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民气象事业从诞生之日起,便与党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在时代浪潮中披荆斩棘、破浪前行。革命年代,面对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烽火,先辈们以铮铮铁骨直面艰险、凭满腔赤诚攻克难关,为人民气象事业播下生生不息的红色火种。伴随革命胜利的凯歌,一代代气象工作者始终牢
1945—2025,80年岁月峥嵘,人民气象事业在接续奋斗中迎来80华诞。
人民气象事业从诞生之日起,便与党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在时代浪潮中披荆斩棘、破浪前行。革命年代,面对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烽火,先辈们以铮铮铁骨直面艰险、凭满腔赤诚攻克难关,为人民气象事业播下生生不息的红色火种。伴随革命胜利的凯歌,一代代气象工作者始终牢记党的嘱托,在爬坡过坎中勇毅开拓,在攻坚克难中接续奋斗,在薪火相传中砥砺初心,沿着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气象现代化道路坚定前行,将从延安窑洞里点燃的气象星火,一步步带向全国的山川河湖,点亮世界气象事业的东方坐标。
如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气象综合实力稳步跃居世界前列,气象工作的战略价值和民生分量愈发凸显:它是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守护百姓衣食住行、冷暖安危的基本公共服务,是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与先行先导,更是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应对风险挑战的重要保障。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这一份初心,深深镌刻在人民气象事业的发展脉络里。回想当年,人民气象事业起步于“一穷二白”的困境,何以能冲破重重阻碍,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蝶变?答案,就藏在贯穿事业全程的“六个必须始终”之中:必须始终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保证,锚定事业发展的“定盘星”;必须始终将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作为根本宗旨,守住气象工作的“出发点”;必须始终将气象现代化建设作为中心任务,握紧提质增效的“主攻手”;必须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点燃突破瓶颈的“强引擎”;必须始终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作为活力源泉,打开格局视野的“新空间”;必须始终将发扬气象优良传统作为精神支撑,筑牢代代相传的“根与魂”。
回望过去,我们心潮澎湃;眺望前方,我们豪情满怀!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率先建成气象强国的奋斗目标。
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牢记“人民气象为人民”,更加主动融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把忠诚为民的坚定信仰转化成趋利避害的显著效益。守护生命安全,构建新一代短临预警业务体系,架起气象预警与灾害预报、应急响应联动的桥梁纽带,合力提升全社会应对极端天气、适应气候变化的韧性。服务生产发展,以地球系统数据为引擎,全面提升“气象+”“+气象”融合式服务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效能,更好地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生活富裕,实施气象助力区域协调发展行动,全方位融入乡村全面振兴和城市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气象服务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保障生态良好,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发掘和拓展气候资源价值转化实现路径,持续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坚持“一年四季不放松,每次过程不放过”,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做到“致广大而尽精微”,把精准及时的价值追求转化成服务“国之大者”的过硬能力。聚焦精密监测,坚持共谋共建共享共治,依托重大工程提升气象设施建设水平,大力研发新型气象观测设备,加快形成综合高效、智能协同的气象监测能力。聚焦精准预报,发展基于物理驱动和数据驱动、融合数值预报模式与人工智能模型的新型预报业务模式,加快构建地球系统预报技术体系,不断提高气象预报预测的准确率、分辨率、时效性。聚焦精细服务,依托地球系统数据平台,强化“数据赋能”,拓展多圈层、多领域的数据融合应用场景,加快打造数智化气象服务供给新模式。
前进道路上,我们要践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绩观和“有为才有位、有位须有为”的事业观,把创新奉献的时代担当转化成中国式现代化气象篇章的生动实践。坚定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决心,面向重点方向关键领域的科学难题,勇于集智攻关、团结协作;聚焦制约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敢于动真碰硬、探索创新,以“硬实力”锻造事业发展坚强后盾。坚定真诚无私、成就大我的品格,把许党报国、履职尽责作为人生目标,无畏坚守高山、海岛、荒漠“生命禁区”的艰苦一线,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去,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坚定天下为公、大道同行的胸怀,持续提升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能力,共享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妈祖”(MAZU),“授人以渔”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球气象治理中展现大国担当。
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赓续红色血脉、瞄准世界一流,把伟大抗战精神和延安精神化作高昂的志气、团结的力量、开辟未来的信心,秉持“忠诚为民、精准及时、创新奉献”的气象优良传统,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进程中,谱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气象新篇章!
作者:中国气象报评论员
编辑:赵宁 王素琴
发布:马超
审核:段昊书
来源:中国气象局