系统覆盖20个城市、2.5万用户;
打造节庆品牌:2024-2025年承办莫旗年货节,创新 “四直播间同步+三语导购”模式,单届销售额达16万元。
其事迹获《内蒙古卫视》《内蒙古农牧频道》等报道 12 次,个人获评“内蒙古头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呼伦贝尔巾帼创业标兵”等称号。
五、初心如磐:奔赴振兴新程,续写“她”力量
“从助力家乡乡村振兴,到传帮带助力全国乡村振兴,让精准化的新媒体服务成为链接乡村的桥梁”,这是李杜缘的奋斗宣言。如今,她身兼莫旗青年企业家委员会秘书长、呼伦贝尔团市委讲师团成员、青耘北疆人才主播导师等多职,仍始终保持着创业的热忱:未来1-2年,她计划申请1项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推动企业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用AI技术赋能乡村产业,真正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从返回家乡的“电商拓荒人”,到文化传播的 “连心桥”,再到人才培育的“引路人”,李杜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党员的使命担当,更展现了北疆女性在创业就业、乡村振兴中的独特力量。她的故事,激励着更多女性勇敢追逐创业梦想,为地方发展贡献“她智慧”与“她力量”。
来 源:呼伦贝尔市妇联权益和发展联络部
声明:除原创内容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和音视频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在文章下方留言联系我们删除或支付稿费。
来源:农村孩他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