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进校园 点亮科学梦——温江区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成效显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3 00:14 3

摘要:全国科普月期间,为厚植青少年科学素养,激发科技创新热情,温江区科学技术局(区科协)、温江区教育局精心策划,特邀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普讲师团与四川大学教授组成权威科普阵容,深入区内校园开展系列科普活动。

全国科普月期间,为厚植青少年科学素养,激发科技创新热情,温江区科学技术局(区科协)、温江区教育局精心策划,特邀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普讲师团与四川大学教授组成权威科普阵容,深入区内校园开展系列科普活动。

活动涵盖天文、国防与军事、地质、动物学、航天以及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科学家们以生动案例解析前沿知识,用趣味互动破解科学奥秘,将晦涩的专业理论转化为青少年易懂的科普内容,为孩子们搭建起与顶尖科研力量对话的桥梁,有效点燃了青少年探索科学、崇尚创新的热情,为区域科普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9月22日上午,活动首先在温江区光华实验小学校共和路分校拉开序幕,周武老师在2年级的300多名小朋友的殷殷期盼下,开始了题为《蟾宫取宝——“嫦娥”奔月的故事》的精彩讲座。

周武老师从嫦娥奔月的神话渊源切入,追溯了这一古老传说在《淮南子》等古籍中的记载,解析其蕴含的古人对宇宙空间的好奇与向往。随后,他将话题延伸至我国嫦娥探月工程的辉煌成就,详细介绍了嫦娥五号“绕、落、回”的探月壮举,以及月球样品分析背后的科学价值,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蟾宫取宝”从神话变为现实的科技跨越。

9月22日下午,周武老师来到政通小学 ,为5年级的300多名孩子带来《我们的征途:星辰宇宙》讲座。

周武老师从太阳系行星的运行规律切入,延伸至深空探测的关键突破,结合中国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重大成就解析航天技术原理。通俗讲解搭配直观影像,让学生读懂宇宙的浩瀚,更点燃了探索星辰大海的热情。

9月22日上午,孟庆全老师在镇子小学,为4年级51名学生开展了题为《国防与国家安全》的讲座

镇子小学的校园硬件设施虽不算优越,活动场地也较为简朴,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与参与热情。讲座全程,51名学生始终保持专注,眼神紧紧跟随主讲人,遇到关键内容主动记录;互动环节中,孩子们纷纷举手提问,从“国防装备有哪些作用”到“遇到危险如何自救”,问题真切且充满思考。即便环境有限,现场的专注氛围与积极互动仍让讲座效果远超预期。

9月22日下午,孟庆全老师来到温江区东大街二小,为5年级的400多名学生开展了《国防力量与军兵种构成》的主题讲座。

孟老师系统解析各军兵种职能与发展,结合案例生动讲解。课堂上,学生们全程专注,互动环节纷纷举手提问,氛围热烈。讲座普及了国防知识,更厚植了家国情怀。

9月22日上午,景海荣老师在温江区东大街第一小学校杨柳河分校,为2年级300多名学生解读《哪吒2》中的“七星连珠”现象。

讲座从同学们最感兴趣的《哪吒2》聊起,结合星图演示拆解“连珠”形成的科学原理——这种平均77年才出现一次的景观,实则是七颗行星在视觉上近似成线的自然现象,对地球并无实质影响 。他还纠正了传统认知误区,用通俗语言将复杂的天体力学知识转化为易懂内容。

9月22日下午,景海荣老师在温江区实验学校 ,与3年级700多名学生就这一主题继续开始线上线下热议。

现场师生听得专注入神,互动环节中,关于“行星亮度差异”“观测技巧”的提问络绎不绝。在教室里听直播的同学们也认真记笔记,不时交流着自己的观点,这场讲座不仅解答了大家对天文奇观的疑惑,更在校园里播下了崇尚科学、探索宇宙的种子。

9.22日,戴进业在东大街第一小学校,为6年级150多名师生开展了题为《地球的勯抖一一火山与地震》的讲座。

讲座中,戴老师以生动语言解析地壳运动的“博弈”,从山脉的形成机理讲到地震的发生原理,搭配地质标本展示与动态示意图,将抽象的地球科学具象化。同学们全程专注,互动时踊跃提问,现场氛围热烈。

9月22日下午,戴进业老师来到鹏程小学校东校区,与4--6年级的150多名学生,一起开启了《海洋世界探密》。

讲座中,戴老师从海洋生态系统的构成切入,带领孩子们认识珊瑚礁的“生命王国”、深海的奇特生物,结合高清影像与趣味案例,讲解海洋生物的生存智慧与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现场,孩子们眼神发亮,时而专注倾听,时而举手追问“鲸鱼为什么会喷水”“珊瑚是动物还是植物”,互动氛围热烈。

9月22日上午,黄乘明老师在光华实小,为3年级的260多名孩子开展了题为《揭秘大熊猫的鲜为人知的奥秘》的讲座。

讲座中,黄老师强调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更是我们四川的动物明星。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是四川人民的骄傲和四川野生动物保护的标志。大熊猫有很多鲜为人知的知识,如大熊猫为什么只吃竹子、如何知道大熊猫的年龄、为什么要人工饲养大熊猫,谁是大熊猫的科学发现者、又是谁把大熊猫介绍到全世界等等。

9月22日下午,黄乘明老师在和盛小学,为4年级300名学生开展了《人类亲缘——世界灵长类知多少》的主题讲座。

讲座从一连串的问题开始,我们为什么要讲灵长类?灵长类是什么动物,与人有什么关系?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特征?世界灵长类分布在哪里?峨眉山的藏酋猴为什么让人又喜又优,把同学们的好奇心充分调动起来,然后再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

据了解,9月24日还有一场来自川大的胡琳老师的《未来已来,探索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的主题讲座即将在温江中学开展。

活动累计覆盖区内11所学校,将近3000名学生,实现了“一场讲座点亮一群学生、一个领域启发一种思考”的效果。从宇宙星辰到地球深处,从国防重器到生命奥秘,科学家们用生动的分享搭建起“科研前沿与校园课堂”的桥梁,不仅有效提升了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更播下了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种子,为温江区青少年科普教育高质量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科学有点意思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