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秋意浓了,人们看到荒野上更加肃静了一些,是的,那是晚上的露水让原本绿色的草开始有了泛黄了。又到了一年秋收时节,农民们满是期待,收完这一季,说明今年的收成全部结束了。不过,农活还没有完的,因为越冬农作物也是需要在秋季播种的。
导读:八月初二秋分,“秋分在月头,十月雪堵门”,今冬60年一遇冷冬?
#今日秋分##在头条安利我的兴趣#
随着秋意浓了,人们看到荒野上更加肃静了一些,是的,那是晚上的露水让原本绿色的草开始有了泛黄了。又到了一年秋收时节,农民们满是期待,收完这一季,说明今年的收成全部结束了。不过,农活还没有完的,因为越冬农作物也是需要在秋季播种的。
秋播的农作物都是不怕冷的,也是非常耐寒的。比如油菜和冬小麦,这两种是冬季最主要的农作物。在寒冬腊月里,我们能够看到户外绿油油的,叶子很宽的,那是油菜。叶子像韭菜叶的那就是小麦。有些没有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如果来到农村还真分辨不出来农作物的品种的。
今天是到了9月23号,老黄历上写着秋分,说明今天就是到秋分节。同时,今天还是农历八月初二。说明是八月初二秋分。对于今天这样的秋分时节,每年的入节时间是有很大差别的。
秋分本是说明秋凉天气到来,寒暑分就是这个道理。但是,秋分入节在月份的不同阶段会是有不同说法的。比如说秋分可能入节在月头,也有可能在月中,甚至还有在月尾的。可能有人不理解了。秋分是以阳历年来看时间的,为什么要看农历时间呢?
其实,我们古人最开始就是以阴历时间来看的,也就是说古代并没有什么闰月,而是把二十四节气单纯的平摊到十二个月当中,这也就是组成了古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的基础。后来出现了阳历年,但是,阳历一年时间固定在365或366天,与阴历十二个月的时间相差11天左右,要使阴历年与阳历年同步,那只能添加一个虚月,这也就是说的闰月。但是,古人还是习惯以农历时间来安排农事的。因此,即使节气以阳历年时间确定,但是古人还是习惯看当日的农历时间的。也因为每年农历时间有长有短的区别,节气入节时间就有很大不同了。
今日秋分,阳历在9月23号,是在凌晨2点19分来入节。而农历时间是在八月初二,说明八月初二交秋分。而八月初二算是在八月头的时间了。
根据老祖宗的说法“秋分在月头,十月雪堵门”,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呢?看看怎么分析:
“秋分在月头,十月雪堵门”
这句农谚说明的是在秋分入节时,换算到农历时间来看。以月的月头、月中和月尾来区分时间。秋分在月头的话,那预兆的年景将会是非常寒冷了。
本农谚说明的是“十月雪堵门”,十月是冬季第一个月,也是叫孟冬的月份。对于初冬来说,天气变冷还是正常的。但是,初冬多降雨,降雪还要看冷空气强不强的。当然就是看降温效果。如果气温降到零度以下,那么,降雪多了,天气也寒冷了。这里说到了十月的时候,气温低,降雪量也大,人们看到了大雪封山,积雪堵门了。可见,初冬十月都这么冷了,说明今年冬天是有极端寒冷,是60年一遇冷冬。
当然,这只是一种古人延续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不作为判断冬天寒冷的依据,只作为说法借鉴。
来源:三六五说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