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坐春晚前排20年、一人住7层别墅、78岁仍单身,这3位女性真厉害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9 07:13 2

摘要:受家庭教育影响,靳羽西自幼就有着远大的抱负,16岁的时候,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去美国留学,父母虽然不舍,还是卖掉家产为她筹措了留学费用。

编辑 | 薛铮铮aa

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今社会中,都有着一些不输给男人的女中豪杰,今天就来盘点下,那些了不起的华人女性。

关心春晚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自从2003年开始,几乎每年春晚观众席的前排,都会有一个女性的身影。

而这位能连着20年稳坐春晚前排的女性,便是靳羽西,一位堪称传奇的华人女性。

受家庭教育影响,靳羽西自幼就有着远大的抱负,16岁的时候,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去美国留学,父母虽然不舍,还是卖掉家产为她筹措了留学费用。

到了美国,靳羽西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她一边在餐厅打工,一边努力学习,终于在夏威夷大学完成了音乐专业的硕士学位。

毕业后,她拿着仅有的150美元,一个人来到了繁华的纽约,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

而高消费的纽约生活对刚毕业的靳羽西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最初她不得不租住在极其廉价的房子中,每周的生活费只有5美元,但靳羽西没有气馁,而是靠着毅力支撑了下来。

1978年,靳羽西创建了自己的电视制作公司,开始制作向美国人介绍中国的电视节目《看东方》。

因为缺少资金,她只能把办公室设在自己家里,同时为了节省成本,她必须身兼多职,从编剧到导演再到主持人,有时候一天要工作17-18个小时。

为了向美国观众展现中国的面貌、介绍中国文化,靳羽西深入中国农村和边疆,而《看东方》这个节目也迅速爆火,被1200多家电视台转播放送,持续12年之久。

靳羽西也因此一举成名,被称为“当代的马可波罗”。

1984年,靳羽西受邀为美国公共电视网,现场直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5周年庆典做英语解说。

接下任务的靳羽西也倍感压力,她闭门不出,日以继夜地准备资料,最终完成了出色的解说任务,让无数美国人见证了强大的中国,自己也再次轰动全美。

之后,她开始制作介绍世界给中国观众的电视节目《世界各地》,继续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为了高标准完成这个项目,她连着高强度工作了两年半。

事业上的成功也为靳羽西带来了爱情,1990年靳羽西嫁给了爱尔兰商业巨头马明思,婚后她跟随丈夫回国在上海创办化妆品公司,推出首支国产口红,取得巨大成功。

她亲自试验不同配方,甚至不惜烧伤自己的皮肤,才终于找到了适合中国女性的口红配方。

几年时间里,她的化妆品连锁店遍布全国每个大城市,1996年她的公司与法国科蒂集团合作,靳羽西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化妆品的皇后。

只是在事业上再创新高的靳羽西,最终却没能跟丈夫厮守到最后。

因为婚后夫妻二人都忙于各自的事业,聚少离多,最终靳羽西跟马明思选择了离婚。

进入21世纪,已经55岁的靳羽西又创立新的品牌,她开拓粉底、腮红等多个系列,扩展产品线,她还创建中国首个化妆品专柜,培训出国内第一批美容顾问。

与此同时,她还持续制作电视节目,进行公益慈善活动,积极推动女性事业发展。

现在已经70多岁的她,仍然精力充沛,容颜不减当年,继续追求梦想,她不断邀请名人上自己的谈话节目,与观众分享人生阅历,同时她也频频成为每届春晚的座上宾。

邓文迪

邓文迪本也只是一个出身平凡的中国女孩,但她却凭借着自己过人的野心和社交手段,一步步爬上了最顶层。

甚至前些年还有消息爆料称,邓文迪竟然在北京故宫的隔壁有着一套价值十几亿的四合院。

作为一个生在上个世纪的女孩,邓文迪受“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尤其严重,而她“逆天改命”的第一步,就是结识了来自美国加州的切瑞夫妇。

切瑞先生在一家中美合资的冰柜工厂工作,切瑞夫人则成了邓文迪的英文老师,在他们的帮助下,邓文迪不仅得到了资金援助,还获得了学生签证,得以进入州加州立大学学习。

好心的切瑞夫妇甚至还让邓文迪直接寄宿在了自己家中,只是邓文迪却为了获取美国绿卡,故意插足切瑞夫妇的婚姻,最终嫁给了切瑞先生。

因为按照规定,外籍人员只要能跟美国本土人员维持两年以上的婚姻关系,便可以获得美国的绿卡。

而嫁给切瑞仅仅是邓文迪野心的第一个台阶,她很快就盯上了比自己大上几岁的富二代沃尔夫。

在沃尔夫的资助下,邓文迪进入耶鲁大学学习工商管理专业,1996年毕业后,邓文迪准备去香港发展,也就此和沃尔夫说拜拜了。

为了找到自己的下一块“敲门砖”,在乘坐飞机前往香港途中,邓文迪故意选择头等舱,准备钓大鱼。

果然如她所料,她邂逅了默多克新闻集团的高管布鲁斯,凭借出众的社交技巧与能力,邓文迪获得了在星空卫视的实习机会,并迅速爬到经理位置。

后来集团老总默多克来港考察,邓文迪作为他的翻译跟随左右,终于吸引了这位传媒大鳄的注意力。

为了娶邓文迪,默多克离婚支付了前妻17亿分手费,但前妻不依不饶,在跟默多克的离婚协议中规定,如果邓文迪不为默多克生子,遗产一分也得不到。

而此时的默多克已经近70岁了,想让这个已经到了古稀之年的老头再生孩子,无异于天方夜谭。

但精彩的部分这就来了,为了给默多克生子,邓文迪竟然使用了默多克此前的冷冻精子,通过试管婴儿技术为他生了两个女儿。

后来邓文迪与默多克离婚,如愿分到了268亿的天价财产,自此走上了人生巅峰。

1957年的一个普通日子,广东韶关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家庭,迎来了他们的小女儿张茵,而这位小女儿,也正是日后声名响彻全国的“废纸回收大王”。

父母给她取名“茵”,希望她像青草一样顽强而富有生命力,只是那时的中国刚刚走出战乱,百废待兴,普通人的生活并不宽裕,张茵一家仅能勉强维持温饱,平时鲜少有肉吃。

让这个平凡家庭雪上加霜的是,在张茵15岁那年,她的父亲因患重病离世,这个家陷入深深的困境。

作为长女,张茵只得辍学打工,帮补家用,但以她当时的年纪找工作非常困难,张茵便只能四处做杂活,积极学习为将来做准备,几年下来,靠自己的努力,她终于当上一家公司的会计。

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张茵的轨迹。

27岁那年,公司派她到香港公干,张茵发现香港垃圾桶里堆满废弃纸张,香港物质富裕,可内地却处在物资匮乏时期。

她突发奇想,决定来香港收集废纸,然后运回内地进行再生利用。

有了这个想法后,张茵毅然放弃稳定的会计工作,来到了陌生的香港开始创业。

最开始的时候张茵只有一个破旧的三轮车,过着辛苦的生活,馒头配咸菜基本是她的标配。

但纵然生活已经如此不堪了,张茵的举动还是引起了本地黑社会同行的不满,他们频频对张茵进行恐吓。

不过好在有警方相助,这件事最终也就不了了之。

经过不懈努力,张茵的生意越做越大,在积累了一定资金后,1988年她在东莞建立自己的第一家造纸厂。

为学会造纸技术,张茵四处求教,终于使厂房步入正轨,很快,她的造纸厂就实现盈利。

后来张茵还在美国成立中南控股公司,收购美国的废纸后运回中国,这也是当时国内第一个进行跨国废纸收购的企业,经过努力开拓,中南控股逐渐壮大。

1996年,张茵投资1.1亿元在东莞建立玖龙纸业,专门生产优质牛皮纸,在她的供料支持下,玖龙纸业的产量和利润稳居国内第一。

到了21世纪初,张茵已经成为中国知名的废纸大王,她拥有7家废纸相关企业,这个曾经贫苦的女孩最终也成为了远近的女企业家。

但与此同时,张茵的工厂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后来因为国内的环保政策日益严格,她将工厂迁到了美国,凭借着多年积累,张茵还是在美国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您及时观看最新内容,您的支持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非常感谢!

【免责声明】文章事件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分享人物故事,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就事论事请勿对号入座,并未上升到人身攻击。如涉及事件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文不存在捏造事实。请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来源:小符1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