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鲜牛奶”上市看三元转型:用“北京造”筑牢品质根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3 01:10 3

摘要:在食悟看来,这正与三元食品2025年上半年通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聚焦战略大单品,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深耕渠道新链路,强化终端控盘能力的策略相呼应。KA团队全面赋能直营市场策略与终端运营,北京市牛奶公司直营店以鲜奶自助打奶+现制饮品开辟新赛道,提升品牌形象与年轻

在乳业巨头不断下沉渗透的背景下,区域龙头如何加固大本营?中国乳业“新鲜代表”三元,这回给出了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解决方案。

9月20日,三元食品正式推出焕新升级的“北京鲜牛奶”,并邀请葛优为这款“大单品”代言。

在食悟看来,这正与三元食品2025年上半年通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聚焦战略大单品,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深耕渠道新链路,强化终端控盘能力的策略相呼应。KA团队全面赋能直营市场策略与终端运营,北京市牛奶公司直营店以鲜奶自助打奶+现制饮品开辟新赛道,提升品牌形象与年轻化体验。这些举措都为“北京鲜牛奶”的上市营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与品牌基础。

筑牢品质根基,硬核实力托举“北京鲜牛奶”

安全可追溯、新鲜好喝是低温奶消费者的两大核心诉求,也是行业长期面临的痛点。部分品牌因为依赖外部奶源,难以把控品质稳定性;而长距离的供应链又常导致牛奶的鲜度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耗。三元这款“北京鲜牛奶”尚未上市便获关注,根本原因在于其背后一套覆盖“奶牛育种-奶源-加工”的全产业链品质体系,恰好破解了这两大行业难题。

从源头来看,三元已构建起依托首农成熟的“自主育种+自有牧场”模式:目前,首农畜牧旗下已建成29座现代化奶牛场,奶牛存栏量超10.5万头,日产鲜奶达1700多吨,更依托5个国家级、2个北京市级科研和检测平台以及1个国家级种公牛站,构建起从良种培育到鲜奶生产的完整技术支撑体系。在此基础上,“北京鲜牛奶”更锁定100%首农自有奶源,实现奶源源头可管控、全程可追溯。

在加工环节,三元充分发挥首都“奶瓶子”工程的智能化优势,实现高度自动化生产:从原奶接收、预处理、标准化,到均质、杀菌、灌装,再到成品包装,整个过程基本由中央控制室通过计算机系统监控和操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工操作,既确保了每一批次产品质量稳定,更能高效锁住牛奶的原生营养与新鲜风味。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鲜牛奶”的蛋白质含量提升到了3.5g,优于同价位市场大部分低温鲜奶产品。可以说,“北京鲜牛奶”的品质体系,既是三元数十年产业链积淀的成果,更是对低温奶行业“品质标准”的一次升级。这次让消费者喝到的每一口“北京鲜牛奶”,都承载着三元全产业链的品质承诺。

从单品到文化符号,“北京鲜牛奶”绑定本土情怀

如果说“北京造”是三元转型的强支撑,那“北京鲜牛奶”与北京文化的深度绑定,就是品牌打动人心转型的内核。

据食悟观察,三元没有把“北京鲜牛奶”只当作一款单纯的产品来销售,而是将北京人的情感、记忆揉进每一个细节,让它从“一杯奶” 变成了承载本土情怀的“文化符号”,实现了三元品牌价值的重塑。

让葛优来代言,就是三元最懂北京人的一步棋。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葛优身上那股“不端架子、接地气”的劲儿,与三元品牌“中华老字号”完美契合。“葛优代言太对味儿了!老北京代言老牌子,看着就亲切。”葛优代言的预告片在微博上发出后,有网友评论称。

这种“北京人代言北京奶” 的组合,不是生硬的营销,而是拉近距离的情感沟通,让不少消费者重新想起“三元还是那个懂北京人的老品牌”,也让品牌通过商品变回了陪伴用户的老朋友。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三元的转型不是遥远的战略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是看着瓶子上印着北京建筑的新包装带来的亲切感;是早餐桌上即将多出来的、蛋白质高达3.5g的营养新选择,是手机里眼熟又亲切的葛优倾情推荐的牛奶……而对行业而言,三元的这套“打法” 更是老字号转型的鲜活范本——用“100% 自有奶源+高蛋白”的硬品质,扎牢消费者信任的根基;用“北京人代言北京奶”的情怀,拉近与本土用户的心理距离,最终在老百姓的口碑里,让老品牌焕发出了新滋味。

从品质焕新到文化共鸣,三元“北京鲜牛奶” 的上市,不仅是一款大单品的亮相,更揭开了品牌转型的密码:对老字号乳企而言,无需盲目追逐全国扩张的潮流,只要扎根本土、读懂消费者,用品质筑牢根基,用情感连接用户,就能在竞争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焕新之路。

来源:哈尔滨探城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