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头部TP商正式冲击港股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2 23:33 3

摘要:日前(9月19日),广州若羽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称“若羽臣”)在深交所发布公告称,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下文称“香港联交所”)递交了H股发行并上市的申请。这意味着,若羽臣正式开启A+H股上市之路。

A+H上市热潮蔓延美妆市场。

作者 | 飘 飘

责编 | 高 高

来源 | 聚美丽

日前(9月19日),广州若羽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称“若羽臣”)在深交所发布公告称,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下文称“香港联交所”)递交了H股发行并上市的申请。这意味着,若羽臣正式开启A+H股上市之路。

△图源:深交所、港交所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内美妆企业在市场红利、文化自信、软+硬实力等因素的增强下,部分已开启资本国际化进程,而香港正是国内外经济、文化等交流的重要窗口。这也催生了美妆企业冲击A+H股的新浪潮,如珀莱雅、天赐材料等企业均正式官宣港股上市的消息。

恰如,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所言,“上市公司冲击‘A+H’,以构建‘双市场韧性’,能够起到利用市场优势实现资本运作的多元化,进一步推动国际化进程的作用。”

据悉,若羽臣创立于2011年,是一家电子商务综合服务提供商,目前在母婴、保健品、个护家清、食品饮料等领域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早在2013年,若羽臣便开启了全球布局,并在2015年涉足美妆类目,同年与朗姿股份达成增资协议,且在该年底于新三板挂牌。

随后在2020年9月25日,若羽臣于深交所上市,并成为该交易所主板“美妆代运营第一股”。在规模扩张之下,若羽臣逐渐跻身国内头部电商服务商,如在《2021中国品牌电商服务商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位列第五。

不过,近年来市场变化之下,整体TP行业呈现业绩波动,而若羽臣也自2020年起积极布局自有品牌业务,现旗下覆盖高端精致家庭清洁品牌绽家,香氛品牌Aromoona悦境安漫,以及‌膳食补充剂品牌斐萃和NuiBay纽益倍等。

△图源:若羽臣官网

值得关注的是,在美妆品牌TP代理业务方面,若羽臣与强生、宝洁、爱茉莉太平洋等国际巨头有着相关合作。与此同时,若羽臣还在2024年1月,以数千万元注资2022年成立的科技护肤品牌KEYiN。

正是在“自有+投资+代理”的多业务并行发展之下,近年来若羽臣成为TP行业营利下滑大盘中,为数不多仍保持增长的企业。

财报显示,若羽臣自2020年上市以后,仅在2021年出现归母净利下滑67.02%、2022年营收下降5.55%外,其余3年及2025上半年均呈营利双增。且2023-2024年及2025上半年增速呈两位数增长趋势。

而从招股书披露的内容来看,若羽臣此次申请港股上市的联席保荐人为中信建投国际和广发证券,本次申请版本涉及H股发行,H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拟以港元进行配售及买卖。

同时,若羽臣在招股书中表示,目前会按照5大目的编撰后续的募集资金净额,包括用于品牌建设(加强自有品牌认知度、拓展品牌管理业务)、建设研发能力、收购或投资海外品牌、建设数字化及AI能力。

如此看来,在近年业绩稳步增长之下,若羽臣冲击港股上市背后,透露出其进一步向国际市场扩张,且意欲向品牌业务拓展的野心。

不过,从招股书来看,若羽臣目前与其他上市品牌企业而言,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不足:如自有品牌矩阵过小,且品牌市场占有率有望提升;研发投入虽持续增长,但基数较其他品牌商而言有较大差距;过于依赖线上渠道等。

1)自有品牌营收仅6.03亿元

财报显示,2025上半年若羽臣自有品牌营收为6.03亿元,同比上涨242.42%,收入占比也由此上升至45.75%,其中绽家与斐萃两大自有品牌延续增长势头。

虽说从中可以看见,若羽臣在短短数年的转型之下,已有一定的收效,但若对比实打实一开始坚定品牌梦的企业而言,仍存在极大的差距。

纵观国内头部美妆上市企业,如珀莱雅、韩束、可复美等主品牌已达数十亿年规模。与此同时,其第二大品牌、多品牌策略均已遥遥领先,珀莱雅公司旗下彩棠突破10亿、巨子生物旗下可丽金也有望跻身10亿俱乐部等。

反观,若羽臣旗下多个品牌累计营收不足10个亿,且除了绽家市场规模较大外,斐萃、悦境安漫和NuiBay纽益倍均处在打入市场的阶段,尤其是后二者在天猫等平台上的销量甚少,声量不足。

△图源:天猫

2)研发投入仅千万,研发人员比例不到7%

近年来,随着国内美妆市场迈入科学品牌时代,成分及技术壁垒已是国货进一步飞升的入场券,而珀莱雅、上美等企业均仰赖自研成分、独家技术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的声量,且能够在榜单中与国际大牌分庭抗礼。

然而,从若羽臣目前的研发团队及规模来看,虽在稳步增长,但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招股书显示,若羽臣2025上半年研发开支为164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主要与其研发活动的新租赁场地,所带来的折旧及摊销增加有关。不仅如此,若羽臣目前名下拥有825名全职雇员,但85.5%比例为销售及营销人员,而研发员工仅有56名(比例仅为6.8%)。

△图源:若羽臣招股书

3)销售成本近10亿,占总营收约50%

另外,从目前若羽臣的渠道及销售布局来看,其过度依赖于销售投入及线上渠道。

招股书显示,若羽臣2024年销售成本同比增加19.6%至9.78亿元,而营收仅17.88亿元,几乎占比约一半。

对此,其表示尽管2024年自有品牌收入增长高达90.3%,但此类品牌相应的销售成本增加至1.66亿元,较2023年增长64.5%。这导致企业整体销售成本的增长速度大幅放缓。

△图源:若羽臣招股书

同时,若羽臣也在招股书中透露,其大部分收入严重依赖少数线上平台,包括抖音、天猫、京东和唯品会,主要是在这些平台上建立并管理自营旗舰店,销售自有品牌及品牌合作伙伴的产品。招股书透露,若羽臣2025上半年商超客户收入占比仅2.8%,零售商收入仅9.5%,但以线上为主阵地的自营店铺占比却高达67.2%。

△图源:若羽臣招股书

除了以上三大重要风险外,若羽臣还存在依赖TP业务而面临的市场去中介化危机,其五大客户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已从2022年的29.3%降至2025上半年的18.2%,尤其是单一最大客户的收入占比也由14.8%,更是缩水至6.3%。

△图源:若羽臣招股书

而就目前资本市场大局来看,A+H双重上市的策略逐渐火热。据第一财经援引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内,累计41家内地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数量是2023年同期的三倍之多。尤其是A+H上市热度稳增不减,上述41家企业中,含12家为“A+H”企业。

对此,鑫鼎基金首席经济学家胡宇向《第一财经》透露,“‘A+H’上市热潮的出现,既与企业业务拓展、融资需求有关,也有政策变化的助力。不过,可能融资需求是主因,因为A股融资受市场多方要素影响,目前仍未恢复至此前的水平。”

同时,香港特区政府亦审时度势,推出一套包含上市制度优化、结算效率提升及人民币国际化推进的综合性改革方案,从政策维度为市场提升流动性与活跃度。

也正是在此之下,该热潮如今已蔓延至美妆市场。据聚美丽不完全统计,今年珀莱雅、天赐材料、可孚医疗、若羽臣及华恒生物这5家企业正式官宣A+H上市的计划,而多数企业均有提到海外扩张及国际化的规划布局。

其中,珀莱雅在公告中指出,此次赴港上市,是因考量了当前资本市场的整体环境,核心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中国香港作为亚洲重要金融枢纽,拥有高度成熟的资本市场体系与全球化的资源配置能力,这将有助于企业进一步提升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形象与全球知名度;另一方面,借助香港在亚太地区强大的辐射影响力,能够更高效地推动海外业务的落地与拓展,进而加速旗下各品牌的国际化布局进程。

就如珀莱雅董事会秘书薛霞在上任之际表示,“港股上市带来的国际化认可与资源脉络,为企业提供了快速构建合作渠道的便利,使其能精准对接海外优质标的、提升并购成效。而通过这样的资源整合路径,企业加速推进全球化布局的愿景也将更高效地落地。”

由此回到若羽臣冲击A+H一事,也与当下市场大环境有关,不过这是否能成为TP商缓解阵痛的出口还尚未可知。

对于若羽臣而言,登陆双资本市场或许能带来资金与品牌的背书,但能否真正转化为突破业务瓶颈、抵御行业竞争的底气,仍需时间检验。

而对于整个TP行业,其探索更像一次关键的试水温,若能成功突围,或将为同行提供可借鉴的路径。

不过,TP商的阵痛缓解,终究离不开自身服务能力的深耕与商业模式的迭代,资本市场的大门只是选项之一,而非最终答案。

参考文章:

1、《潮宏基拟实现“A+H”两地上市》,证券日报,作者:梁傲男

2、《爆火!赴港上市家数激增2倍,“A+H”持续升温》,第一财经,作者:安卓

3、《密集官宣!中国美妆军团抢夺高端人才?》,聚美丽,作者:飘飘

信息来源:深交所、港交所、《第一财经》、《证券日报》等

视觉设计:筱情

沈弘:化妆品行业数据沉睡,未来科技需靠 AI驱动,善用现有模型、挖掘数据金矿,是品牌技术突围的关键。

来源:聚美丽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